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宮刑的背後,不僅是漢武帝的一時盛怒,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司馬遷之所以受到宮刑,緣起一個叫李陵的人。

李陵家事顯赫,是飛將軍李廣的長孫,而他自己也是西漢名將、文學家。

李陵年輕時便文武雙全,帶兵有方,頗得漢武帝的欣賞,認為他有李廣的風範。


司馬遷宮刑的背後,不僅是漢武帝的一時盛怒,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飛將軍李廣


後來,漢武帝命李陵隨李廣利大軍征戰匈奴。

李陵主動請纓,率五千步兵,從居延出發,向北孤軍深入匈奴腹地。

但怎料,在浚稽山遇單于主力,被三萬多匈奴騎兵包圍,經過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而投降匈奴。


司馬遷宮刑的背後,不僅是漢武帝的一時盛怒,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漢武帝畫像


鮮嘗敗績的漢武帝大怒,他生氣的不是李陵戰敗,而是認為李陵應該戰死沙場,不是苟且偷生。

回去報信的李陵軍的軍侯陳步樂,直接被漢武帝逼的自殺了。

整個朝堂人人激憤,換著花樣罵著李陵,附和著盛怒的漢武帝。


司馬遷宮刑的背後,不僅是漢武帝的一時盛怒,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司馬遷畫像


但唯獨太史司馬遷,義正言辭,慷慨激昂。

他不但在群臣面前為李陵求情,還認為主將李廣利也有責任,影射漢武帝用人不當。

漢武帝大怒之下,將司馬遷壓入大牢,治其大不敬的重罪,要將其斬首。


司馬遷宮刑的背後,不僅是漢武帝的一時盛怒,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漢武帝時期歐亞大陸形勢


依照漢律,有三種情形可免死罪,一是功勳之後,憑"丹書鐵卷"可免死;二是上交鉅額罰款,以罰代死;三是宮刑,絕了後代。

司馬遷要想免於死罪,完成鉅著,只能選擇第三種方式。

按理說,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並非聽不得逆言之流,為何對司馬遷如此殘暴,趕盡殺絕?


司馬遷宮刑的背後,不僅是漢武帝的一時盛怒,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漢服


其實有背後還一個深層次的原因。

司馬遷的地位太特殊了,他當時的官職是太史,世人尊其為"太史公",《史記》的全稱是《太史公記》。

太史相傳在夏朝就已出現,在漢朝時,太史掌管天文、立法、典籍、載錄。記載歷史只是太史工作職責的一部分,地位極高,與丞相不相之上。


司馬遷宮刑的背後,不僅是漢武帝的一時盛怒,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明代的天文曆法


但與丞相不同,太史不受皇權限制,也不是皇帝任命,而是通過世襲。

這種獨立於皇權之外的世家,也保證了史官的公正性。

在先秦時,由於科技發展受限,史官還掌控巫術占卜卦象,部落首領和國王認為他們可以參悟天意,所以對其非常尊重。


司馬遷宮刑的背後,不僅是漢武帝的一時盛怒,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易經八卦


但隨著商鞅變法、秦王掃六合,成為始皇帝,占卜卦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逐漸被諸子百家的思想所代替。

史官的地位就尷尬了,他們既可以制約皇權,但又實用性不強。


司馬遷宮刑的背後,不僅是漢武帝的一時盛怒,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海昏侯(漢)挖掘現場


這對於權力慾望極強的漢武帝,這是難以忍受的。

要是司馬遷平時比較聽話還好,但顯然,司馬遷在漢武帝看來實在太清高,難以溝通。

於是,擺脫史官制約,成為漢武帝的心頭大事。

漢武帝出手便是大手筆,他的目的可不是一個小小的太史令。

這次的李陵事件,就是絕好的藉口。


司馬遷宮刑的背後,不僅是漢武帝的一時盛怒,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博山爐(漢代)


既然史官是世襲的,那就以絕後患,所以司馬遷被漢武帝"按律當斬",即使是司馬遷選擇宮刑,只有一個女兒的他,想得到官方的世襲認可是不可能了。

而從司馬遷開始,在皇權與史官的對抗中,皇權一步步取得勝利,士官則逐步淪為"寫書匠"。


司馬遷宮刑的背後,不僅是漢武帝的一時盛怒,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二十四史


司馬遷死後,史官的世襲壟斷制被徹底打破。漢宣帝時,進一步削弱太史職責,成為九卿之一太常的屬官之一。

魏晉時期,太史的職責一分為二,曆法由太史負責,寫史的任務交給了著作郎,僅比縣令高一點。

到了唐代,千古一帝李世民,又開啟了干預史官的先河。負責書寫歷史的著作郎,是從五品上的小官。

宋代時,專職史官地位進一步降低,比縣令還要低半級。


司馬遷宮刑的背後,不僅是漢武帝的一時盛怒,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史記》


所以,大部分朝代要為前朝修訂正史時,都需要成立專門的機構,由地位較高的文臣牽頭完成。

而這些文臣都不是專職的史官,而且大部分都是兼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