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下滑,导致化工巨头也开始纷纷裁员!!

卖厂了!!化工巨头巴斯夫246亿卖厂!业绩下滑化工巨头裁员风暴风起云涌!

当地时间12月21日,巴斯夫集团宣布以31.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6亿元)将旗下建筑化学品业务出售给美国私募公司孤星基金(Lone Star),交易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

目前,巴斯夫建筑化学品业务雇有7000名员工,于2018年销售额约为25亿欧元,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化学添加剂制造商,其参与的代表性工程是全世界最大的铁路隧道瑞士勒奇山隧道。

连巴斯夫这样的国际龙头企业都开始卖厂了,其他化工厂的处境都难以想象了!

从今年开始,众多重量级的企业都宣布大幅裁员,缩减业务规模!

化工巨头巴斯夫宣布考虑在全球范围内裁员6000人;

美国化工巨头3M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000人;

辉瑞医药宣布,为了减少员工成本,将关闭两家工厂,以及裁撤约1700名员工;

美国制药公司礼来公司宣布,在其位于法国东部斯特拉斯堡市的一处工厂裁撤约250个工作岗位,从而减少在该工厂的工资支出;

化工巨头PPG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100人;

德国医药拜耳宣布裁员1.2万人,其中德国范围内裁员4500人;

科思创预计将在2021年前裁员900人;

赢创计划将在2020年前裁员1000人;

阿克苏诺贝尔裁员1900人……

此次裁员多达26850人。

不仅如此,巨头业绩也在下滑:陶氏化学三季度净收入同比下降67%,沙特基础工业三季度净利润下滑86%;亨斯迈第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全年盈利可能下降高达20%;科思创净收入下降至1.47亿欧元,同比下降-70.4%;英力士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0%。

巨头往往是一个行业的风向标。一个行业未来的走势,与这个行业的排头兵动作密切相关。从近期的巨头动作来看,有一点已经很明确,汽车市场的不景气直接影响了各大巨头的塑料事业。裁员、出售业务、离职,与其说是战略,不如说是断臂求生。

就连化工巨头都得开源节流,促进经济增长活力。可见化工市场如今局势有多复杂困难,巨头都难以应付了,更不论国内化企还得面临环保因素的停限产以及各种安全检查有多艰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