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话你现在还提吗?

黑夜后三分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无论古代还是现代,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说法永远都不会过时!

诗句出自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是诗人送别著名的琴师董庭兰时的赠言。尽管当时高适本人也不得志,但他仍然以开阔的胸襟激励友人。其中不仅有一种对朋友的强力肯定和鼓励,也对当时社会不能重用人才透着深深的无奈。

诗句不仅有对个人才华的一种欣赏,其文字的背后还透出强烈的不安。诗人太担心自己的朋友经受不住沦落从此一蹶不振,为一时的挫折自暴自弃。他以此暖流般的诗句,慰藉友人受伤的心灵。

高适是懂友人的,当他提笔写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时候,一种强大的文化自信也跃然而出,这正是诗句传递给我们的积极信息。这样的鼓励和肯定,来自朋友,来自亲人,来自对你赏识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

我为高适的诗句击掌称颂。

其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面对人生低潮,我们无需哀叹生不逢时,萎靡不振;更无需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此时此刻,面对窘境,不妨沉下心思,蓄势待发,一旦机会来了,破茧而出,淋漓尽致地展露才华。

当今世界,因为相互的开放,融合,给了人们更大的舞台和机会。时代对人才的呼唤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时的被拒绝不过是对我们心智的另外一种磨练。我们要有这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竞争,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强大的文化自信,即便我们心中有才,恐怕我们在地球村也寸步难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古代如此,现代亦然。

我们不必耿耿于怀暂时的怀才不遇。世事无常,天道轮回,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缺的不过是个机会。

而当今社会从来不缺机会!缺的是内心强大的你!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如果高适他们能够从唐代穿越到今天,相信他一定会再次对董庭兰说出同样的话。只是,这次他还会说:兄弟,你准备好了吗?!


此锋非彼峰


这是高适的诗句。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现在会经常用到。用来激励亲朋好友在前进路上不用担心成败,只要努力拼搏。一定会成的,一定会让众人刮目相看的!



春风一顾天下笑


唐代诗人的送别诗,可谓精彩纷呈,佳句迭出。我们先看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元二奉朝廷之命到安西上任,王维在渭城没酒送别,临别之际,王维劝了一杯又一杯,边劝边说:再喝一杯吧,今天一别,西出阳关,举目无亲,熟人朋友都遇不到一个,路上多多保重啊!依依难舍之情,溢于言表。

而在众多的送别诗中,高适这首《别懂大》可说是别开生面。原诗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语气,写的多豪迈,多有力量。一方面,高适是给懂大打气,鼓励他,你放放心心的去吧,别当心路上没有熟人朋友,你要知道,天底下谁人不知道你的大名呢。另一方面,高适也是在激励自己,当时的高适,穷的身无余钱,经常都没有钱打酒喝。从他《别懂大》的苐二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来,诗曰:“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由此可知,高适和懂大当时还是贫贱之交,而他们的感情却是非常的深厚。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每当我读着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时,一种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正是:“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