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可有岸?春雨杏花樓


回頭可有岸?春雨杏花樓

南昌杏花樓遠眺-筆者拍攝於南昌

杏花樓,沒錯,我說的就是杏花樓。不是廣東名點品牌,而是實實在在南昌的杏花樓。

其實,南昌本地人一般不把它叫杏花樓,而多稱之為水觀音亭,因為它的旁邊水池裡,總是生長許多。這處景點是位於南昌市中心地帶的南湖北面的半島之上,三面環水,造就了它獨特的弱柳拂風、蟲鳴寂寂、曲橋通達、如夢若幻的景色。就連毗鄰的南昌美術院也為這難得的鬧中寂靜增添了一抹亮色,因而成為如今很多來南昌思古之悠人們的必到之所。

回頭可有岸?春雨杏花樓

南昌杏花樓內景-筆者拍攝於南昌

說到杏花樓,不得不提及明代婁妃。

“金雞未報五更曉,寶馬先嘶十里風。欲借三杯壯行色,酒家猶在夢魂中。”這是作為明太祖朱元璋元章十六子朱權之孫、寧王朱宸濠的夫人婁素珍所寫。婁妃的筆墨,可是經過寧王特從江南請來南昌的唐伯虎親手調教出來的拔萃女仕,儘管彼時頗有官場歷練的唐伯虎看穿了寧王的謀反之意而棄南昌而去。但16歲便嫁寧王倍受寵愛的婁妃,自小聰穎善學,多才多藝,好詩文、工書畫、通棋琴而經名家點撥聲名遠揚,杏花樓就是當年婁妃的居住場所,寧王在此曾建有婁妃梳妝檯,吟詠唱合,夜夜歌舞昇平。


回頭可有岸?春雨杏花樓

南昌杏花樓內景-筆者拍攝於南昌

而多雨的南昌,每到春季四月的飄雨季節,杏花樓便籠罩在一片未知的愁緒之中,一如婁妃那“青絲莫挽奸雄氣,紅粉終留激烈身”多舛的命運。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三日,寧王朱宸濠舉兵造反,殺死都御史孫遂、按察副使許逵,自稱皇帝,改元順德。婁妃聞訊極力勸阻未果。她在寧王率領大軍準備出發前不顧寧王大怒,做最後一次努力,而寫就上面《早行詩》隱含規勸詩句。只可惜,寧王發兵後首攻安慶就敗北,後被提督南贛右僉都御史王守仁率軍包圍火攻於樵舍。大勢已去,寧王與眾嬪妃泣別之時,婁妃為免死後遭人汙辱,遂周身皆以綿繩以內結而投贛江自盡。她在臨死前所題《西江絕壁》“畫虎圖龍嘆舊圖,血書才了鳳睛枯。迄今十丈鄱湖水,流盡當年淚點無”便是杏花樓最終的回望之作。

清初,杏花樓西側建起了因是庵。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僧果傳募捐進行重修,改庵名為“觀音亭”。觀音亭正南面的湖岸上,也樹起了一座高高的木牌坊,上題“回頭是岸”四個字。當初的題字之人已無從考究,但我想,題字最初本意,肯定不是說寧王之事,但恰巧的是,這個牌坊之字若與寧王聯繫起來,還真有說不盡道不明的人生含義。

回頭可有岸?春雨杏花樓

南昌杏花樓內景-筆者拍

如今,風雨中的杏花樓依舊,一泓湖水碧綠依舊。但物是人非,香隕灰滅。

四月的春雨,依舊在溼潤向天問的杏花樓飛簷。


回頭可有岸?春雨杏花樓

南昌杏花樓外南湖-筆者拍

人生,真的有回頭嗎?

如果有,很多歷史恐怕會改寫,很多婁妃才女,還會留下更多的纖細詩篇吧。


回頭可有岸?春雨杏花樓

南昌杏花樓外-筆者拍

離開南昌的我,雖已有十多年了。但唯有這杏花樓,每每總是跳躍於腦海之中揮之不去。那時的拍的湖邊景色之照,也總被翻出而頑固地端坐於眼前。那春的楊柳、夏的荷香、秋之朗月與冬鋪飛,溝通構成了萬彩變幻的風雨杏花樓。

真的實在難忘,我記憶中的杏花樓。

有時間,一定回去重遊!你來嗎?


回頭可有岸?春雨杏花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