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後的書法重視行勢,如何寫好行勢?

明朝以前的書法都是尺牘、冊頁書法,屬卷面藝術,幅面比較小,到了明朝才開始了條幅、橫幅、中堂、斗方等展廳藝術。展廳藝術和卷面藝術之間的區別就是卷面藝術只要近觀精美便可,而展廳藝術則不僅要近觀精美,遠觀亦要有其必要的審美價值。遠觀的審美,不是一味擴大字體就行,而是要在一個更大的空間裡體現出書法的美感,展廳書法不僅是線條的藝術,更注重行勢,只有視覺衝擊力強的行勢才能在龐大的展廳中鶴立雞群,脫穎而出。

那麼怎麼寫好書法行勢呢?穩、壯、變、曲、潤、暢六個字是秘訣。

第一:要有均衡美。所謂的均衡不是天平那樣對稱,而是四兩撥千斤。一行字有一個視覺軸線,軸線的兩邊必須有平衡的關紐,如果偏於一邊,就必然不穩定。這就是為什麼黃庭堅的點離字行很遠卻沒有脫離之險象的原因(諸上座帖可參看)。7字形、L形、J字形都是不具備均衡感,而S形、C形是最具備均衡感的,所以好的行勢多具備S形。口字形只具備對稱美,卻不具備均衡美,是以不是最高的美學追求。王獻之《鴨頭丸帖》兩行,分別使用了C形和S形行勢。

宋以後的書法重視行勢,如何寫好行勢?

蘭亭序軸線錯落


第二、要有雄壯美。在一個空蕩蕩的展廳,如果用筆太柔弱細軟,則與展廳會顯得不協調,因此,前面老夫已經有兩篇文章說明了撐柱的重要性,具體可以參看前面的兩篇文章。一行字必須要有足夠的斜向撐柱的筆畫,因為斜向的撐柱可以和軸線形成三角形,三角形具備穩定感和力度感。所以明清的書法大師都會將每個字斜向的筆畫寫得粗壯厚實,具備一定的緊張感,以增強這種撐柱的穩定、雄壯和力度感。橫向的筆畫容易阻滯鄰行的流動,卡住鄰行的行氣,而斜向的筆畫因有向下的勢,故不會阻滯本行和鄰行的流暢之氣,且斜向的筆畫一經在力度上加以強調,則會與鄰行甚至隔行互動,形成“氣勢通其隔行”的藝術效果,草聖張芝最擅長此道。豎直的筆畫太過用力也會阻滯本行的流暢,形成“束薪”的病態。在草書中寫好撇、捺等斜向筆畫至關重要,關係到一幅字有沒有力度,穩不穩的問題。

宋以後的書法重視行勢,如何寫好行勢?

米芾的斜向撐柱


第三、要富有變化。形式中最主要的變化就是開合。抓住左右結構的字,或接左邊一半的軸線成行勢,或接右邊一半的軸線成行勢,這樣就產生了分合的變化。行勢沒有分合的變化,就會顯得單調,尤其是行數多的時候,就會很難看,左右結構的字可以形成兩條軸線,整個行勢就是雙行接單行,單行接雙行,大開大合,黃庭堅最擅長此道,其次則是王鐸,一行字,幾大分合之後,意蘊就出現了(《諸上座帖》的分合最典型)。其次就是要善於運用鑲嵌法,所謂的鑲嵌法就是將中間一個字縮小為上下兩個字的一半或更小,其縮小的大小以上下兩個字的局部零件那麼大為最合適,王鐸最擅長運用鑲嵌法。鑲嵌法不僅形成大小對比,還可以使行勢鬆動,免得板滯單調。下面這幅字的“日、永、手、下、不”等字就是用的鑲嵌法。

宋以後的書法重視行勢,如何寫好行勢?

王鐸的鑲嵌法


第四、行勢忌諱兩邊齊如刀切,每行的兩邊的邊線也要呈現出曲線才會有動勢的美感。

第五:行勢忌諱過度飛白,過度飛白會形成燥和枯竭,尤其是遠看,太枯燥就會很模糊鬱滯,難看,這倒不是說不能用枯筆,要枯中有潤,潤中有骨,古人講究乾裂秋風潤含春雨,就是不要筆幹而不枯,潤而不溼。所以明清的書法家在中堂、條幅的書寫上很注重潤墨的利用,王鐸一生醉心於漲墨,傅山的條幅,用墨也大多很潤。懷素的《自敘帖》和徐渭的《白燕詩卷》是乾裂秋風潤含春雨的典範。傅山和王鐸的用墨則是潤而不流的典範。

宋以後的書法重視行勢,如何寫好行勢?

徐渭用筆潤


第六:氣韻通暢。一行字要上下勾連,上一個的筆勢與下一個字的筆勢緊密結合,上一個字的收筆與下一個字的起筆之間有一個勢能,就是筆毛蹲下後彈起的那種勢能,或者筆毛提起後自由落下的拋物線,將筆勢控制好。還有就是下一個字和上一個字的底邊形成合理的錯落和穿插,穿插得太緊,咬合得太嚴會把行勢寫死,所以還要有一定合理的錯落關係,咬多緊,錯開多少,這個度要在實際臨帖中仔細體會。古人練習氣韻通暢,以一筆書為最高境界,然而一筆書必須包含以上行勢的規則,不是簡單地畫電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