這裡的牡丹曾經名動京城 現在移栽到了哪兒了?

京華之美,固以體制恢弘、建築堂皇著稱,而名園梵宇、市井巷陌亦有獨到之處。北京作為五朝古都,歷代花事繁盛,蜚聲已久,名花佳木,奼紫嫣紅,京師風華因花助力頗多。

舊京古剎多以花事聞名。宣南法源寺的丁香聲名遠播,而曾與法源寺丁香齊名的崇效寺牡丹,則已移栽中山公園花圃,崇效寺也早已改作白紙坊小學,如今只剩下一座藏經閣和幾塊零散的石刻。

崇效寺原名崇孝寺,始建於唐貞元五年(789年),為幽州地方長官劉濟舍宅為寺。貞元元年(785年)劉濟之父劉怦去世,劉濟繼其父擔任幽州節度使一職。四年後,劉濟舍宅為寺,乃為追思先父,以盡孝道,“崇孝”之名,概源於此。

遼南京時期,崇孝寺位於大內東門宣和門外,西臨析津府都總管衙署。該寺鄰近政治中心,地位十分崇隆,成為北京建都史上的重要標誌。金元之際,崇孝寺屢遭兵燹,日漸傾頹。元末至正初年,在舊址之上重新修建,敕賜名為“崇效寺”。明代天順、嘉靖、萬曆年間,曾進行修繕。清康熙帝曾御賜檀香佛像給崇效寺。當時,欽差大臣將佛像從神武門送出西華門,經宣武門至白紙坊恭迎入寺,這成了崇效寺歷史上最隆重的盛典。

這裡的牡丹曾經名動京城 現在移栽到了哪兒了?

自清中葉起,崇效寺逐漸衰落。1930年,民國北平史學研究會對崇效寺進行了調查,並在《國立北平研究院院務彙報》中繪製了崇效寺的平面圖,清晰標明瞭每座殿宇的名稱和用途,並拍攝了多張照片,使我們在今天能夠完整地一窺崇效寺之建築原貌。由圖中可見,院內廣植椿樹、柏樹、楸樹、丁香、棗樹、迎春、月季、刺梅、桃、杏、葡萄等,東配殿和方丈室後圍有小花園,以種植牡丹為主。

元明時期,因崇效寺東北植有千株棗樹,故此地得名棗林街,崇效寺因而俗稱“棗花寺”。民國初年,為與西段南側的街道區分,棗林街改稱棗林前街,西段南側的街道稱棗林后街,棗林前街這一街名沿用至今。清初詩人王士禎曾留下《過崇效寺看棗花》詩。清中期以後,這些棗樹就只剩下幾株了。這時的崇效寺,又以丁香、海棠、牡丹等為人稱道。崇效寺西院西來閣下的丁香樹,傳為王士禎、朱彝尊手植。後人留有“二老風流倚佛龕,瓊葩手植重燕南”的詩句,其旁曾立有書法家翁方綱作《丁香花詩》石刻一方。

乾隆年間,寺內曾有兩株海棠格外引人注目:“閒時與其徒蒔花種竹,蔚然成陰,寺故有海棠二本,甲於他處。春秋佳日達官貴胄、文人學士以及羈旅孤蹤、山人墨客莫不蠟履過從,車馬填溢,賓從雜沓,而崇效寺遂為遊觀最盛之所。”

晚清時期,崇效寺又以牡丹譽滿京城,其與大覺寺的玉蘭、法源寺的丁香“鼎足而三”。崇效寺的牡丹又以墨、綠二種最為珍貴,龔自珍曾題有“詞流百輩花間盡,此是宣南掌故花”的詩句。據說當時全國聞名的墨牡丹只有兩株,一株在杭州西湖法相寺,一株就在北京崇效寺。寺僧還曾用牡丹花瓣和以白麵,加入白糖,煎製成“富貴餅”,食之香甜可口。一直到民國時期,崇效寺的牡丹依然是“花開時節動京城”,魯迅素不喜遊園,也在1913年和許壽裳同到崇效寺觀賞牡丹,在《魯迅日記》中有記載。1935年,北寧鐵路局甚至“特開觀花專車,遊蹤所至,莫不以一瞻崇效寺牡丹為幸”。

新中國成立後,崇效寺改建為學校(今白紙坊小學)。1954年,葉恭綽看到崇效寺牡丹大量枯萎,非常惋惜,經向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議,將崇效寺牡丹移入中山公園花圃。牡丹移去後,葉先生繪製了《崇效寺移花圖》並作詩兩首以記之:“橫街冷落舊精藍,佳種閒餘只兩三;安得移根歸上苑,年年花事衍宣南。”“為花請命費沉吟,春事無端擾道心;喜見移根歸上苑,宣南掌故記從今。”

這裡的牡丹曾經名動京城 現在移栽到了哪兒了?

崇效寺藏經閣前有古楸樹二株,幹可十圍,濃蔭滿地。民國時期有人繪了《楸蔭感舊圖》,一時名流題詠者達四十餘人,傳為一段佳話。如今古寺已廢,惟有藏經閣鶴然獨立。所幸白紙坊小學操場內還保存這兩棵古楸樹,每逢四月末五月初,百年古楸滿樹花團錦簇,香氣襲人,學校將每年4月24日楸花盛放的校慶日命名為“楸樹節”。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劉文豐

編輯 張鵬

流程編輯 劉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