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谷雨为三月中,太阳黄经30度

雨其谷于水,播种的时节到了

《孝经纬》曰

清明后十五日,为谷雨

言雨生百谷,物生清静明洁也

此时"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雨翻浮萍

残花即将落尽,春将告别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谷雨的由来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

谷雨时节,“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

谷雨三候:

萍始生:谷雨之日萍始生,萍水始相逢。萍,水草,与水相平,故称"萍";漂流随风,故又称"漂"。

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布谷鸟。明刘伯温诗:"鸣鸠语芜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芜是杂草。可"春谷终期吹羽翼",鸠鸣预示着春要结束了,此时田野里到处回荡着它"家家种谷"的殷切呼唤。

戴胜降于桑:"戴胜"是头顶有长毛的鸟,又称鸡冠鸟,此时落于桑树,蚕将生之候。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谷雨习俗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走谷雨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走谷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古时候的人们也是很懂得欣赏和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的。很多青年妇女选择谷雨这天走村串亲,或者结伴到野外游逛,欣赏开满大地的“谷雨花”。与秀丽的自然风景相融合,身心愉悦,其乐无穷,所带来的是福气安康的凡间日子。

谷雨摘茶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节气这天,南方茶区的习俗是不管天气如何。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吃香椿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谷雨前后是香椿树萌发嫩芽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所以有谷雨节气吃香椿的习俗。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甚至只是简单地开水焯过, 加盐调味,吃起来也是醇厚美味。

赏牡丹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苏州旧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的习俗。谷雨与牡丹花总是相约而至,所以苏州人又将牡丹叫做“谷雨花”。这一习俗绵延千年,时至今日,每当牡丹花开,苏州人便会携伴邀友去赏花。小伙伴们到拙政园游玩时,都能欣赏到各种美丽的牡丹花。

谷雨养生

01

15度为春捂临界点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俗话说:“谷雨寒死老鼠”,说的就是谷雨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容易感冒,注意保暖。谷雨过后,气温逐渐升高,雨量开始增多,但也要注意保暖。很多人像夏天一样穿衣服,其实季节还没有到,湿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

对于捉摸不定的天气,很多家长宁可给孩子多穿点,也不愿意孩子冻着,说是“春捂”。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春捂也应有度,15摄氏度是春捂的临界点,超过15摄氏度就要减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反而容易诱发“春火”,孩子体内产生的热,与潮湿相遇,又容易生病。尤其是早晚与中午温差大,早晚应注意保暖。老人和孩子尤要注意这点,可适当调整穿衣层次,早晚多穿一件衣服就够了。

02

适当进补益身体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春天,肝木旺盛,脾衰弱,但在谷雨的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却处于旺盛时期。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此节气中,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使消化功能正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所以这时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使身体能够适应下一个季节的气候变化。但是补要适当,不宜过,古人有“四季不食脾”的说法。

此时进补不能像冬天那样,而应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抵抗春瘟,而且还可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如果饮食不当,却极易使肠胃受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时期又是胃病的易发期。消除病因是治疗的关键,如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饥饿无度,少吃多餐和避免食用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等。

此节气中,肝肾处于衰弱状态,所以应注意加强对肝肾的保养。调养情志,保持愉快的心情,对身体很有好处。

03

谷雨宜食菠菜

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发

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此时的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在众多蔬菜之中,最适宜养肝的是菠菜。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春季里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和贫血等,有较好治疗作用。

可适当多吃一些滋阴的寒凉性食物,比如:西瓜、香蕉、甘蔗、芒果、苹果、梨、柿子、桑椹等水果,或是西红柿、黄瓜、苦瓜、厥菜、马齿苋、芹菜、海藻、海带、螃蟹等蔬菜和海鲜。但食用凉性食物并不等于吃很多冷饮,温度一升高,很多人就已迫不及待地吃起冷饮,过量吃冷饮,胃肠道局部受冷刺激,反会导致脾胃虚寒,对身体不利。

编辑:星华

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综合自网络

科普苏州

ID: kepusuzhou

生活中任何疑惑的、需要科学解答的问题

后台君:szjinxiaohu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