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宋朝(960—1279年)

人們最想穿越的朝代,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宋朝大概是什麼樣?

在歷史課本中,

宋朝是一個積貧積弱的時代。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在人們印象中,

宋朝又是一個備受理學荼毒的時代。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可大量文物又表明,

這是一個商業經濟極度繁榮、

民間財富激增的時代。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一批批的文人又告訴我們,

這還是一個個性彰顯、審美極高的時代。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宋朝人更在意天性,美得自然。

而他們的趣,也比想象中的更有趣!


極簡主義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宋瓷冰裂紋

古代美學,到宋代達到最高。

宋汝窯,就是一千年了不起的大名牌!唐三彩都是花花綠綠的,但宋敢在花花綠綠中提出素樸風格。

你以為越複雜越好?豈不知,越簡單越難。

至今天,全世界還在仿宋瓷。

冰裂紋,本來是燒壞了,但宋人覺得裡面有種滄桑美,經歷時間後,叫開片,他們用不同火溫去燒出開片。

本來是敗筆、損壞卻變成美,這就是很特別的宋代美學。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春宴圖》局部 宋代 佚名 故宮博物院藏

還有,現代人喜歡、崇尚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豈不知 1000 多年前的宋人已先行一步。

長 5.7 米的宋代名畫《春宴圖》,記錄了一次宴會。

它以唐代十八學士雅集為典故,再現了宋人聚會的真實場景——樸素的器皿,簡單的食物,沒有其他奢華物品,一眾好友圍桌而坐,相談甚歡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春宴圖》局部

《春宴圖》描繪的,並不是偶然場景。

宋代文學家司馬光曾在《會約》中記錄過一次相似的聚會,在那次相聚中,12 位友人都是已經遠離官場的致仕之人,其中官職最高者曾至宰相。

他們本可奢華相敘,但事實恰恰相反——

……

為具務簡素,

朝夕食各不過五味。

逐巡無下酒時,

作菜羹不禁。

……

聚餐時,筵席上的用具,力求簡單樸素。一日兩餐,菜品不過五種。


倘若菜羹被吃盡掃光,隨時可以再補充。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春宴圖》局部

像這樣的聚會,邀請方式也獨具宋人特色。

待某一人做東時,他只用一張通知單,寫明聚會時日,然後差人逐個去往友人家照會,本人簽下名字代表一定會去參加。

在約定之日,東家不再催促等候,每個人都會按時到來。

這種場景和行事方式在木心的詩中也曾出現:“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

相比之下,我們似乎只學會了宋人表面上的簡,卻丟了他們的誠。

胸中有山水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李成 晴巒蕭寺圖 (美)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

宋人嚮往山水,嚮往自然。山水、自然是他心中的品性。

眾所周知,宋代山水畫達到了最高水準。

而宋人山水畫的生命與靈魂,其魅力在於不僅躍然紙上的外在,更在於其筆墨以外,看不見卻可以感知的氣韻及其理想境界的追求。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李唐 萬壑松風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人不僅僅是心中有山水,更是有一種讓自己體驗生命快樂的智慧。


他們即使在朝為官,也並不全是整日追逐財富與名利。心中依然嚮往自然,知道春天來了應該去看看花,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宋代趙喦《八達遊春圖》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宋代馬麟《秉燭夜遊圖》

而這種嚮往自然的秉性,不僅只存在也上層的小部分人。

在宋朝,隨著市民社會的形成,旅遊成了尋常市民的時尚。《歲華紀麗譜》中,就收錄有宋代成都人從正月初一到冬至日的“遊樂路線圖”

一個社會為什麼很茫然,很慌亂,很彷徨?因為大家看到的都是貪婪的東西;

當下的我們,科技先進,產業發達,人們奔波於機場和高鐵之間,忙忙碌碌,甚至是灰頭土臉。

我們比宋朝更知道什麼是美?更知道什麼是生活的意義嗎?

生活失去了品味,生命就失去了快樂。你有再大的權力,再多的財富,都沒有意義,你有再多的知識也沒有意義。

沒有品味的知識反而變成你的負擔。

顯然,宋人比我們更知道這一點!

藏而不露的趣味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雪景寒林圖》 宋代 范寬 天津博物館藏

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這幅天字號重寶,最有趣的就是被范寬隱藏在樹林中的簽名

與它相似,《雪景寒林圖》的簽名也被隱藏了起來。

畫中前排樹幹中,隱約可見“臣范寬制”的字樣,由此可知,這件作品極有可能是范寬隱居前所畫,並且是其專為宮廷所做。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樹幹中隱約可見的“臣范寬制”

范寬好酒,不拘世故,為畫畫而隱居終南山、太華山中,終日坐于山林,縱目四顧,以求真實的山野之趣。

但如果不是將這件作品放大再放大,那隱藏在氣勢蒼茫的雪景中的簽名恐怕不會被人發現。

當然,在宋代,

並不是只有范寬一人這麼做,崔白也有類似作品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雙喜圖》 北宋 崔白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雙喜圖》描繪的是寒風蕭瑟,枯木衰草,落葉凋零的深秋景象,看一眼,便會令人頓生寒意。

畫中一隻野兔和兩隻灰喜鵲,以古樹、枯草和荒坡為背景。

在秋風的吹動下,老樹的枯枝敗葉與衰草竹枝順勢傾斜,生動異常。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雙喜圖》局部

這幅蘊含著天然而真實畫趣的《雙喜圖》,曾一直不知道作者是誰?


直到 20 世紀才有研究者在畫面右側樹幹上發現有“嘉辛丑年崔白筆”的墨筆題款,最終認定此畫為崔白的作品。


宋人的趣味。

有馬遠《寒江獨釣圖》的孤寂、范寬《溪山行旅圖》的博大,也有《雙喜圖》和《雪景寒林圖》的藏而不露

生死輪迴的觀念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骷髏幻戲圖》 南宋 李嵩 故宮博物院藏

在宋畫中,《骷髏幻戲圖》是一幅很特別的作品,畫中有兩具骷髏,一大一小,但整體氛圍還算平和。

絹面上,最左側的是一位正在哺乳的母親,右邊是身旁擺著賣藝家當的大骷髏,他用線操縱著一個小骷髏,而地上向前爬行的嬰兒正要伸手去觸碰小骷髏,身後的夫人伸開雙臂,似乎想要攔住嬰兒。

這幅畫,人物描畫十分生動細緻,細細看來,彷彿能聽見他們各自的聲音。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骷髏幻戲圖》局部

對於這樣一幅畫,100 年後的元代畫家黃公望曾題詞說:

沒半點皮和肉,有一擔苦和愁。

傀儡兒還將絲線抽,弄一個小樣兒把冤家逗。

識破個羞哪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單堠。

這首散曲已把所畫內容說得非常清楚,那是宋代流動賣藝者演出提線傀儡戲的場面。

畫中抱著小兒正在餵奶的婦人,是藝人攜妻帶子為生活奔波的真實寫照。

這裡的“堠”,為古時官道旁記裡的路標,用土堆砌成,每隔五里設一堠,畫面上的“五里”二字,即是他們走南投北的象徵。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骷髏幻戲圖》局部

除此之外,這幅畫更深層的反映了受道釋文化影響的宋人,關於生死輪迴的觀念——嬰兒與骷髏分別代表了新生與死亡

向骷髏爬近則說明了死亡的必然性。

被哺乳的孩子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而母親正淡然的看著這一切。

踏地而歌的歡樂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踏歌圖》 宋-馬遠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無論宮廷,還是市井瓦肆,流行一種民間舞蹈——“

踏歌”。

這在唐詩中可窺其一斑。

最有名的當數李白在《贈汪倫》中:“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到了宋代,踏歌這種舞蹈依舊受人們的喜愛。

馬遠的《踏歌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描寫正是“踏歌”的情形。

畫中,一袒胸露乳、憨態可掬的老者拄杖,抬起左腳踏地而歌,時而向後面的跟隨者望去。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踏歌圖》 局部

他的身後有一中年男子也一足提起踏著節奏,一邊拍手,一邊唱歌與老都呼應,身邊的另一男子也準備加入。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踏歌圖》 局部

田埂另一頭,有一婦女帶著小孩兒駐足觀看,小兒已激動地跟著舞起來。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踏歌圖》 局部

畫幅正上方有宋寧宗趙擴題寫的王安石詩句:“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攏上踏歌行。”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踏歌圖》 局部

整幅畫正好是此詩中“豐年人樂業,攏上踏歌行”完美表現出來。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踏歌圖》中的 4 位老農

4 位老農手舞足蹈,彷彿正踏著一致的節拍正在歡快前行,下面是根據馬遠的這件作品做出的踏歌動圖,你可以體驗一下他們的歡快——

宋朝人的審美,都體現在他們的畫作中,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