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HBDI搞定家庭關係之“婆媳篇”

說起婆媳關係,最難處理的或許就是中國婆媳關係了,在中國,婆媳是一對天生的冤家,許多婆媳甚至到了有你沒我,有我沒你水火不相容的程度,有的夫妻就是因為婆媳關係沒有處理好而離婚的。所以,絕大多數的女人結婚時很擔心的所有問題中往往就有婆媳的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從心理學角度釐清我們和父母兩代人之間的常見矛盾和衝突:

用HBDI搞定家庭關係之“婆媳篇”

1、邊界感模糊,導致矛盾和衝突。

在父母家,我們做子女做了20多年、甚至30多年,父母已經習慣把我們當孩子來指揮和管理,控制性強的父母更是會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子女,說著“都是為你好、為你考慮”的話,做著“我的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的事,導致衝突。

2、責權利不清,導致矛盾和衝突。

當與子女同住時,無論是我們中國人固有的集體潛意識,還是父母的習慣思維,都可能使他們延續原有的責權利模式。尤其我們的父母在年輕時,與他們的父母相處時,即使心懷不滿,還是以服從或默許為主。所以對我們的父母來說,他們會想當然的認為,就算住在子女家,就算子女結婚了,大家同住,自己是長輩,當然自己還是一家之長,按自己原有的方法相處和對待就行了。而結了婚的孩子,又需要倚靠父母的幫助,又想自己家自己說了算,這就導致了權力爭奪,因責權利交錯,產生矛盾。

3、將原生家庭的矛盾或期望代入到現在的家庭中

無論原生家庭中,我們與父母關係如何,對於與對方父母同住,我們容易有預設的期望或擔憂,當現實沒有達到預期、或與預設擔憂有一定吻合時,就會導致產生消極情緒,繼而引發矛盾與衝突。

4、自我成長不完全,因放大內心投射或交易心理而產生矛盾。

精神分析認為,我們內心有什麼,我們就總能在他人身上敏感地看到同樣的東西。比如鳳凰男,總覺得城市出身的妻子父母看不起自己,實際卻是因為自己心裡自卑,總擔心別人看不起,然後會有意識地去比對別人的言行舉止,以證明自己是對的。久而久之,這種非理性行為就會引發各種衝突和矛盾。

而長輩一方,如果無法用創造去體現自我價值,就可能用付出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和價值。潛臺詞是:我幫你們帶孩子了,因此我有了管你們的資本。

5、幸福不配感導致衝突和矛盾。

對於守舊的老一輩來說,在他們的年輕時,兩情相悅是受社會和文化排斥的,認同了這種封建觀念的老人,會認為自己和老伴的關係不能夠太幸福,他們會把自己無法享受的幸福關係轉化為需要用責任感和長輩的愛維繫的下一代和孫輩身上,導致衝突。對於我們這一輩的人來說,則可能是因為與父母共生緊密,心理上的獨立性還不夠,而父母關係不夠和諧,自己的潛意識會覺得,如果自己與配偶和諧幸福,那麼對父母就會有愧疚。

6、心理補償作用下,對孩子過分滿足導致衝突。

這點一般是長輩容易因為自己小時生活過於艱苦和匱乏,從而特別希望孫輩幸福快樂。而他們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物質上主動滿足孫輩的要求,最後因孩子的管教問題導致與孩子父母發生衝突。

針對這些衝突和矛盾,作為中間夾心層的我們,有以下應對原則:

用HBDI搞定家庭關係之“婆媳篇”

1、同理心是化解衝突和矛盾的基本原則。

對於老年人來說,我們國家這40年的變化實在太大了,他們勉強跟上社會環境的變化已經相當吃力了。而思維和精神領域的變化,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他們既意識不到,也跟不上,這是很正常的。我們在產生分歧時要先提醒自己:父母的認知是他們所在時代鑄就的,用我們當下的標準去要求他們,是我們太苛求了。

2、減少衝突最省事好用的原則是“距離產生美”。

如果經濟負擔的起,在外租房請靠譜的鐘點工,也不要首先向父母張嘴求助。成年後,父母幫我們是情分,不幫我們是本分。沒有哪條法律規定自己有了子女後,父母就應該幫自己帶孩子。世間萬物都是有陰就有陽,有得必有失的。如果你要享受父母的付出,必然要接受父母的干預。而且父母不僅付出了勞動,也付出了情感,就算這其中夾雜著很多我們不想要的東西,也不是用錢可以抵衝的。保姆和鐘點工的勞動我們可以購買,但是父母的,是無法用貨幣等價交換的。

3、如果三代同堂無法避免,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只能用成長原則,把自己修煉成關係大師。

我們可以用針對性的方法,再加上HBDI象限分析加持,做全家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和調解員。

針對1、邊界感劃分不清。堅持重點地盤把持住,其它地盤主動送。

只要不涉及孩子的培養、夫妻關係,以及小夫妻的經濟大權,家裡的其它事情主動表態:“我的就是你的,你的還是你的”。適當又主動的滿足長輩的佔有慾。而且當你想到這些地盤是你悄悄主動割讓的,你也不再會有被侵犯的不快。

常會越界的象限是A、B、C三個象限的長輩,對A長輩的越界,態度好,主動送上不重要地盤是沒用的,可以在送上不重要地盤時,明確告訴他你必須自己處理的問題是什麼,如果他隔代親,就從對他孫輩好的角度去講,如果他疼自己孩子,就從對他孩子好的角度去講。如果他只是霸道,就從對他養老好的角度去溝通。對B和C長輩的越界,從關心他們的角度出發就可以很好的溝通了。

針對2、責權利不清。釐清哪些是自己需要堅持的底線,其它可以通通上交。

比如,自己只期望父母幫忙接孩子放學,照顧好一日三餐,但父母接回孩子後,因為夫妻倆還沒下班回家,孩子不想先寫作業,吃吃零食,看看電視,玩玩手機,等自己回家,三個小時過去了,孩子書包還沒打開。

這就不能一著急,張嘴就責備父母沒有讓孩子抓緊時間寫作業。如果你委託父母管教孩子,你就得接受父母連你也一起管了。出現這樣的問題,要好好與孩子交談,按照HBDI四象限原則,給孩子規定放學後完成作業的步驟和大原則。跟孩子約定,相信他有能力培養自己的自控力。比如,你可以問他,如果你寫作業時,外婆喊你吃水果,怎麼辦呢?

你不把責任和不好的後果推給長輩,主動權就會一直在你的手裡。

常會混淆責權利的長輩一般以B、C、D三個象限為主,B和D象限講明道理即可, C象限不必多講道理,從關心愛護長輩角度出發去勸解,他會很高興自己只需要滿足孩子吃喝玩樂,不用幫你管教孩子。

針對3、把原生家庭的期望或矛盾代入大家庭。這需要在出現問題或矛盾時清醒的追問自己為什麼?

比如,你給婆婆買了件衣服,她淡淡地表示:哎呀,花這麼多錢幹嘛!而平常動不動就回家啃老的小姑子偶爾給婆婆買了件打折衣服,明顯比你買的便宜多了,結果婆婆穿著到處現,逢人就誇:我這女兒孝順啊!這不,給我買的這件衣服,穿著可舒服了!

如果你因此氣不順,需要覺察一下為什麼?為什麼你對婆婆的反應有預設的期望?還一定要她達到這個期望的預設高度?為什麼你會在意她說女兒好而不說你好?這裡有嫉妒還是別的什麼情感?又為什麼會有這些引發你不適的情感呢?

一條一條列出來,你會發現你不需要主動進入長輩與他自己孩子的關係裡,你也不需要把自己放在比較和競爭的天平上。這個家庭裡,你只需要與你的配偶保持親密關係就好,其他人相敬如賓,大家各自保持一個相對獨立的自我,關係才能處的來,處的長久。

針對4、自我成長不完全,因放大內心投射或交易心理而產生矛盾。這個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就做出讓步,是原則問題,不爭論,不讓步,事後溝通解釋。

比如,如果你覺得配偶的父母看不起你或挑剔你,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大方方的回應:爸或者媽,我吃飯時看你有點不太高興,我是不是哪裡做的不好?提醒下我唄!把暗中攪動情緒的事件放到陽光下來,不讓它成為你們雙方心裡說不表道不明的一根刺。如果對方說:沒有沒有!只是你吃飯吧唧嘴,讓人聽了很不舒服,也不太禮貌。你最好能改改!就算長輩的態度有些倨傲,你可以選擇不動氣。如果你不確定他說的是不是真的影響你的形象,損害了禮儀,你可以先回答:知道了。謝謝爸或者媽告訴我,下次再有類似事情,您一定直說,否則您這吃飯心裡不舒服,我還不知道為啥。我的行動指南,就是要讓您二老心情好哇!

針對5、幸福不配感導致的衝突和矛盾。

這需要我們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就算父母看不慣我們的幸福,我們也要堅持,他們看慣了也就接受了。不過既然父母如此守舊,在他們面前儘量少撒狗糧,主動迴避吧。對於父母因為自己的幸福不配感移情到孫輩身上,只要做到了孩子的管教事情不假手父母,不要求父母,那麼就會有底氣婉拒父母的溺愛。

有幸福不配感的父母一般會是A和B象限人, 關於如何應對幸福不配感的長輩,具體會在後面講到。

針對6、心理補償作用下,對孩子過分滿足導致衝突。

這可能不僅是長輩對孫輩的過分滿足,還有對自己孩子的過分滿足。要用撒嬌+堅持+站在對方角度考慮來解決。比如,夫妻在剛有寶寶時經常會出現的矛盾之一:婆婆來幫兒媳坐月子帶寶寶,作老公的就跟恢復單身了一樣,天天下班回家就是吃飯玩遊戲,你要讓他幫忙帶下寶寶,他扭頭就喊:媽!來一下!然後婆婆接手了寶寶,他埋頭去打遊戲了。你要是埋怨或者批評他不帶孩子,他可能一臉委屈或者不耐煩:我媽不是來了嗎?不是幫你了嗎?你還要怎樣?所以,在邀請父母到家裡來同住前,夫妻雙方要就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前做個商定。什麼類別的事情必須請父母幫忙,什麼類別的事情是必須自己盡責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自己的邊界和責權利劃定清晰了,各種情況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我們就能胸有成竹的去應對。如果出現了上述這樣的問題,當老公喊“媽”時,甚至當婆婆已經應聲趕來時,可以帶著撒嬌的口氣說:不要嘛!我就要孩子爸爸來幫忙!爸爸幫忙,寶寶和爸爸連接更緊密,才能長得像爸爸那麼帥,學習才能像爸爸那麼好,掙錢才會像爸爸那麼多!對奶奶也會更好!如果婆婆說兒子上了一天班,太累了,你可以接著話說:就是嘛!上了一天班,這麼累,抱抱寶寶心情就會好很多呀!我們一起給寶寶洗澡,就像玩大玩具過家家嘛,開心抵萬金呀!牢記你的目的:拉老公一起應對親子關係和生活中的問題,不給機會讓他逃避,也不給機會讓婆婆甚至自己的媽媽插手。除非你老公生病了,那才可以從關心他的角度讓他休息。如果你老公是不愛小孩子和家務的A象限人,還要表達你對他的愛和需要,用“人家還不是想跟你多待一會兒”來打動他。

7、如果感覺有同性戀傾向,自然而又故意的保持距離,儘早分開住是上策

除了針對這些常見問題,對待長輩,我們還要有一些策略性的原則和方法:

1、隨時隨地的讚美。

我們如果經常把讚美的話掛在嘴邊,會讓長輩感覺自己被需要、被重視。

對A象限長輩,重點讚美他的能力。

比如:媽,我就佩服您這利索勁兒!沒兩把刷子根本做不到!薑還是老的辣!

對B象限長輩,重點讚美他的能幹。

比如:媽,您這手工也太細緻了!比外面買的不知好多少倍!

對C象限長輩,重點讚美他的善良。

比如:媽,今天聽您那麼說,我心裡好感動,您對人真好!

對D象限長輩,重點讚美他的創意。

比如:媽,您怎麼想到這個方法的?真幫我解決大難題了!

2、多給老人留出與老伴相處的的時間。

一個家庭裡最重要的關係是夫妻關係,然後才是親子關係。我們是這樣,長輩也是這樣,既然大家住在一起,我們可以儘量創造條件和機會讓長輩老兩口多在一起,比如協作做家務,晚飯後一起帶孩子出門散步等。

3、溫和的肢體接觸

溫和的肢體接觸是人們建立良性情感連接的重要方法之一,即使是冷淡的理性象限父母,也不會排斥溫和的肢體接觸,尤其是媽媽。過馬路時攙扶一下,洗澡時主動問要不要擦背?回家時看父母在做家務,主動上前打個招呼順帶給揉捏兩下肩膀,都會讓他們心裡一暖。你的關心除了言語,這些點滴小事,也是促進情感最有利的加速器。

4、經濟帳表面糊塗一些

與父母同住,一般父母都會擔負起買菜做飯帶孩子的事兒。事先定好每月上交的費用,一定按約定的時間上交,忘性大的,手機備忘錄用起來,到日子就提醒,一看到提醒就轉賬。除了約定的費用,時不時給老人帶點禮物,不管什麼象限的老年人,一般人家說來,兩個原則,實惠和有面子。實惠的:米麵糧油,各種必須的日用品;有面子:衣服項鍊鞋子包,穿出去戴出去能讓鄰居看到的。

5、不當著孩子的面跟長輩吵架

不排除住到一起後才發現長輩真的很難相處。確實有挑剔、固執又冷淡的長輩,他一輩子安全感不足,也沒有完成自我價值的實現,疑心重,對人挑剔,沒有非常特別的事件,很難讓他改變認知。你不跟他吵架,並不能保證他不會主動上前向你挑釁。但只要孩子在家裡,堅持只說一句話:我想我們之間有誤會,我需要冷靜一下,以後再溝通這件事。

堅決不應戰,說完進自己房間,收拾好自己和孩子的隨身衣物,帶上孩子,暫時離開幾天。隨後告知配偶自己的去向。雖然是配偶的父母讓你傷心生氣了,但是不要把火氣轉嫁到配偶身上。你的幸福依然取決於你的選擇,如果你想要有同盟軍共同面對問題,第一個必須要爭取的人,就是你的配偶。

6、不當著長輩的面教訓孩子,也不當著長輩的面夫妻吵架。

長輩因為年齡、退休、以及健康狀況,心理會特別敏感,容易有各種投射。當著長輩的面教訓孩子或者夫妻吵架,他們可能會衍生出種種讓人意想不到的念頭。最終都指向一個結果:媳婦或者女婿討厭自己,要趕自己走。

到這個地步再去收拾殘局,解釋誤會,實在勞命傷財,不如及早利用HBDI象限判斷來深度理解長輩的思維模式,在平常就多做家庭關係的潤滑劑,要麼提前解除摩擦的可能性,要麼用對方能接受的方法降低衝突帶來的傷害。

用HBDI搞定家庭關係之“婆媳篇”

能量媽媽專注3-12歲親子創新教育,幫助更多媽媽成為“能量媽媽”,幫助更多孩子成就無限可能。

下週四課程預告:《用HBDI搞定家庭關係之“親子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