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歸學校,家庭的歸家庭

學校的歸學校,家庭的歸家庭

最近一位朋友給我發來一張學校的網課課表,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一週五天,每天六節課,排得滿滿的。朋友沒說什麼,發了一個“失望”的表情符號,我能理解他的心情。

朋友工作繁忙、到處奔波,沒有好好陪伴過孩子,一直懷有歉疚之心。這次“抗疫宅”反而給了他一段寶貴的時間去陪伴孩子。他早早訂好了樂高積木、兒童讀物,準備和孩子度過一個特別的假期,只可惜,課表一出,夢想歸零。

我一直認為我們的教育機構從來都是智商有餘、情商不足,歷次教改都說要給孩子減負,殫精竭慮地搞出很多名目,卻只見書包漸重、補習班越發紅火。其中的算路精湛,非常人能及。這次疫情宅家,本屬自然減負,就算要通過網課讓孩子保持學習,又何必塞得那麼滿呢?說好了“把偷走的童年還給孩子”,可實際行動不僅是“偷”,分明是“搶”了。這又是何苦?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問世的時代都知道教育並不是學校單方面的事,家庭的親子空間不可或缺。但是,我們的學校教育早就把親子空間擠得所剩無幾。學校不僅統治了課堂,還通過作業統治了學生的家庭。作業不僅是孩子的任務,也是家長的“修行”。“不寫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這是學校教育深度入侵家庭的真實寫照。

嚴師固然好,但若再加上嚴父、嚴母的壓力,對孩子幼小的心靈將是怎樣的摧殘?一娃上學、全家陪讀的變態施壓到底是為了培養孩子,還是為了教育機構的業績?把家長都搞得疲憊不堪的課業壓力,真的適合孩子嗎?把家庭教育異化為學校教育的延長線,讓我們的孩子失去了人生最重要的成長經歷,後果堪憂。

親情不可替代,家庭教育也不是學校教育所能替代的。現代教育體系的長處在於嚴謹高效,短板是工業化量產,缺乏情感和個性的成長空間。統一的課本、標準化的考試,像一條工業流水線,按照既定的標準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那張洋洋灑灑的網課課表就是真相,孩子出了“語文車間”就進“數學車間”,下午還有“英語車間”,日復一日,高效率地保證了學生的“出廠標準”。儘管現代教育在理論上從未放棄因材施教、培養個性的目標,但是標準化流水線的操作做不到“私人定製”。今天的孩子已經很難再擁有魯迅筆下的百草園,家庭是他們作為個體最後的庇護所,也是孩子保留天性最後的空間。

學校育“才”,家庭育“人”;學校教育的目標是讓孩子達標,家庭教育的目標是讓孩子成人。不能成人,達標又有什麼意義?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家庭給孩子提供的是情感上的安全區,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的天性才更容易釋放,才有情感人倫的潛移默化,才談得上天賦的發現和培育。當家長被迫充當家庭教師的角色,孩子們失去的是親情的溫暖和眷顧。這種損失絕不是課本知識和解題技巧所能彌補的。

疫情還沒過去,學校復課時間也未確定,小朋友們的“悠長假期”還得持續一段時日。既然如此,學校教育不妨再保持一段“假期模式”。與其讓孩子正襟危坐聽網課,不如看點寓教於樂的科教片,大人孩子抱著“全家桶”團聚,其樂融融,豈不美哉?這代父母應該還有全家一起觀看《動物世界》的記憶,一家人守在黑白電視機前,趙忠祥老師渾厚的聲音準時響起,“在非洲大草原上,一群獅子緩緩走來……”這份簡單的幸福應該還給家庭、還給孩子,家庭教育的本色就該如此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