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I 人有四个时间,最后一段是"狗的时间"?

《伊索寓言》中的一则说到了对"老年"的认识和看法,因拉杂谈之。


1、 伊索讽刺"爱发脾气的固执的老人"

《伊索寓言》中有一篇《马、牛、狗与人》讽刺的是某类"老年人"。

故事这样说:

宙斯创造了人,没给人长寿,却给了人聪明才智。在冬天,人给自己建造好了房屋,舒适地住在里面。

有一天,天气异常库冷,还下着雨,马冻得再忍受不住了,便跑到人那里,请求让它住在屋内避寒。人说除非马同意把它的部分寿命送给人,否则就不让它进门。马高兴地答应了。


《伊索寓言》I 人有四个时间,最后一段是

不久之后,牛也忍受不了寒冬,跑来找人。那人同样地说,除非牛能把部分寿命送给人,不然就不收留它。牛献出了部分寿命后,被收留下来。

最后,狗冻得几乎要死了,也跑来把自己的部分寿命送给人,得到住处。

这样,人在宙斯所给的年岁内,纯洁而善良;到了马给的年岁,就吹牛说大话,自命不凡;到了牛给的年岁,开始干事业;而到狗给的年岁,便容易发脾气,动不动就大吵大闹。

伊索说:这故事适用于爱发脾气的固执的老人。

2、且看柏拉图与西塞罗如何说

柏拉图有一篇讨论"蜂房里长大的雄蜂"的"雄蜂"问题。


《伊索寓言》I 人有四个时间,最后一段是

文章认为那些"从小在蜂房里长大的雄蜂最后会成为蜂房的祸害",这样的"雄蜂"大致属于无所作为的"啃老"一族。文章有一个疑问:"我们能不能说这样的人在他自己家里长大,最后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呢?"

但总归对这类"雄蜂"变老后的状态是不乐观的,"那些没有刺的到老来成为乞丐,那些有刺的就成了恶棍了"。

或者"乞丐",或者"恶棍",就是这类"雄蜂"变老后的下场。

写过《论老年》的西塞罗,对于"老年"状态是敬而远之的,他曾这样说,"就我而论,我宁愿有一个短促的老年,也不愿在我尚未进入老年期就老了。"

3、关于民间的两个说法

民间有一个谜语,说一个东西会有三种状态: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用三条腿走路的便是老年,这是一种客观的描述。


《伊索寓言》I 人有四个时间,最后一段是

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是说喝酒时呈现的三个状态的。传说传说杜康酿酒时,要想酒酿的成功,就须在酉时取三个人的血加入酒中才行。于是酒中就有了书生、壮士、疯子的血,人们喝酒时的反应,也会受到这"三滴血"的影响。

刚喝酒时,都像彬彬有礼书生;喝了一会后,豪情壮语像壮士起来;再往后喝,就疯言疯语像疯子。文士、武士、痴狂三个境界都一一呈现。

喝酒时的三个状态,其实也像人生的三个阶段。这就像培根所说:"世情如酒,越喝越醉人"。当然不是每个都会进入醉醺醺的"痴狂"阶段,但对那些对自己不加节制的"酒疯子"来说,

与伊索所讽刺进入固执耍横"狗的时间"的"老年人",就相差无几了。

4、古代帝王的"半截"现象

人的最后的时间,也是人要现出原形的时间。

"前半截英雄,后半截昏庸",这特别在古代的帝王世界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老年",同是也是一个试金石,似乎也是不可跨越的一个坎。

就比如南宋皇帝宋理宗。这个平民皇帝重视理学,把南宋治理的风声水起,"端平更化"局面出现。但宋理宗的进取精神也只维持了20年,晚年的宋理宗就沉沦了。

属于这一类帝王的,还有春秋时的齐桓公、赵武灵王,三国时的孙权等等。

还有学人指出,汉末的王莽与晚清袁世凯,都曾是精明强干人物,但到了其执政的后半程,怎么就会那种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昏瞆之事呢?


《伊索寓言》I 人有四个时间,最后一段是

5、李敖索性举起了大棒

你倚老卖老不愿交出"棒子",我就举起批判的"大棒",这是李敖的态度。

李敖那篇轰动一时的《老年人与棒子》,其"棒子"大致有两个含义:其一,为"接力棒",一代向一代传递;其二,为"权杖",权力的象征物。

"我担心的是,老年人不但不肯把棒交出来,反倒可能在青年人头上打一棒!"李敖的担心也许不是多余的。李敖这样写道:"他们竟还埋怨那些接棒的人,他们从来不肯自己反省,自己跑不快还要嫉妒青年人,说青年人不行,他们恰像平剧里边那种衰派的老旦,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角色,可是却在任何人面前倚老卖老,这不是滑稽么?"

"老年人对死亡感到恐惧,他发现什么东西都将在突然间不属于他,他不愿看到任何东西离他远去,因此人一到了老年,就显得贪心而小气,他们一方面殊求无厌;一方面「印刓敝忍不能予」,他们充满了舍我其谁的自信,一点没有成功不必在我的雅量,总觉得他一遽归道山天下就无人救了!"


《伊索寓言》I 人有四个时间,最后一段是

对那些老不成器老不晓事的的老爷们、对那些老着脸皮老调重弹的老奸巨滑们,李敖索性举起了声讨的大棒!

这篇写于1961的文章,发于当年的《文星》杂志上。李敖一战成名,并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在当时台湾《文星》、《文坛》、《新闻天地》、《自由青年》、《民主评论》、《自立晚报》等报刊上面,都有关于《老年人和棒子》的讨论。

6、叔本华试图从学理上证明"年老"的可怕

叔本华以"智慧"与"意志"(欲望)这两个概念观察说明天才与常人的区别,还是很的说服力的。叔本华认为:

"常人的智慧为意志所支配,且严重地被束缚着,因而只能受制于"动机"而活动","天才与之相反,他的智慧已脱离意志的利害"。


《伊索寓言》I 人有四个时间,最后一段是

儿童为什么可爱呢?叔本华写道:

"儿童时期和天才相同,都脑髓和神经系统占绝对的优势,比身体其他器官的发育,更遥遥领先"。

而一旦儿童长大,当"意志"胜过"智慧"时,人就不可爱了。这个观点不只适合于人,也适用于动物,诸如大猩猩之类。

叔本华引述了某位研究者对居维尔的《自然历史》的研究成果,其写道:

"猩猩的智力在很早年纪就高度发育起来了,但这一智力随着猩猩年龄的增加而开始衰减。猩猩在年幼时表现出来的洞察力和聪明诡计使我们大为惊讶;但猩猩长大以后,就变成了粗野、残暴和倔强易怒的动物。其他的类人猿也和猩猩一样。在这些动物的身上,智力随着它们体力的增加而相应减弱。"

"例如,癯猿(在婆罗门教里获得尊荣的一种猴子)在其年幼时有着宽阔的前额,并不那么明显凸出的嘴巴和高、圆的头盖骨。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前额消失、退后了,嘴巴也越来越明显地凸了出来;内在精神气质的变化丝毫不亚于体质上的变化。漠然、暴烈和对孤独的需要取代了理解力、信任和温暖的脾性。"

但人往往不是属于"智慧"阵营的"天才",在叔本华看来,若是人一味顺着"意志"的轨道滑行,到达伊索所谓的"狗的时间",也只能是早晚的事了。所以,叔本华有理由悲观。


《伊索寓言》I 人有四个时间,最后一段是

7、从孔子身上得到的启示

人们常说"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这是怕读《三国》增加老年重"得"之"诡"道。

孔子是如何规划自己老年生涯的呢?

《论语 述而》曰:"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一段话是说楚国的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什么人,孔子便教子路如何作答。

孔子在"发愤"什么呢?

六十八岁那年,孔子结束了周游列国生活,回到鲁国。删编《诗》《书》,修订《春秋》。同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又是相当好学的,这正如孔子所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

也许老年状态最为难得的"好学",还有最难以做到的"发愤",才是人生"狗的时间"的最大敌人。


参考文献:

《论书》蒙田

《论天才》叔本华

《柏拉图全集》

《培根论说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