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馬
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年號
年號是皇帝紀年的名號。
漢武帝即位後,於公元前140年定年號,為“建元”,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這是中國歷史上使用年號的開端,以後歷代新皇帝即位,都要確定年號,年號多取吉利吉祥、國泰民安的含義,或是顯示皇權的神聖,一個皇帝有多少年號並沒有定製,可以用幾個甚至十幾個年號,而像明清兩代,一個皇帝大多一人只用一個年號。比如萬曆皇帝,嘉靖皇帝等。年號的字數一般為兩字。有少數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比如王莽的“始建國”,武則天的“萬歲通天”,西夏景宗的“天授禮法延祚”。中國歷史上的年號,據統計數目在數百以上。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廢除了年號紀年,而改用民國紀年。
新中國成立後,使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紀年。
那麼崇禎這個年號怎麼來的呢?
天啟七年八月,天啟皇帝朱由校駕崩後,朱由檢按照“兄終弟及”的禮制在皇極殿登基稱帝。登基後大臣為他準備了4個年號:乾聖、興福、鹹嘉和崇禎。朱由檢覺得,乾指的是天,而聖指的是神聖。這個年號太高大,沒有采用。
而興福指的是中興,朱由檢希望是這樣的,可他卻認為自己還擔當不起,也沒有用這個年號,鹹嘉的“鹹”,它的偏旁為戈, 當時大明正處在內憂外患之際 朱由檢希望能平息戰事,所以鹹嘉也被否決了 。
崇禎,“崇”有高大的意思,“禎”有吉祥的意思,崇禎”和“重振”是諧音,與他的治國理念相符合,於是朱由檢選了“崇禎”這個年號。
但這個年號只用了17年,他的王朝就被推翻了,他也在煤山自縊而亡。
時光隧道2019
崇禎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的年號,所以我們常稱呼朱由檢為崇禎皇帝。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對於皇帝的稱呼無外乎有三種,一是稱諡號,二是稱廟號,三是稱年號。明朝皇帝基本上都以年號稱之,崇禎皇帝便是如此,而根據史料記載,朱由檢即位時,內閣擬訂了四個年號供其選擇,朱由檢為何選擇了崇禎呢?
(朱由檢劇照)
諡號、廟號、年號的區別
在瞭解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知道皇帝稱呼的由來,正如上文講到的諡號、廟號、年號,為何歷代皇帝的稱呼方式不是統一的呢?
首先來說說諡號,我國古代諡號最早出現於西周,主要用於對君王去世後做出評價,所以諡法中是以單字出現的,如文、武、明、睿這些褒義字眼,稱為“上諡”;也有煬、厲、荒、靈這些貶義字眼,稱為“下諡”,當然有些中性字眼也會用作帝王的評價,這稱為“平諡”。起初皇帝去世後,皇子、大臣會取一個字為先帝做諡,比如西漢第二任皇帝漢惠帝,惠就是他的諡號,此為“平諡”,代表他一生無功無過。
君主的諡號一般由禮官擬定,由即位的新君主宣佈,因諡號帶有評判性,所以秦始皇曾因“子議父、臣議君”的原因,將諡法制度廢除過。西漢恢復該制度後,歷朝歷代也開始沿用並變革諡法制度。最明顯的變革就是不以單字對君王進行評判,而是以很多字來取諡號,更有後世子孫為開國皇帝追諡很多美諡,比如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被累諡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這一連串的字讓後世提及時頗為麻煩,所以乾脆不再以諡號稱呼皇帝,而是以宗廟排位來稱呼,也就是廟號,所以趙匡胤被後世稱宋太祖,這就是他的廟號。
廟號也帶有評價性質,西漢開國後就重新定義了西周創立的廟號制度,我們今天將劉邦稱為漢高祖,這個稱呼其實是有問題的。劉邦的廟號是太祖,諡號為高皇帝,高祖之稱其實是涵蓋了劉邦的廟號、諡號,其真正的稱呼理當是太祖高皇帝,史料裡劉邦的後裔也是這麼稱呼他的。而西漢規定的是無特殊功勳不的不能上廟號,整個西漢只有劉邦、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漢宣帝劉詢有廟號,東漢也只有三位皇帝有廟號。
(劉邦劇照)
兩漢以後,廟號則被普遍運用,也是後世根據皇帝生平功績進行的評價,其選字雖然參考諡法,但並不完全取自諡法,而褒貶類似。如開國立業的則稱太祖、高祖;發揚光大的則稱太宗;復國或重新打天下的稱世祖、聖祖或者成祖;這些都是功勳卓著的。再次一級的如仁宗、孝宗、睿宗,表示仁愛孝順的賢主;又如中宗、聖宗則表示中興之主;哲宗、興宗、成宗、顯宗這些則是守業之君,無大功,也無大過,延續太平盛世的君主;憲宗、宣宗、景宗則是有大功也犯過大錯的君主。再有些批判性質的,比如高宗代表由盛轉衰;惠宗代表治國無方,江山殘破;僖宗代表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基本上就是亡國之君。
(漢武帝劇照)
由此便可看出,廟號既簡短,又能精確評價一個帝王的生平功過,所以自魏晉以後,廟號幾乎成為歷朝歷代稱呼已逝皇帝的統一方式。那麼年號為何又在明清時期成為稱呼主流的呢?其實無論是諡號還是廟號,這都是後世對已故皇帝的評價,也就是說皇帝在世時是沒有諡號和廟號的。為了打造時代標誌,在位的皇帝會以年號紀元,表明一個新皇帝時期的到來,這是由漢武帝創造的,此後便一直沿用於封建社會。
(清朝皇家太廟)
而年號的發展又於明朝發生了轉變,在明朝之前,皇帝即位會創立一個年號,遇到天象祥瑞或者國家對外戰爭的大捷時,也會重新選擇一個年號,比如武則天在位21年,共用了18個年號,因此不方便以年號稱呼。到明朝時則採用一世一元制,當然也有例外,如明英宗朱祁鎮先因土木堡之戰丟了皇位,後因奪門之變成功復辟,又採用了新年號,所以朱祁鎮是有兩個年號的。而明朝其餘皇帝基本上都是一個年號用到死,所以用年號稱呼明朝皇帝比較方便,清朝也是如此,如萬曆皇帝、嘉靖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這些都是以年號稱之。
崇禎二字為何被選為年號
崇禎帝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即位,崇禎十七年(1644年)自縊殉國。清軍入關後,以厚禮將其改葬於明十三陵中的思陵,並上廟號懷宗,諡號“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清朝雖然尊重這個明朝末代皇帝,但從廟號、諡號上可以看出,對這位亡國之君並無褒讚。而南明弘光帝為崇禎帝追諡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後改為毅宗,隆武帝時又改廟號為威宗。清朝評價為愍,南明認為是烈,可見立場不同對諡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所以後世還是習慣以年號來稱呼,這樣也許更為公正。
而崇禎帝的年號選擇上卻頗有一些故事,朱由檢在登基之初,內閣擬訂了四個年號,《思陵典禮記》中記載的是乾聖、興福、鹹嘉、崇貞這四個;而《烈皇小識》中記載的是永昌、紹慶、鹹嘉、崇貞四個年號。雖版本不同,但都有“崇貞”這個年號,在四個年號之中,朱由檢選用了崇貞,並用筆將“貞”字改為“禎”,於是便以崇禎為紀元。
為何做出這種選擇呢?據說是朱由檢用了排除法,首先看“乾聖”,朱由檢說“乾為天,聖則安敢當”;再看“興福”,朱由檢說“中興甚好,亦不敢當”;又看“鹹嘉”,朱由檢認為“鹹旁為戈,今方欲息干戈,勿用”,就這樣,排除了三個,就只剩崇貞可用。
第一個被排除很好理解,乾聖二字的重量不是一般君主能承受的,明朝已經落魄,這更像是內閣在拍馬屁。
第二個乃是中興之意,朱由檢排除這個年號可能帶有“瞞天過海”之意,我們作為歷史的旁觀者都知道,慈禧太后第一次垂簾聽政稱“同治中興”,清末的那次迴光返照都能算中興,勤勉的朱由檢在登基之初懷有中興之志未嘗不可。但當時的政治風險是很大的,寓意中興的年號很有可能急早暴露朱由檢的政治野心,此時的閹黨把持朝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這個中興年號很有可能是閹黨試探朱由檢的志向與智慧,朱由檢登基之初隱忍低調,迷惑閹黨,固然是不會以中興年號來明志的。
(魏忠賢劇照)
第三個年號寓意刀兵,朱由檢即位時明朝內憂外患,確實需要武力護國,但作為皇帝,他旨在內修朝政,外施恩徳,以仁德止刀兵。所以朱由檢不以此為年號,是為宣揚政治主張在於休養生息,而非擴大戰爭規模,從而加重民間疾苦。有種說法是崇貞與重振同音,這種年號既低調錶達了其恢復大明榮光的理想,同時也向民間傳達了治理國家的決心,所以朱由檢選擇了崇禎為年號。
至於另一版本記載的“永昌”年號,我覺得可信度不高,因為這是後來李自成的年號,也就是說崇禎帝不用“永昌”為年號,人家李自成把你推翻了,用了這個年號,很具諷刺意義,所以更像是民間的傳言。
棍哥觀史
據說,朱由檢當皇帝后,曾經一整夜沒有睡覺,早飯又只是乾嚥了幾塊糕餅,真是又疲乏又飢餓,頭腦可能都有些發沉。
但是,他這是第一次與朝廷群臣百官打交道,不願給人留下年紀輕輕,便精力不濟的印象,只好勉力撐持。
這時候,禮部尚書來宗道親自送來改元年號,請朱由檢御筆點用。
朱由檢注目看時,只見禮部擬定了四個年號,是“乾聖”“興福”“鹹嘉”和“崇貞”。
看上去,四個年號都很好,為什麼朱由檢最終選擇自己的年號為崇禎呢?
主要還是這麼三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年號的擬定,往往選用表示吉利祥瑞的字詞
朱由檢尋思:乾者天也,乾聖即蒼天之聖,自己何敢當蒼天之聖?於是他在心中便否定了第一個。再看下一個——“興福”,朱由檢輕輕搖了搖頭。
事實上,年號是古代帝王用來紀年而定下的名號,帝王使用年號始於漢武帝劉徹,他的建元年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年號,而中國最後一個年號便是清朝的宣統。
也就是說採用年號紀年起源於漢武帝,這之前的帝王都沒有年號。漢武帝於公元前140年即位,稱為建元元年,此後開始有了年號。歷代皇帝年號的擬定均選用表示吉利祥瑞的字面。
年號一般來說是兩個字,也有用四個字的。中國皇帝中使用年號總量排在前兩位的是一對夫妻,冠軍是妻子武則天,一共用了17個年號,亞軍是丈夫唐高宗李治,一共用了14個年號。
明熹宗的時候,宦官魏忠賢權勢遮天,一手操控朝廷,形成了明代最大的閹黨集團。天啟七年(1627)八月,明熹宗病故,其弟朱由檢便受命即位,次年就要改年號。
事實上,到了明清兩代,一個皇帝自始至終只使用一個年號。所以年號的選擇就成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內閣擬定,最後有新皇帝最後確定。
據說,大臣們奉上《勸進表》,朱由檢懂得要表示遜讓,直到《勸進表》三上,他才表示俯從天下臣民所請,即皇帝之位。
勸進儀式一直持續到太陽平西。朱由檢雖然昨天沒有睡覺,中午也沒進膳,但並不感到疲勞,新君登極的莊嚴儀式使他精神特別亢奮。
最後,內閣給他提出了四個備選年號,供他選擇,這四個年號是“乾聖”“興福”“鹹嘉”“崇禎”。
朱由檢沉吟了一下說:“‘乾聖’,‘乾’為天,‘聖’字我可不敢當。‘興福’,中興當然好,我怕是不能勝任。‘成嘉’,‘鹹’字右邊有一‘戈’,當務之急是息止十戈,‘鹹嘉’不用為好。
其二、朱由檢比較勤於政事,節儉樸素,並六下罪己詔,他可能是一個“惜福”的人,“崇禎”兩字又有求福之意
朱由檢1627年-1644年在位,他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節儉樸素,並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
在位期間農民起義猖獗,關外清朝勢大,已處於內憂外患交集的境地。
事實上,朱由檢由庶母撫養。數年後庶母生了女兒,照管不過來,改由另一庶母撫養至成人。他於公元1622年被哥哥朱由校冊封為信王。
熹宗於公元1627年8月(天啟七年)死後,由於沒有子嗣,他受遺命於同月丁巳日繼承皇位,時年十八歲。
朱由檢繼位伊始,就大力清除閹黨。天啟七年十一月,朱由檢抓準時機剷除了魏忠賢的羽翼,使魏忠賢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然後一紙詔書,貶魏忠賢鳳陽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縊而死後,下令磔屍於河間。
朱由檢清除閹黨勢力候,重新起用名將袁崇煥及一批老臣宿將。後來他中反間計,誤殺袁崇煥:朱由檢剛即位時,陝北饑荒,朱由檢宣佈撤樂、減膳,甚至連肉也不吃,可見他確實是比較喜歡求福的人,“崇禎”兩字體現了朱由檢的一些性格特點和處世之道。
據說朱由檢第一次上朝,黃立極就進前一步,將紅錦軸高舉過頭,道這是臣等擬就的新朝年號,共四個,請吾皇擇其一。
若吾皇另有欽定,請示臣等,頒佈中外。
徐應元接過放到案上展開,朱由檢邊看邊琢磨,大殿裡一時鴉雀無聲,眾人都盯著這位新皇帝,只見朱由檢搖頭了!
“乾字可擔當不起呀!”眾人無言,一會兒又見他喃喃自語:“‘興福’,嗯,‘興’字甚好,‘福’則俗而無新。”話剛說完,就見新皇帝眉毛擰在一處:“這‘鹹嘉’二字,字面的意思倒是不錯,可這‘成’字中隱一‘戈’字,‘嘉’字中藏一‘加’字,豈非意肇‘刀兵相加’?這年號可起得真是糊塗。”
此時此刻,黃立極差點兒嚇癱在地上!
又見新皇帝凝神片刻,提筆寫了起來,黃立極心想看來沒一箇中皇上意的,讓皇上看我等不起了,今後怕是不好相處了。
不想,眾人只聽朱由檢道:“就用這最後一個吧,只是把‘貞’加個‘示補’旁,圖個吉祥吧。”黃立極心中石頭總算落地了!
中國封建社會從公元前475年的戰國時期算起,一直到清朝滅亡的1911年為止,其間經歷了共2386年。
在這將近二千四百年的時間裡,不知經歷了多少王朝。
每個帝王上臺,都要給自己找個吉祥的年號,有些帝王在臺上還不斷地更換年號,以求長治久安。王朝由盛而衰,不斷更替。
天啟七年(1627年)的八月二十四日,不足17歲的朱由檢正式登上皇帝的寶座。他的年號就此確定為崇禎,此後,人們又習慣地稱他為崇禎皇帝。
在眾多歷史劇中,崇禎總是帶有一種悲情色彩。當然,史實確實如此,所以用悲情來概括他,還是比較符合的。畢竟,大明王朝在歷經數代昏庸的君主之後,終於迎來了一位想要大展拳腳的皇帝,是多麼的不容易。
其三,朱由檢不自己取年號,卻要讓大臣們擬定年號,自己從中選擇,也體現出朱由檢缺乏“自作主張”的能力,“崇禎”兩字也體現了他比較缺乏開拓進取的精神,守舊有餘,而雄才大略則是不足
根據中國曆代年號簡表,其中就匯錄中國曆代帝王、人民起義、地方割據和少數民族政權的年號共800餘個。
事實上,我國古代最早的紀年法是按照王侯即位的年次紀年,例如公元前772年是周平王四十九。
古代,“地支”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字依次組合為甲子、乙丑等6對干支,每年用一對干支表示,週而復始,一直到現存也沒有中斷。
不過,這種紀年方式,直至東漢初年才普遍使用,因此,又有人認為它是東漢期間才興起的。
漢武帝開創的年號制度,直到明朝末年,已經變味了!年號本來就是體現帝王雄心壯志的東西,比如漢武帝的年號往往大氣磅礴,什麼建元、元鼎,朱元璋的年號也是響噹噹的“洪武”。
而朱由檢的年號,卻要讓大臣們擬定,最為大明的帝王朱由檢,居然不敢稱“乾”,也不敢稱“聖”,而選擇“崇禎”,事實上到朱由檢的時代,明朝皇帝已經比較缺乏開拓進取的精神,守舊有餘,而雄才大略則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