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啞巴”父親:擇一事,終一生

我母親說,父親是個慫貨,她本可以嫁個處長局長的,最後嫁給了我的父親。

年輕時,經人介紹,父親到母親家相親,聽說父親能賺一塊二,母親就嫁過去了。

婚後5年,我的父親進過工廠、當過村長、搬過磚頭、扛過水泥、擺過地攤、浪過西藏......那時的父親總以為,外面的世界會更精彩,但時過境遷,家鄉才是他唯一想要回來的地方,回家後跟著爺爺,當起了民間純手工銀匠人。

我的“啞巴”父親:擇一事,終一生

銀匠這門手藝,需要極大的專注力,足夠的耐心與毅力,而且對眼力的要求極高,就算是業界數一數二的高手也只幹到50歲。

如今,父親65歲了,視力已經嚴重衰退,玩了四十年的錘子,對這門老手藝他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因為純手工製作的原因,每一件銀飾都獨一無二的被呈現在他的作品上,鏤空雕花,弧線之美,彷彿帶著古老神奇的魔力,將人深深吸引住。

我的“啞巴”父親:擇一事,終一生

父親是一個“啞巴”,這一直是我心中一塊隱隱的痛。在我的記憶中,父親靜默不言,和他沒有任何交流,而我基本沒有喊過爸。

對父親唯一的記憶就是,父親一錘一錘敲打銀飾的時候,也敲進了我的童年的內心最深處,錘子撞擊鏨子,叮叮咣咣、叮叮咣咣...... 錘起錘落,深耕細作。

我的“啞巴”父親:擇一事,終一生

父親常年面無表情,看上去比較冷漠。母親說,這是父親對一件銀飾品的專注,令心血聚其中,命思想隱其內,謂其匠心。

我的“啞巴”父親:擇一事,終一生

每天,父親在小小的工作間,將銀條放入火中加溫,燒紅,取出,捶打......放入火中加溫,燒紅,取出,捶打...... 在炙熱的拉風箱旁,很快就汗流浹背。

我的“啞巴”父親:擇一事,終一生


我的“啞巴”父親:擇一事,終一生

我不記得有多少個日日夜夜這樣的反反覆覆,而父親的動作和神情始終如一。

直到銀條變成細細長長的銀絲,再經他的手精雕細,磨成一件件“活了”的銀飾品,其形態栩栩如生,讓人充滿幻想,得物之神韻,意境深邃,精湛的技藝由此可見一斑。

我的“啞巴”父親:擇一事,終一生


我的“啞巴”父親:擇一事,終一生

父親的記事本密密麻麻記載著,一名傳統銀匠要掌握榔頭功、銼刀功、吹功、眼功和刻功起碼要10年。

而最難的刻功至少要學會描畫幾何紋樣、八寶圖、龍鳳、花瓣、卷草、麒麟、蝙蝠等首飾常用的複雜圖案,而這些圖案則寓意吉祥如意,具有生生不息之意。

我的“啞巴”父親:擇一事,終一生

手工打製銀飾品是沒有捷徑可取的,每一件令人矚目的銀飾品,都經過錘、敲、壓、剪、刻、鏤、纏、磨、雕、焊等30多道工序精雕細磨,用他自己的話,是一錘一錘打出來的。

現在,手工工藝速度慢,遠遠比不上機器製造,像父親這樣在時光中精雕細琢打磨了一輩子的民間匠人,似乎沒以前那麼吃香了。

我的“啞巴”父親:擇一事,終一生

但是,父親依然保留著純手工製作這一傳承,每一件精美絕倫的銀飾,都凝聚著銀匠人的心血與智慧;每一個精美絕倫的銀飾,都記載了歲月與人生的輪迴。

如今,父親總是閒不住,坐在那裡,拿著錘子敲打銀片,一錘一錘......叮叮咣咣......那聲音對他而言,就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樂趣,似回憶、似期盼、似守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