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清明假期,借回去看望岳父母的機會順便去參觀了早有耳聞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谷戀村,谷戀村隸屬於山西祁縣賈令鎮,距離喬家大院僅3公里路程。說到賈令順便提一下,賈令的燻肉(豬頭肉)很有名氣,非常好吃,和曾經在宜賓吃過的四川白肉有一拼。


谷戀村原來的名字比較有意思叫圐圙村,圐圙這兩字估計許多朋友不認得,它的讀音為[ kū lüè ],是蒙古語意譯詞,在晉北一帶農村說的比較多,常用作地名,它的意思是土圍牆。


村如其名,歷史上谷戀村所處的位置是中原漢民族和北方遊牧民族的過渡區域,戰事較多,所以谷戀村四周用土牆圍起,稱作堡牆,上面還建有女牆(亦稱女兒牆)、敵臺,如同一座小型城池,用來防禦外敵入侵。既然圍起來那一定得留有出入的口子,在原來的村子四周一共有東、南、西三座堡門,現如今只保存下來一座西門。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西堡門建於明代,磚木結構,高六丈有餘,上方石刻匾書“挹霞”二字,圖片看的不很清楚,這兩個字寫的非常漂亮,據說在書法界也有一定名氣。“挹”字我專門查了一下字典,本意是“舀”(水)的意思,在這時可以理解為“汲取”,作為西門,朝陽的眩目光茫汲取不到,能夠汲取到美麗的晚霞也不錯。


進了堡門便可以欣賞村子的全貌了,自古人們常用“高宅鱗次,門樓櫛比,磚院瓦房,對對石獅門前守;雕樑畫棟,排排獸頭屋頂列”來形容谷戀村的富庶。此處高宅的高字我理解一語雙關,一方面形容房屋高大,另一方面也是代表了主人的姓氏。據縣誌記載,明洪武初年,高姓先祖從山東渤海遷徙到此定居建村,村裡超過90%的人都姓高。後來隨著晉商崛起,當時每兩戶人家就有一人在外經商,明清之際村裡出現眾多的富商大賈。如同山西的其它大院一樣,發了財的山西人都會在老家蓋起一座座深宅大院。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谷戀村現存古典民居、四合院有40餘處,這些老街、老巷、老房子還基本上保持著原有的歷史風貌,只是由於歲月洗禮風雨侵蝕有許多房屋變得陳舊、破損。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還有一些已經或正在被拆除,實在可惜。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當然也有一些被保護起來的大院,同時用作他用,這也是一種不錯的保護方式,如同在那個特殊年代全國許多地方因為用作學校或倉庫甚至牛馬圈而被保存下來的寺廟、古建。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目前來說,保存最為完好的是建於光緒四年(1878)的關帝真武廟,是原谷戀村8座古廟之一,兩年前剛剛經過修繕,而且名字也改為金剛寺,給人一種由道變佛的感覺。整個寺廟共有一千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四柱支撐、縱向九尺的挑角門樓高大雄偉,左右兩側是重簷四角攢尖亭式鐘鼓樓。廟分前後兩院,前面是聖武殿,供奉著真武大帝和關羽關二爺,後院大殿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彌勒佛。真武大帝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有很高的地位,為道教北極四聖之一,湖北武當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武當山沒有去過,呂梁方山縣的北武當山去年有幸拜訪過,在山頂有座真武大殿同樣供奉著真武大帝。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北武當山頂的真武大殿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金剛寺外景,左邊石頭上刻有《金剛經》全文,右為《心經》。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聖武殿,通過裡面供奉的真武大帝和關二爺我們就可以知曉殿名的由來,聖即關聖指關羽,武即真武大帝。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剛看到上面這三個篆文時聖和殿能認識,中間的字不認識,別人告我後才知道是武字,仔細研究發現很有意思的兩個現象:一是古人雖然發明了“武”這個字其實還是希望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動武,所以用了“止、戈”二字;二是現在的武字還是由止和戈組成,只是結構變了。


匾額,也稱門匾、門額,是民居建築中頗具文化內涵的一種文字點綴。它集文學、書法、雕刻、裝飾於一體,不僅有畫龍點睛的裝飾美化作用,而且還可喻志、抒情,表達人們的義理和情感,形成一種特殊的匾額文化。


谷戀村現有古民居匾額80餘處,數量多、題材廣泛、寓意深刻,成為反映當地歷史文化的例證。下面是我拍的幾處匾額,由於歲月打磨再加上那個特殊年代被人為剷除,許多字跡看不太清楚也不認識,圖片我按順序標註了數字,如果有興趣有認識的不妨在文章下方留言。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榆次常家莊園有處房子裡展出了從民間收集上來的各種各樣成百上千的匾額,在向世人展示的同時變相把它們保護了起來。現在除了廟宇裡面,匾額在民間懸掛已經越來越少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希望通過館藏形式讓後人不要忘卻。


如同祁縣喬家、渠家,榆次常家、太谷曹家、靈石王家等其他發了財的山西商人一樣,谷戀村人非常重視文化教育,它們因商而富,因富而有文、有禮。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二月,財主高碩庭先生創辦了官方認可的谷戀村私立廣智小學堂,為祁縣最早的新式小學。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谷戀廣智小學堂校門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經過100多年風吹雨打,學堂門口石柱上的石猴變得殘缺不全,見證了百年曆史的變遷。


谷戀村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據考證,清朝年間,谷戀村曾出過1名翰林、8名舉人、101 名太學生(貢生)、82名庠生、35名武庠生、47名鄉紳,102人受到封爵。解放以後,截止2016年穀戀村先後有9人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405人走進大學校園深造。

探古蹟知史實之“祁縣谷戀村”

2006年11月,谷戀村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8月,谷戀村被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4年2月,谷戀村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列入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所有的榮耀都是屬於過去,當下谷戀村一定要抓住“中央在新形勢下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惠民政策,繼往開來,重新鑄造往日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