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驼岭孙悟空证得太乙金仙 吃亏是福 愚不可及方悟空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狮驼岭孙悟空证得太乙金仙 吃亏是福 愚不可及方悟空

诸位看官,文首的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这句话是孔子评定宁武子时的一句定语。愚不可及这个成语也就由此而得来。为何今天要引用这句话呢。因为小子通读了张书绅前辈的评注本后,也觉得《西游记》的每一个关节都有个宗趣,隐喻一个道理。但是张书绅先生注《西游记》意在专弘儒家。而小子觉得《西游记》中的每个关节强行纯以儒家思想为宗趣,难以服众。而小子认为儒释道三家汇通解释每个关节,也许效果更好点。

狮驼岭孙悟空证得太乙金仙 吃亏是福 愚不可及方悟空

即使以儒家思想解释每个关节,小子也有与张前辈和而不同处。譬如狮驼岭一关,张前辈所定的宗趣是行险侥幸。典出《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而小子则认为狮驼岭的宗趣全在:【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当然张前辈的观点自有他的道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翻阅张老前辈的评注本。而小子今日只说自己的观点。

狮驼岭孙悟空证得太乙金仙 吃亏是福 愚不可及方悟空

小子之所以将愚不可及定为全书宗趣。理由在于《西游记》第七十六回,狮驼岭三妖表面上服气孙悟空。实则包藏祸心,做了八抬大轿来欢迎唐僧一行。而此时描写孙悟空的心理活动很有意思。原文如下:【孙大圣又是太乙金仙,忠正之性,只以为擒纵之功,降了妖怪,亦岂期他都有异谋?】孙悟空一行人就这样轻易的上了当,唐僧至此为狮驼岭三妖所擒。

狮驼岭孙悟空证得太乙金仙 吃亏是福 愚不可及方悟空

如果没有这句话,一般人很难理解孙悟空为何突然智商下线。而文中这一句【孙大圣又是太乙金仙,忠正之性】实在太着眼了。此时的孙悟空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以前的孙悟空只有神功,没有神德。而到这一回,孙悟空已经具有了神德【忠正之性】成为了真正的太乙金仙。而小子以前的文章分析过,孙悟空在玉华国一回。知道了好为人师的毛病。最终受到天人赞叹。为后来成佛授记。所以狮驼岭与玉华国遇狮子精。这两狮都是让心猿归正的重要关节。

狮驼岭孙悟空证得太乙金仙 吃亏是福 愚不可及方悟空

而神仙能修成正果,都有大智若愚的仙品。《西游记》第五回,孙悟空轻轻欺哄过赤脚大仙。一般人心中,赤脚大仙成为了小丑似的角色。但原文是这样说的【大仙是个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因为赤脚大仙【光明正大】,所以才会不畏惧谎言。而孙悟空在此时已经具有了【太乙金仙】的仙品【忠正之性】所以坦然接受了妖精的欺哄。因为聪明正直是为神,只有正直了才是聪明,而巧言令色只是大愚似智。

狮驼岭孙悟空证得太乙金仙 吃亏是福 愚不可及方悟空

而狮驼国举国皆为妖邪,是最无道之邦。此情此景不正应和了【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这句话。孙悟空在这样的无道之邦,屡次让妖邪得逞,看似妖精屡屡占了上风,而孙悟空在此关智商,神通双双下线。处于绝对的劣势。相信了师父被吃的鬼话。最终只得无奈去向佛祖诉苦。但是最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来还是轻易将妖邪催伏。

狮驼岭孙悟空证得太乙金仙 吃亏是福 愚不可及方悟空

金圣叹先生讽刺《西游记》说:【《西游记》每到弄不来时,便是南海观音救了。】而此关却是如来亲自催付妖邪。其实观音每次救度悟空都是有深意的,观音者悲也,如来者智也。求智慧需要慈悲心,而究竟的智慧自然可以催伏一切违缘。悟空此时虽然有了大智若愚的品德。但大智固然可以顿悟,但是顿悟之后依旧需要长期的熏陶。所以还是需要根本大智催伏魔障。

狮驼岭孙悟空证得太乙金仙 吃亏是福 愚不可及方悟空

本来小子说过《西游记》不是证道书,现在却啪啪打脸胡说八道了这么多。读《西游》的过程本身也是释厄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和小子一样悟空释厄吧。

狮驼岭孙悟空证得太乙金仙 吃亏是福 愚不可及方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