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设备供应商濒临破产,奉贤法院利用“执转破”助力企业复产复工

上海某食品机械公司坐落于奉贤区,是“统一”、“喜之郎”、“王老吉”等多家知名食品企业的设备提供商。因为经营不善,无力清偿债务,进入破产程序。奉贤法院利用“执转破”机制对企业进行破产保护,努力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影响,借助各方力量,最终促成各方达成重整计划,该企业于近期实现复工复产。

纠纷难解债务难还,知名企业濒临破产

该企业成立于2003年,经过多年精心经营,逐渐成为国内知名的食品机械设备制造商,顶峰时职工达到100多人,产品远销欧美、中东、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最高达5000多万元,曾获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最受关注上榜企业等荣誉称号。

2014年起,该企业将业务拓展至产业下游,准备在重庆购地建厂从事食品经营。因建厂耗资巨大,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加之海外订单付款方式的变更,导致资金链断裂,无力支付供应商货款,诉讼不断。

此外,该企业在新三板上市期间存在欠缴税款等情形。2016年下半年,该企业停产停业,多个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无力偿债,进入破产程序。

2018年底,法院受理这起案件时,摆在法官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欠债40余笔,金额1000多万元,几十名员工工资尚未结清,资产所剩无几,等待企业的似乎只有破产清算这一条路。

知名设备供应商濒临破产,奉贤法院利用“执转破”助力企业复产复工

多方努力力促重整,困境企业恢复生产

审理此案的沈敏兰法官发现,虽然该企业经过强制执行无法清偿债务,具备破产条件,但企业质地良好,有较高价值的知识产权、较好的食品机械生产管理和经营团队,也有一定的市场品牌度和声誉度。于是法官与企业负责人唐某进行了深入沟通。

“以前长期合作的国内外客户经常打电话给我咨询业务,老员工们也愿意回来继续工作,技术和市场都有保障,食品机械是我的老本行,如果能够渡过难关,前景还是可观的。”唐某这样说道。

通过仔细调查,多方沟通,一个让企业 “破茧重生”的重整方案渐渐清晰。

然而,重整之路一波三折。2019年年中,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因债权人众多,有的因长期催讨债务无果对企业失去信心,有的因资金压力急于尽快拿到钱款,各方意见的分歧导致未能达成一致。法官继续深入各方听取意见,努力做通工作,完善方案。正当重整进程有所起色时,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出现,又打乱了原本的计划……

但法官没有放弃,“企业如果进入破产清算,债权人得到清偿的财产非常有限。疫情当前,更要帮助困境企业恢复生产”。

面对疫情等不利形势,合议庭经过仔细研究后,确定了新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帮助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恢复生产计划,逐步打消债权人的顾虑。另一方面,指导破产管理人与债权人逐一沟通,分析利弊,寻找共识,尽最大努力取得债权人的理解和支持。

鉴于众多债权中,税收债权占有一定比例,合议庭还主动借力,联系区税务机关共同推进企业重整工作。对于税收债权,税务机关结合疫情等情况,适当延长企业的偿还期限。同时,法院和税务机关对企业今后如何规范经营、防范风险及相关税收政策等进行了指导。

最终,在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上,各方一致通过重整方案,由企业大股东注资恢复生产,先行偿还部分债务;之后企业定期按一定比例逐步偿还直到履行完毕。至此,该企业按下 “重启键”,厂区内的机器再次轰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