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編者按】脫貧攻堅在當下社會佔據著重要位置,是國家文明進程的努力,是整個中國正在進行的偉大的社會實踐,其對世界減貧的貢獻和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於全興先生從2001年起,帶著“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委派的使命。在“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的公益活動感召下,他葆有遼闊胸襟和藝術抱負,懷著“同情之理解”,或“理解之同情”,長期追蹤記錄了西部地區的貧困母親們那種堅韌不拔的性格和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頑強抗爭的精神。

在他眼中的“脫貧攻堅”不僅是國家戰略,也是人與人的一種關懷。時間沉澱了20年,他的攝影版圖是中國西部12個省市自治區,曾48次涉足,走訪了99個國家級貧困縣、320個村寨,採訪拍攝了近1300餘位貧困母親。

他願意用光線中的抒情得到社會蓄滿愛的回聲,用自己的努力去試圖喚醒另一層面群體共情能力。從他作品發佈起,很多人聯繫到“幸福工程”組委會,希望可以給這些母親們捐款。以“幸福工程”通過“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勞動脫貧”的救助模式介入貧困地區,農村婦女和家庭提供經濟支持、技能培訓、健康檢查,形成了“扶困、扶智(志)、扶助健康”的救助方法。於是他一次次地鍥而不捨,一次次地感同身受,一次次地設身處地,願意讓一個事實,又一個事實一旦進入作品都可能產生情與思交匯的機遇。

脫貧攻堅,這個巨大的場域將會有否極泰來的態勢。那些散落在大山褶皺之中的村落要依次摘掉“貧困村”“貧困戶”的帽子。他愛聽山村百姓暖到心窩的熱情豪爽,汨汨而湧、心曠神怡地談論國家要“扶上馬、送一程”的脫貧後續扶持機制。他沉浸在落後與進步、歷史與現實、神秘與莊嚴、永恆與瞬間之中。傳導著史書上感受不到的溫度和情感。也正因此,我們更能體會到這個時代最生動的記錄。

“幸福工程”攝影,有的是淚與笑交錯的心靈成長,有的是善與美交融的人文追求,有的是血與汗熔鑄的堅定信念,有的是愛與痛交織的悲憫情懷,有的是情與思交匯的文化感悟……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優秀青年書法家孫曉光題

相遇的一剎那便是永遠

——賞析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盧豐

2020年的深秋,在一個攝影提升班上,我聽了於全興先生所作題為《感受影像的力量》的講座,彷彿這位來自於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的血在沸騰。我聽於全興先生講:“在拍攝時,要對得起自己按快門的一下。”

凝聚在按動快門的剎那間,攝影家不只要專業的技術和高級的設備,而是有捕捉瞬間的能力和細膩的情感溫度。就如書法家要“意在筆先”才去揮毫一般。

由此,我覺得“意”應蟄伏在每個有情懷的藝術家心中,要通過作品喚起生命感悟的釋放,更好的表達情感和思想,是值得一生深入探討的課題。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於全興所著《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書影

看到於先生放逐在《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兩部大悲大憫大歡樂的書籍,是於先生在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過程中將深層蘊含的情感、哲理等進行提煉並外化,是嚴肅的、誠摯的、具象的作品。

在讀於先生大著時,總有個影像在我腦海裡出現。在高山深谷中,升起在上空的炊煙,很高而又飄蕩,炊煙的下面埋著足夠的火焰,火光照亮燒飯母親欣慰的笑容……

在書的腰封裡,數字就能體現時間之味,可以看到內心需要的步伐,真摯的表達勝過一切。凝固的影像不斷追溯往昔,縮影講述著西部女性的生存狀態,對苦難的隱忍,對外來現代文明的淡漠。分出彩色與黑白色調作品,是“活性的”“流變式”的觀察,足以讓麻木的心靈震撼與驚醒,喚起那大腦深處沉澱的痛苦感知,與之共同建構新一層次的痛感審美。

我想如果改變世界,攝影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能帶有某種深邃的歷史觀,像一面鏡子,犀利地反照著人世間。

“個體命運是映現歷史的。”藝術態度在時間和空間中將真實形成了一個精神符號。那麼於先生在他的攝影座標系中,表現的是“關注西部女性的生存狀況”,發時代先聲和人世心聲,寫人間的煙火味。是人道主義情懷和大悲大愛才能支撐起的守望之情,是懂得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於先生有能力表現出一個時代西部女性最本質的情緒,所作的努力是凝結著苦痛、血淚和強烈的道義,把種種“愛”當成因,也當成果,是起點也是終點。也許,“悲憫”只是愛所包涵的一部分內容。

那麼用什麼方式,才能將想要銘記的瞬間定格成永恆?我想人物攝影是依靠個人感覺與經驗對人的狀態、命運進行認知、思考、判斷和描述,必須涵蓋有將“按快門時刻神聖化”,在享受攝影的那一瞬間,憑藉心靈的感悟與想象向讀者展現一個有意義的畫面,這是能打動人心的要素之一。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於全興著名攝影家、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實驗中心副主任、教授

中國攝影家協會紀實攝影委員會委員,天津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評委,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評委。先後獲中國攝影家協會“突出貢獻攝影工作者”、第七屆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首屆“侯登科紀實攝影基金獎”、中國影像•文明經典傑出攝影家、第八屆中華人口獎特別貢獻獎等。

代表作品:《貧困母親》《屯墾戍邊第一代母親》《留守母親》《老城廂•五大道》等系列社會紀實影像作品。出版《平凡的母親》等專著五部,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專題攝影展覽,目前主要從事公益影像的媒介傳播研究和社會紀實攝影的具體實踐以及教學工作。

走過,看見

□於全興

這是不同尋常的採訪。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我所面對的,是生活在中國西部的貧困母親。我所記錄的,不僅有那些困厄中悽苦的面容和眼淚,更有中國婦女那種堅韌的精神和對幸福生活的渴望。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自2001年始,我只身前往中國西部部分地區,採訪中國貧困地區的一個特殊社會群體——貧困母親接受幸福工程救助的情況和生存現狀。對我而言,那是一片陌生的土地,它所孕育的一切都足以吸引我的目光,儘管行程的艱辛已在意料之中,但我還是義無反顧地一次次背起相機。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20年來,從白雪皚皚的高原到奔騰咆哮的江河,從荊棘密佈的叢林到荒涼無際的大川,48次的足跡遍佈中國西部12個省市自治區,走訪了99個國家級貧困縣、320個村寨,採訪拍攝了近1300餘位貧困母親。以一個 紀實攝影師的親歷,見證了中國西部貧困母親的生存狀態。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我看見,在不發達的部分西部地區,還有許多尚未脫離貧困的母親。她們承受著我們難以想象的生活重負。她們忍受著飢餓、疾病以及自然災害的侵襲。她們在撫育生命的同時,自己的生命卻變得越來越脆弱。她們的文化素質、健康狀況堪憂——80%以上是文盲,半數以上患有各種婦科疾病。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紀實攝影真正的價值,不是攝影師得到了什麼,重要的是呼籲社會喚起良知,以期吸引更多的人道援助, 來切實有效地改善被攝對象的生活處境。解海龍拍攝的希望工程改變了中國貧困地區上不起學的孩子們的命 運,而我拍攝的幸福工程,僅僅是實現這種樸素願望的開始。我希望通過我的鏡頭,讓更多的人關注這一特 殊群體、關注幸福工程,幫助貧困母親早日擺脫貧困,走上幸福的生活。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自1995年成立以來,積極為改善中國貧困母親的生存現狀努力著。二十幾年來,在 海內外各種組織和各階層人士的支持下,取得了顯著的業績。部分貧困母親在幸福工程的資助下,擺脫了貧 困和正在擺脫貧困,那一張張洋溢著歡喜的笑臉就是最好的佐證。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攝影評論║盧豐評於全興《中國母親》《平凡的母親》攝影作品

我走過。我看見。

貧困是一種真實的存在。但是我從貧困母親的眼睛裡,看到的不僅僅是哀怨的眼淚,更有一種對苦難的堅忍和對幸福的執著。

每一幅圖片背後都有一個令人感慨的故事。

每一幅圖片背後都有一份母親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