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晏子春秋》说说工作的事儿

晏子,字仲,是春秋后期齐国的一名上大夫,我们熟知的“二桃杀三士”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细看《晏子春秋》,着实有不少值得借鉴的。

从《晏子春秋》说说工作的事儿

| 一、职场礼仪

礼者,民之纪,纪乱则民失。乱纪失民,危道也。

在古代,礼是礼乐射御书数是六艺之一,且位居前列,可见古人对其的看重,而在今天的职场,礼仪也同样重要。

1、称呼的问题

当我们来到一个新的职场环境,比如面试、新加入一家公司,第一次见面,怎么去称呼呢?如果对方有职务,一般姓+职务称呼是可以的,比如“李总”、“赵处长”等,如果对方是副职呢,从目前社会上流行的称呼习惯来说,如果正职不在场,最好略去“副”字。另外,如果实在不清楚,记住,就高不就低,看上去是科员、主管的叫经理。而在一些互联网公司,不兴叫职务,那么姓+哥(姐)也可以,打招呼的时候,头微低示意。

2、言之凿凿,不要空泛

这一点是很多人没有注意的,尤其是财务人员,一定要避免。比如,领导问起我们一个项目的损益情况,我们可能会说“这个项目亏了好多,差不多十几万”,换一种回答“这个项目自签约到目前为止,亏损XX,预计完工前还需投入XX,项目预估利润XX,主要的偏差是一二等等”,哪一种更能体现财务人员的专业性呢?有人会问起,这么多我哪记得住,这个第一要靠平时多积累,第二要养成谨慎多思的习惯,能把有限的信息整合起来,也是一项能力。

从《晏子春秋》说说工作的事儿

| 二、职场竞争

上帝神,则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无益

如果上天灵验,那就一定不能欺骗,如果不灵验,再多抱怨又有什么用呢?

1、少生气,多争气

工作中,总会遇到不公,即使是领导,也会有愤怒的时候。有些闲气不必生,生气更不要形于色。想起《让子弹飞》老六被诬陷偷吃了凉粉,为了证明自己,把肚子给剖开,这种气,莽夫之气,要知道,我们遇到问题,坏情绪永远帮不上忙,而且坏情绪总会影响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果是自己事情没做好,那就争口气去把事情做的漂亮,如果是领导不喜欢或者不了解你才有主观误解,与其生气,还不如主动接近领导,了解领导的需求和习性。

2、脚踏实地,认清楚平台的价值

在公司,尤其是大公司,我们总会在取得一些成绩后就有些飘飘然,觉得自己能力出众,如果后续升职加薪没跟上,就会觉得大材小用,委屈了自己。当然,不排除确实有这样的情况,但我们也要想想,这里面是不是有平台的加成?比如在一个上市公司,你做出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的销售业绩,真的是你自己能力有那么出众,客户是信任你还是信任你后面的品牌呢?

从《晏子春秋》说说工作的事儿

学而不思则罔,与大家常分享,大家觉得有帮助,欢迎点赞、转载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