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版】雲和梯田 文

點擊收聽《雲和梯田》音頻.mp35:19

來自終南文苑


【語音版】雲和梯田   文/商子雍

去年4月去江西考察文化,得以欣賞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的姿容,今年8月去浙江講課,又和中國最美梯田迎頭相撞。連續兩年親近“最美”,用一句坊間俚語來狀繪,似乎可以稱之為豔福不淺吧!

這個被廣泛認可的中國最美梯田,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治下的雲和縣。從雲和往東不遠是東海岸邊的溫州市,往南不遠則是出青瓷、出寶劍的龍泉市,和福建省的地界近在咫尺。我步出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登上汽車,足足奔波了5個小時,才抵達雲和縣。在酷熱難耐的2013年夏天,在據說連行道樹也被灼熱的陽光烤焦的浙江,這樣的一次旅行,實在是太辛苦了!

好在雲和梯田給予了太多驚喜,使得我疲憊的身心得到充分撫慰。時值盛夏,遠遠望去,號稱“千年歷史,千層梯田,千米落差”的雲和梯田從下到上,一層層、一疊疊的綠浪延伸到天際,和萬里藍天連成一片,讓人心曠神怡。特別是隱約其中的千百條田埂,如行雲流水,瀟灑柔暢,呈現出讓人怦然心動的優美曲線。被田埂分割的地塊,形狀絕沒有完全相同的,但形狀各異的地塊安放在一起,卻是那樣的和諧、自然、優雅,與周邊的高山、丘陵、谷地融合在一起,與緊挨著的村舍連接在一起,呈現出一個如夢似幻的童話世界。

並且,我目睹的,還遠遠不是雲和梯田之美的全部。是夜,在下榻酒店的客房裡,從一本攝影畫冊中,又看到了另外三個季節雲和梯田的動人姿容:春天,水滿層疇,串串銀鏈;秋日,稻穗遍山,金光閃閃;冬季,銀裝素裹,玉砌雲端……我不禁慨嘆道:雲和梯田,真是個最少要來四次的地方啊!

據說,雲和梯田最早開發於唐初,興於元、明。不過,我們的先輩開發梯田的初衷,顯然不是為了賞景,而是謀求生存。雲和在明朝景泰前後一百多年間,曾經大量開採銀礦,明王朝先後兩次派遣宮廷內官作為欽差大臣到此督催銀稅,並設置銀官局專管銀礦事務。當地銀礦開採業興起帶來人口社會的繁榮發展,元、明時代達到高潮,於是吃飯這麼一個基本需求,遂使得當地梯田不斷增加,最終才成為規模壯觀、氣勢恢弘、磅礴大氣這麼一個顯赫存在,不但年復一年地生產優質大米,而且還成為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遊客趨之若鶩的旅遊目的地,在形而下和形而上兩個層面,為當地GDP的增長作出巨大貢獻。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是自然界的大敵。一處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倘若不被人發現,它就會千年萬年地在那兒存在著、發展著,即就是有一天終於消失了,那也是自然規律使然,可稱之為‘善終’;但一旦被人過度開發,便是這處自然景觀由備受摧殘到非正常死亡這一痛苦過程的開始。”

所幸的是,雲和人最初建造梯田,也就是為了多收一點兒糧食,與現代人在那種“與天鬥,其樂無窮”病態“雄心”驅使下,動輒就要改天換地的“壯舉”相比,目的實在是“卑微”得很。而後來,一代又一代的雲和人,在開發和利用梯田的漫長歲月裡,對大自然,顯然也還長久持有敬畏之心,沒幹多少過度開發的傷天害理之事。正是緣於此,雲和梯田所處的地區,如今的森林覆蓋率才會達到80.8%,空氣質量優良率則是97.6%;而“萬畝杜鵑,萬畝竹林,萬里雲海”的自然美景,更是與雲和梯田共存共榮,相映生輝。這樣的一處自然美和人工美完美結合的美妙所在,你怎麼能不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想去親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