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班主任工作质量提升之本

拥有各种技巧、“兵法”,并不是班主任工作之道,更不能从“根上”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要想提升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支持。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认识、看待师生关系?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师生关系的未来走向是什么?本期刊发郑立平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第二篇——

————————————————————————

面对班主任工作,尤其是面对班级事务或学生问题,多数班主任关注处理方式或解决措施,因此也喜欢寻求拿来即用的妙招。但有经验的班主任很清楚,技巧、兵法或许有助于当下矛盾的化解,却解决不了“根上”的问题。问题的根本在于隐藏其后的师生关系——错位、生硬、紧张的师生关系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从师生关系的调整、完善和重构入手,从改变和提升师生双方对彼此关系的深刻认知入手,才可以使问题真正得到解决,进而助推班主任专业发展。

第一,师生关系不是简单的人际关系,它渗透和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的始终,也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教学中师生双方的思维和行为。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对基本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既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也包括相互的态度。

师生之间在教育维度上是施教与受教的关系,在伦理维度上是尊师与爱生、尊长与爱幼的关系,在情感维度上是相互尊重、关怀的关系,在成长维度上是互相确认、相互玉成的关系。无论在哪一个维度,师生关系都不仅是显性存在,它总是作为“凝固剂”,将师生双方凝聚到教育场之中,为活动展开做好铺垫;它总是作为“润滑剂”,调整师生双方的距离;它总是作为“营养剂”,滋养和孵化教育活动的效果和成果;它总是作为“催化剂”,推动和改变教育活动的变化和发展。如果师生关系和谐,教育教学过程就顺利,效果也更显著;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或对立,教育教学过程就艰难、曲折,最终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果师生关系破裂或消除,则意味着教育教学活动的终结。

教育是基于人的成长的活动,就如空气、水分、阳光之于生命。离开了师生关系,教育的其他要素可能会失去意义。

第二,师生关系可以由教育关系建立,但只有在教育活动中才能得以进一步建构、融合、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师生关系直接决定着各类工作完成和问题解决的走向与质量,决定着班级活动和班级管理的品质。当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质量观等基本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技能,即教师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法培养人”等核心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这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状态。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师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是教师存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学生成长是教师工作的目的。在这种紧密关系中,师生以教育为中介彼此敞开、和美共生。

“活动互动、成长互认、生命互构、人生互设”应该成为班主任的教育信念,而且这一信念越坚定,班主任就越能自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主动向学生靠拢,促进双方共同成长。学生是教师生命历程的陪伴者、见证者,是教师教育生活的参与者、添彩者,是教师教育人生的建构者、增值者。这六者合一,确立了教师与学生生命的深刻连接,也标志着师生这一特殊“学习共同体”“生活共同体”和“成长共同体”的建立,标志着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生成,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则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氛围、环境和土壤。

第三,师生关系不是抽象的逻辑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关联意义,实质上是对立统一的教育双方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排斥和吸引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才能培育和增强这种吸引力。

教育环境的优化、教师素质的提高、教育目标的完善、新时代学生的需求……今天的教育正从原来过于注重硬件向内在的理念、精神、信仰等深层次发展。因此,未来师生关系会超越对立、并列、紧张和疏离的状态,向共建、共荣、共创、共享等交融和谐的形态发展,“和美共生”将是其基本特征,“幸福同构”将是其建构和延展的基本追求。从原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变成互相尊重、平等相处、共同生活的关系。在此认知背景下,师生一起读书、学习、研究,一起唱歌、游戏、锻炼,一起播种梦想和希望,也一起承担责任和挫折。而有了情感的沟通、心灵的交流、命运的共同担当,这种一起经历风雨的师生关系会转化为人生的珍贵财富。

好关系胜过好方法。“和美共生,幸福同构”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和提升是班级管理质量的保证,是师生共同生活和相伴成长的基石,也是从源头和根本上促进班主任专业能力向深层次发展的关键。

(郑立平,湖北省武汉成丰学校校长,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山东省首届十佳班主任、全国十佳班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出版个人著作18部,创办全国〈民间〉班主任成长研究会,带领全国各地优秀教师一起追寻和创造教育幸福)

《中国教师报》2020年04月22日第1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