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怪物形象来源

哥斯拉(ゴジラ、Gojira、Godzilla)是日本流行文化及全球最知名的代表符号之一,首次出现于1954年电影《哥斯拉》中。从那时起,哥斯拉就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流行文化符号,主演了31部电影,也出现在其他媒体中,包括视频游戏,小说,漫画,电影等。

但事实上哥斯拉并不是世界上第一部怪兽电影。怪兽电影早先起源于好莱坞,1933年3月7日第一部《金刚》电影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巨大的猩猩金刚被人类捉住并送到纽约展览,为了追寻它所爱的金发美人,金刚逃脱牢笼,大闹纽约的故事。这部电影中金刚的咆哮由狮和虎的吼叫声混合而成,也是住在骷髅岛的。岛上的金刚模型高18英寸,导演梅里安·C·库珀认为出现在纽约的金刚应该更高大,于是将模型高度增至24英寸。该片融合动画、真人和模型为一体,首开特技片先河,当时虽然技术有限,但大金刚站在帝国大厦顶上对着飞机捶胸示威的画面依旧让人震撼。

哥斯拉——怪物形象来源

1933电影《金刚》剧照

所以影史上第一部怪兽电影就是这部1933年的金刚吗?错,并不是。

1925年怪兽电影《失落的世界》在美国上映,这是影史经典默片,是有史以来第一部怪兽科幻片,第一部带有定格动画的电影长片。这部电影改编于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在1912年写的科幻小说《失落的世界》,小说讲的是一群科学家在荒岛上发现了巨大的恐龙存活,费尽心思弄了一头到城市里,不料恐龙逃脱,大闹一通。这部电影在拍摄时大量使用定格动画技术,技术人员为制作好的模型摆好姿势,拍摄下来,然后按照设计的动作略微改变模型姿势,重新再拍。一个连贯的动作画面经常要重复成千山万次。特效大师奥布莱恩同模型师花了两年时间制作了共50个模型,平均45厘米长,30厘米高,代表12种不同的恐龙,关节处都可活动,甚至模型内植入了气胆,在人工操作下,可以进行“呼吸”。

哥斯拉——怪物形象来源

剧照

哥斯拉——怪物形象来源

剧照

1945年,广岛、长崎两地分别吃了一个大蘑菇。

1954年3月,美军仍旧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环岛进行秘密的氢弹试验。结果,泄露出来的核辐射污染了附近的数百艘渔船。

1954年,日本著名的特摄片导演圆谷英二受到《金刚》的启发,设计了哥斯拉的形象。导演本多猪四郎当年开车路过刚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目睹了人间地狱般的惨状,他将这种末日情结融入到《哥斯拉》中。所以哥斯拉电影同时也传达着一种反战、反核武的思考。哥斯拉的电影形象,也是人类对核武器恐惧的具体化表达。导演见过那些遭受核武器伤害的人身上的伤痕,他把这些元素融入了哥斯拉。所以,反战、反核的《哥斯拉》成为了区别于《金刚》,同样也成为日系怪兽电影的模式依据。

哥斯拉——怪物形象来源

哥斯拉的名字,真正含义来自于日语单词“大猩猩”与“鲸鱼”的结合体,由圆谷英二所创。这个怪兽具备了金刚与鲸鱼的双重特点:庞大的身躯、力大无穷、来自于海洋,于是便有了“哥斯拉”一词。影片中哥斯拉的怪兽形象为一种被核辐射污染的巨大、暴力的史前生物。一种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的罕见海栖爬虫类和陆生兽类的中间形态生物的残存个体,因氢弹试验的影响而出现在地面上。最初在太平洋上出现并袭击货船,后经大户岛在东京登陆,造成巨大破坏。

1954版哥斯拉也被称为初代,身高50米、体重2W吨,其强大的肌肉使其不受常规武器伤害。哥斯拉是日本流行文化的标志之一,开创了怪兽特摄片的风潮。这一版哥斯拉空前火爆。在当时核武器、冷战的大背景下,哥斯拉这一受到核污染的怪物,肆无忌惮的攻击着城市和人类,最终在东京湾被芹泽博士发明的水中氧气破坏素(核能氧气素/氧气破坏者)杀死。

哥斯拉——怪物形象来源

芹泽博士...

哥斯拉——怪物形象来源

不好意思放错了这个才是

哥斯拉之后,在日本的社会又慢慢地激发了拉顿、魔斯拉等怪兽形象的诞生。随着时代发展,科技带来的恐惧慢慢下降,哥斯拉的怪兽形象定位也慢慢改变,甚至有过与人类一起打外星人的篇章。哥斯拉开创了日本的怪兽特摄风,还曾与漫威合作,出版了一部《哥斯拉大战复仇者》的漫画。直到2004年哥斯拉50岁生日之际,日本东宝株式会社拍摄了28部哥斯拉电影,最后一部是《哥斯拉之终极战役》。

哥斯拉——怪物形象来源


哥斯拉——怪物形象来源

体型 对比图?

哥斯拉——怪物形象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