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红柿,引发的战争

我们姐弟三人,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70后。在产队集体干活的情景,我只有模糊的零散的几个片断。生活的匮乏,大约是从我上小学开始,才慢慢有了比较清晰的感受和记忆。我上小学的时候,生产队已经解散,责任田也已分配到户。

每家每户有了自己的责任田,人们自然干劲十足,热情空前高涨。生产队时的懒散和磨洋工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人们虽然铆足了劲干活,但是没有副业收入,所以一年劳作下来,手里攒不下几个钱。那时出去打工的机会少,仅凭土里刨食,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夏天麦子下来,可以吃白面馍馍;秋天玉米下来,可以吃窝窝头。主食可以保证,但是蔬菜和肉类,在餐桌上几乎是见不到的。


一个西红柿,引发的战争


责任田刚到手,人们是舍不得分出一块地来用作菜地的。穷怕了,只想一年两季,多种粮,多打粮。就像冬天,人们不干活,就不再吃馍馍,而通过吃窝头来渡过漫长的冬天。之所以说漫长,是因为没有几个小孩子喜欢吃窝头。玉米面的窝头,虽然掺杂了黄豆面或黑豆面,但窝头那粗糙的口感,真是难以下咽。

刚刚说到餐桌上一年四季难见到蔬菜,那么,相应的就是咸菜占了主角。如果偶尔有个炒菜,那真是不亚于过年。

记得那年夏天,姐姐去县城参加中考。考完试的时候,买了四五个西红柿带了回来,买西红柿的钱,是妈妈给姐姐的三天的吃饭钱。那是姐姐省下来的,农村女孩子懂事早,想起来真是让人心疼。那时候的西红柿,还不能像现在的水果一样随便吃。那是农村人家的一顿饭,像我们家五口人,必须做西红柿鸡蛋汤,大家才能勉强每人分一碗。如果做西红柿炒鸡蛋,那是不可能地的,浪费鸡蛋不说,炒一盘菜给谁吃?

由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西红柿,哥哥自然是想先吃一个。哥哥去和姐姐要西红柿,姐姐自然不给,说是要留着做菜,全家人一起吃。从姐姐回家后,姐姐的书包就没有放下,里面装着西红柿。她知道,如果放下书包,不等到做饭时间,西红柿就全部进入我和哥哥的肚子里去,所以,她已经提前防范。

我们实在是太馋了。我虽然也特别想吃,但我平时和姐姐一个战线,所以我不会主动要求去吃。但是,我的内心里,还是渴望姐姐能答应哥哥。如此以来,我也能吃一个。


一个西红柿,引发的战争


哥哥各种请求都失效后,他开始直接上手抢了。那天,刚刚下过雨,院子里特别泥泞。哥哥和姐姐就在雨后的院子里,展开了激烈的争抢。姐姐虽然年龄大,但十三四岁的哥哥,劲儿大。几个回合后,姐姐已经明显处于下风。哥哥的手已经伸到了书包里,姐姐弯着腰,将书包死死地抱在怀里。哥哥的手卡在书包里,出不来,两个人的抢与反抢的局势陷入了僵持。

最后,我大声吆喝起来,西红柿汁流出来了。他俩同时低头,果然,红红的汁液渗透了书包,一滴一滴的落到了泥地里,和没来得及流走的雨水混合在了一起。此时的姐姐,愤怒的将书包高高举起,哥哥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书包已经从上而下,狠狠地扣到了他的头上。姐姐大吼一声,叫你吃,叫你吃,吃去吧。

哥哥手忙脚乱的将书包从头上摘下来时,揉碎的西红柿,已经将他整个脸糊满。我抓紧跑过去,一把抢过书包,手往里伸。可想而知,所有的西红柿都惨遭毒手。我们姐弟三人,怔怔地愣在那里。姐姐气鼓鼓地叉着腰,哥哥尴尬地抹着脸上揉碎的西红柿,我有点可惜的拿着书包,画面定格。


一个西红柿,引发的战争


事情已过多年,雨后泥泞的院子里,两个少年争抢的一招一式,就像电影片段,还时时在脑子里回放。我们姐弟都已长大,人到中年,亲情依然温馨。小时候的打闹,只会成为我们姐弟成长路上最美好最靓丽的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