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有幽懷挹風露,慚無好句對江山

對於懷柔,向來是頗有感懷的,一來是喜歡這個名字,二來是我入駐京城之前部隊所在地。記得曾經翻過辭海,謂之帝王祭祀山川,招來神祗使各安其位,或是用溫和的政治手段籠絡其他的民族或國家,使歸附自己。而我則固執的解釋為:胸懷天地,包容溫和。不然為何在山巒疊嶂中生出一個渤海鎮來?

獨有幽懷挹風露,慚無好句對江山

心嚮往之,天意安之。做為北京志願者中的一員,在生日當月作為壽星在公益組織關懷下共同慶祝集體生日,三日下旬,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我們一行二十餘人驅車由北京城來到懷柔渤海鎮響水湖。

響水湖位於燕山山脈,集長城、古洞、山川、泉潭、飛瀑於一體的自然風景區,位於慕田峪長城西側,景區山峰陡峭,果林成蔭,明代的摩崖石刻,天然形成的連雲洞和圖騰閣高深莫測,趣味無窮。春可踏青賞花,秋可採摘賞葉,且有山珍野菜,虹鱒燒烤可食。北方的大山經冬由"無花只有寒"過渡到"極目放眼香如雪",滿山遍野桃李紛芳,花香襲人。沿山間小道拾階而上,從花海下披著桃紅李白和著微汗穿越過剛吐芽的各種名貴藥材和奇花異草,抬頭穩約可見巍然屹立的驢鞍嶺野長城峰火臺。

獨有幽懷挹風露,慚無好句對江山

北京境內的長城,八達嶺、慕田峪、司馬臺、金山嶺都大名鼎鼎,但真正令人神往的則是燕山之中的野長城,如同隱士般含而不露,仰天長嘯,不怒自威。 響水湖長城絕對是此行的一個驚喜,看到了與以往不同的長城雄姿,山谷兩側,峰巒起伏,怪石崢嶸、歷盡蒼桑而古貌依然的驢鞍嶺長城、連雲嶺長城和響水湖長城。狹隘的山路上遇到一些身著紅軍軍裝的年輕人,有的拿槍有的挑擔有的唱歌,恍惚間覺得穿越到了峰火連天的景崗山,又似乎來到當年軍校時拉練在湖南江西交界朱毛會師之龍江書院,夜裡打地鋪在朱德臥室的木地板上,做夢自己遭遇白軍圍剿跳不跳懸崖的夢境中。

與一路各種自拍和群拍的戰友們一起,邁著灌鉛的雙腿終於登上了驢鞍嶺長城的峰頂,歡呼雀躍中凝望這殘破的野長城被歲月侵蝕的身驅,如同一位蒼桑的老兵,身中數箭千瘡百孔依然不倒,怒目圓睜寒光射向攻來的敵軍。我看到了"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聽到了"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古老的城磚被無數雙覓古野遊的腳印踩踏的東倒西歪,也許這就是歷史的真正意義,腳印是串起歷史的真正紐帶,和著風和著煙飄向歷史的天空。軍人自然是要唱響軍歌的,此刻,這一群平均有著二十年軍齡的軍人在驢鞍嶺長城殘破的峰火臺上齊聲唱響了軍歌和長城頌歌,在高舉的紅旗映襯下一張張紅彤彤而又堅毅的臉,深深的定格在腦海中相機和視頻裡。

獨有幽懷挹風露,慚無好句對江山

下山時已飢腸轆轆,在大廳裡小雞燉蘑菇、孜然碳烤虹鱒魚、紅燒肉、柴鍋豆腐一頓風捲殘雲,優雅的音樂中服務員推著一個大蛋糕,燃燭、許願、生日歌,掌聲、祝福、分蛋糕,圓滿完成程序。宴畢,幾位壽星與戰友們一起植樹造林,一棵棵翠柏筆直挺立,遠遠望去如同新兵時的我們,藍天白雲之下,青山碧水之中,享受自然、回報自然。

獨有幽懷挹風露,慚無好句對江山

回程的路上,回味著此行的點點滴滴,感受集體的關愛與祝福,領略如夢般的香雪花海,種植生命的欣喜。想起兩句詩:獨有幽懷挹風露,慚無好句對江山。我想最能留下一抹憶憶的是應該是那段殘破的歷史和殘缺的牆……

草於己亥陽春三月二十八日凌晨

獨有幽懷挹風露,慚無好句對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