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樑思成弟子、建築學者張克群看中世紀西歐建築

張克群,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受教於建築學大家梁思成先生。畢業後一直從事建築設計工作。

家學淵源深厚,親友中名人輩出。父親張維,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母親陸士嘉,流體力學家、教育家,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校教授之一。舅公施今墨,北京四大名醫之一。兒子高曉松,音樂製作人。

在中世紀歐洲,除了法蘭西王國、多半個伊比利亞半島和當時還是東法蘭克王國的德國等之外,東羅馬帝國給西歐就沒剩什麼跟文明古國沾邊的好地方了。這些本來就不咋地的地方還曾經被當時更加沒文化的民族入侵多年,形成了一堆封建領主管著的小國。在這些地方,農民忙著種地,領主忙著收租子,沒有人有能力、有興趣做建築。因此古希臘、古羅馬的那些精湛的手藝,好幾百年沒人用,都荒廢了。沒有了統一的國家,倒有統一的教會:基督教。教堂、修道院成了從5 世紀到15 世紀這段時期幾乎唯一大型的公共建築了。

跟著梁思成弟子、建築學者張克群看中世紀西歐建築

意大利,聖加爾加諾修道院,PIXBAY圖片

不過封建制度畢竟比奴隸制度在生產力方面還是有所進步的:給自己種地總比帶著鐵鏈子給奴隸主種地積極性高多了,打的糧食也更多了。教會集中了大量的錢財,又有虔誠聽話的信徒當勞動力,建一些宏偉的教堂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兒嘍。

西歐的教堂因為是由教會來操辦,因此體現教義的需求大大增加,祭拜聖壇成了教堂內最主要的宗教活動。這樣一來,曾經在小範圍流行過的巴西利卡十字形平面受到極大的歡迎。這種十字橫長豎短。長的那一橫用於建築的主軸。一頭是入口,另一頭是聖壇。人進去以後到聖壇的距離相比之前是更長的,這就增加了教堂的神秘性。短的那一豎可當作輔助房間用。更重要的是,這種十字佈局跟耶穌受難的十字架有異曲同工之妙。

至於立面形式,那就是多種多樣的了,看所在地區的傳統和愛好而定。

跟著梁思成弟子、建築學者張克群看中世紀西歐建築

法國哥特式建築

在法國,從10 世紀開始流行哥特式建築。"哥特"這個詞的來源其說不一。有人說是指日耳曼人的一支哥特人(Gothic),還有人說來源於德語的上帝(Gott)。其實哥特式是植根於羅馬式的。但羅馬式的券拱式頂子太過厚重,窗子太小,室內幾乎伸手不見五指。而熱衷於吸引民眾信教的基督教會需要一種建築形式來表現宗教的威嚴,尤其在王權仍佔統治地位的法國。

而在封建領主的土地上漸漸專業化的建築師乃至工匠創造的十字拱、骨架券及更顯高聳的尖券,恰恰符合了建造者的要求。這種新的建築形式,當時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

文藝復興後,被一幫時髦人士貶義地稱之為哥特式。因為當年的哥特式標榜崇高、神秘、孤獨、絕望等。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是:肋骨式的架券、帶尖的拱券(尤其在入口處)、鏤空加花格的窗、花玻璃鑲嵌窗。作為教堂建築,平面依然是巴西利卡十字形的。

這些文字的形容可能不大好懂,但從建築外形上,你一看那種瘦骨嶙峋的、頂上尖尖的教堂,九成就是哥特式。

跟著梁思成弟子、建築學者張克群看中世紀西歐建築

初期的哥特式誕生在法國等地。其中最出名的要算是巴黎聖母院(法語:Notre-Dame de Paris)了。它始建於1163 年。雖然它的頂子不是尖的,但從結構體系、尖券、花窗等方面看,它還是很"哥特"的。尤其看它的側面,簡直就是仿人類的肋骨。可惜的是,2019 年4 月的一場火災,把聖母院的屋頂尖塔和主體木結構屋頂給燒燬了。所幸整體結構尚在。目前已開始了修復工程,完全修復可能需要20 年以上。

跟著梁思成弟子、建築學者張克群看中世紀西歐建築

跟著梁思成弟子、建築學者張克群看中世紀西歐建築

哥特式之所以受到教堂建造者的青睞,從內部空間看就更明白了。它利用肋骨式的尖券營造出高聳的空間和硬質的室內裝修材料(光禿的磚柱子及大面積沒窗簾的玻璃窗)。這種硬質材料是不吸音的,也就是說,它反射聲音的能力極強。如果你喜歡在洗澡時引吭高歌,會發現那裡比在曠野裡迴音大,因而好聽,就是體現這個道理。迴音的長短,建築上稱作交混迴響時間。這個時間長了,就使得神父的話語和管風琴的樂音帶有天外之音的神秘感。你可以設想一下,神父的一聲洪亮的"孩子們——們——們——們——"在屋子上空"嗡嗡"地響上5 秒鐘,會讓人們的心裡產生多麼神聖的感受。


跟著梁思成弟子、建築學者張克群看中世紀西歐建築


意大利聖馬可廣場

同時期其他的建築物,扒拉來扒拉去,中世紀歐洲能看得上眼的,大概就剩意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意大利語:PiazzaSan Marco)了。說是廣場,其實它是一組建築和鋪地的組合。

跟著梁思成弟子、建築學者張克群看中世紀西歐建築

這組建築包括總督宮、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鐘樓和新舊行政官邸大樓、聖馬可圖書館,再加上運河,就圍成了一個長170 米、寬80 米(東)至55 米(西)的一個奇形怪狀的廣場。其中最熱鬧的建築物要算是聖馬可大教堂了。因為有了這傢伙,廣場賴以得名。教堂始建於829 年。它的式樣完全是個雜湊,既有哥特式的尖,卻又用了羅馬式的圓券門,外加五個拜占庭東正教的洋蔥頭頂。

後來加以維修時甚至又混入了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的風格。簡直像金庸筆下的令狐沖被輸進桃谷六仙的真氣,又夾雜了許多別人的真氣一樣,亂七八糟。但因為它大,又輝煌(裡外共有500 多根白色大理石柱子),還有聖馬可廣場和運河滋潤著它,遊人整天在這裡摩肩接踵。

跟著梁思成弟子、建築學者張克群看中世紀西歐建築

廣場中另一個重要的建築就是總督府。這個三層的龐然大物其實主要不是為總督辦公用的。首先,底層的券廊顯然是為行人或遊人躲陰涼避風雨用的。其次,最上層大片的實牆面用

小塊的白色和玫瑰色交替著貼成席紋圖案,固然是為減輕牆面的沉重感,當然也是給整個廣場增添了活躍而溫柔的氣氛。二層的廊子上,柱子的數量比下層多了一倍,纖細而華麗,辦公用得著嗎?想來也是裝飾作用大於實用的。

跟著梁思成弟子、建築學者張克群看中世紀西歐建築

某日,我和先生去拉斯維加斯,入住威尼斯人酒店。剛走到近處,我扭頭一看,咦?這不是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總督府嗎?我雖然沒去過威尼斯,但當年教我們西方古代建築史的陳志

華先生對聖馬可廣場青睞有加,講起來形聲繪色,以至於我對這棟建築很是熟悉。再往右一看,哈!紅磚的大鐘樓高高豎起,簡直是半個聖馬可廣場呀。

跟著梁思成弟子、建築學者張克群看中世紀西歐建築

總督府

大鐘樓也是聖馬可廣場的一大亮麗的風景線,以其高聳的尖和濃重的紅色向遊人們招手致意。

跟著梁思成弟子、建築學者張克群看中世紀西歐建築


-

END

文:張克群《外國古建築小講》(標題有修改)

圖:《外國古建築小講》插圖、網絡圖片(pixabay)

延伸閱讀:

跟著梁思成弟子、建築學者張克群看中世紀西歐建築

《外國古建築小講》 張克群著

梁思成弟子張克群趣味解讀世界建築發展史,192幅作者手繪圖+精美實拍照片讓你看懂外國著名建築的前世今生,高曉松作序推薦

  • 點擊"瞭解更多",閱讀《外國古建築小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