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教育产业有哪些应用?

深度视野


人工智能在教育产业的应用可是个大话题,写本书都没问题,这里只能简单提一些点和面上的大概。

首先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教育的内容,即开设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本来大学里早就有相关专业设置了不同深度的课程来教授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现在一个趋势则是将人工智能的普及提前到中小学阶段。当然因为人工智能本身的技术难度决定了低龄的学员不一定吃得消其算法及理论,所以更多的是相关领域的普及与启蒙,例如编程及创客还有广义上的STEM教育等,先让低龄学员能掌握一定的基础并激发其对于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

然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到目前教育流程的各个环节,即作为工具属性介入到教育行业中去。那这样的应用就更五花八门了。我们可以按教育的环节来梳理,也可以按技术分类来梳理。但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减少教育行业里的人工成本,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及知识库的运用,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的“千人千面”,理想状态下可以做到因材施教、量身定制。

例如在作业环节,我们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教学大纲的知识点要求,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作业,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一步提供练习与巩固,快速生成学生端的结果与分析,以及教师端的统计与报表。这比当前老师统一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后要上交并等老师逐一批改完才能得到反馈效率要高很多。并且能将老师从批改作业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备课、分析学生的数据结果以及完善补充知识点与题库上。借助技术的力量,我们还可以改进以往单一的知识点练习与考查,形成知识图谱,让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具备系统性和延续性,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可以贡献的力量。

注意上面讲的是练习与测评,如果我们将知识的展现与传授也碎片化和动态重组,那等于说连老师也替代掉了,这可不得了。以后学生就直接面对人工智能支撑的机器人老师,同样可以讲课可以与学生交流,还都是针对个体的,相当于每个人都配了个强大的家教。然后人类老师干啥呢?就可以改为专注于知识点的生成、录入和整理纠错了,成了后端的数据工程师,哈哈。当然一段时间内这还做不到也应该不允许做,另外学生上学当然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还有情商的培养与集体生活的体验与感受,这些广义上的教育范畴是机器与技术暂时覆盖不到的。所以老师们可以松口气了。

另外有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单独成为应用,也是很有意思的点。比如现在写字等级考试在上海已经成为必考项目,今后是否会普及到全国不知道。那么除了传统的拿笔在纸上练习之外,有没有可能开发一个移动端的App专门徒手练写字呢?我们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文字识别技术进行笔划监测来判断笔划先后的正确性,利用图像识别来匹配用户写的字与标准字的匹配程度从而打分。通过打卡及游戏化体验让学生坚持练习,最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笔划顺序以及书写习惯。

当然现在大部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教育类应用都有个问题,就是依赖于电子设备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如何减少对学生视力的伤害,并且避免学生在电子设备上学一会儿就去玩游戏,还真是个难题!


江南渔夫


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以及数据量和硬件资源的提升,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就介绍一些目前已经开始应用在教育方面的一些人工智能技术

猿辅导

这个也许大家都听过,好像这段时间关于这个的广告也挺多的,我就以这个为例说说他们应用了哪些人工智能技术

  • 拍照搜题

通过拍照就直接能够找到相应题目的解答,主要是利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出题目中的文字信息然后再去搜索相应的解析,这里面应该还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这样可以让计算机更好的理解题目,找到匹配度更高的解答。

  • 口算

通过拍照让程序自动批改作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减轻老师的工作压力。这里主要还是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出题目和解答的信息,然后再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英语流利说

用过这个APP的也许都知道,里面有一个测你的发音准确的功能,读一段话之后系统就会给你反馈一个评分,还是指出部分发音有问题的地方,这里主要就利用语音识别技术

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相信这样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这里我说说几个我的想法

  • 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系统实时监控学生上课的动作、表情等,监测到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课、玩手机、睡觉等情况,将这些信息实时反馈到老师,让老师来提醒这些学生认真听课。

  • 打卡

上大学的时候,有时候老师会点名签到,如果全部都点就需要很多时间,只点部分人就会有漏网之鱼,点名都会造成一定上课时间的浪费,如果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出没来上课的学生,就能提高签到的效率,节省上课时间。

这里我只是简单介绍了我的一些想法,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这样技术的应用。


机器学习之路


首先老师的工作压力降低,比如出试卷,批改作业,这个都可以让人工智能去做,推荐一个小程序,AI人工智能工具,就可以拍照批改作业,很方便

再次老师上课形式丰富化,学生更有兴趣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