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校車",一年8篇CNS,華中科技大學刷屏朋友圈

秋日暖陽溫柔地灑落在喻家山腳下,"1037號森林"層林盡染。近日,華

中科技大學因眾多引人注目的"話題"而"霸佔朋友圈",頻頻刷屏。發生了何事?小編這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喜報——榜上有名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10月20日,USNews發佈2021世界大學排行榜。排名涵蓋了分佈在81個國家/地區的近1500家院校,中國共有206所高校入圍USNews2021世界大學排行榜。華中大在此次排名中位居大陸高校第10,世界排名較去年提升了36個位次。

與此同時,USNews還發布了最新2021世界大學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排行榜。華中科技大學工程學躋身全球TOP10,排名全球第10,在內地高校中排名第4位;計算機科學在全球排名第42,在內地高校中排名第6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此前,軟科發佈了"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排名榜單包括96個一級學科,各個學科排名的對象是在該一級學科設有學術型研究生學位授權點的所有高校,發佈的是在該學科排名前50%的高校,共有485所高校的4946個學科點上榜。華中科技大學共有45個學科上榜,其中10個學科進入前5%,20個學科進入前10%;16個學科均排名全國前10,其中光學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

4個學科入選頂尖學科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作為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華中大學科齊全、結構合理,基本構建起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學科體系。擁有10大學科門類,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內科學、外科學按三級計),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4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44個學科參評,全部上榜,其中機械工程、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4個學科進入A+,A類學科14個,B+及以上學科33個。入選一流建設學科數 8個。9月ESI發佈的最新學科排名中,16個學科進入全球排名1%,其中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和化學均進入了全球前1‰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8月,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今日正式發佈"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華中大排名全國第9,世界排名居於101-150區間。

三校傳承,文理並舉。榜上有名是華中科技大學不斷前進、向上的足跡與見證,相信未來的華中大會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上捷報頻傳!

驕傲——桃李芳華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10月21日,《人民日報》在理論版頭條刊登了華中大1981級校友張定宇的署名文章——《平凡人也能成為英雄》。9月23日,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他在華中科技大學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上,為新生們上了"開學第一課"。

金銀潭醫院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風暴眼"和"離炮火最近"的戰場,院長張定宇在2020年這場戰"疫"中的事蹟家喻戶曉。典禮上,他深情的話語表達了自己的情懷:"我的生命早已不僅僅屬於我自己,它屬於英雄的中國人民。"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雖不是人人皆為英雄,但華中大人卻在祖國大地上綻放著不同的光芒。2019年9月,來中國訪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率團來漢,在梧桐語問學中心發表演講。演講中,默克爾"點名"了華中大人。有小溪流過,有青山坐落,巍巍喻家山下,一代代華中大人在奮進路上,不僅改變了中國,也影響著世界。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一直以來,中國的"無芯"之痛,激勵著科研人員的鬥志。而一位84歲老人,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一直在研發一線,參與了龍芯CPU芯片的研發過程。她為國"出征",成功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封鎖。她就是華中大1954級校友黃令儀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信息時代下,幾乎每一部手機都擁有一款軟件——微信,而它便出自華中大人之手。張小龍,

1994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現任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系Foxmail創始人、微信創始人,被譽為"微信之父"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亞洲網球第一人,巔峰時世界排行第二,是全中國的驕傲;21次打入WTA女單賽事決賽,奪得9個WTA和19個ITF單打冠軍,是亞洲第一位大滿貫女子單打冠軍、兩屆大滿貫女子單打冠軍……她就是中國女子網球名將李娜,也是

華中大新聞學院校友。2019年,李娜正式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成為進入該名人堂的首位中國乃至亞洲的球員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孫小軍

疫情期間婚禮擱置、又因救路人錯過婚禮的醫生伉儷黃文雅、董可帥;通過7輪嚴苛篩選、拿下華為201萬年薪的"天才少年"張霽;9歲不幸截肢,後發奮讀博創業的智能假肢研發科學家、健行仿生創始人兼CEO孫小軍;19歲讀碩、20歲轉博、一家三代華中大人的00後女博士劉可薇……不論何時何地,"明德 厚學 求是 創新"的校訓精神,是華中大人永恆不變的追求。

重磅——學術科研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近期,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度重大學術進展評選活動入選成果揭曉,9項成果最終入選——

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對新冠疫情暴發的趨勢影響和特徵分析

疑難重症心血管疾病超聲精準診斷方法及臨床應用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像學檢查診斷與防控的研究

神經遞質受體的感知與激活機制

高精度寬光譜穆勒矩陣橢偏儀研製與納米測量應用

煤燃燒PM2.5化學團聚技術

數據驅動信息物理系統建模理論及應用

解決5G移動性難題:PAD預測理論與技術

高效鉑鎳合金燃料電池催化劑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其中,"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對新冠疫情暴發的趨勢影響和特徵分析",揭示了武漢抗疫的偉大成就和病毒高隱蔽性、高傳染性兩大特徵,並提出加強疫情監控對防止死灰復燃的重要性,對中國乃至世界有效地制定預防政策和方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相關論文發表於JAMA和Nature;"煤燃燒PM2.5化學團聚技術"已在部分大型國有企業得到廣泛應用,被央視等主流媒體稱為"除塵治霾利器"……

一流的大學離不開一流的科研。2019年,學校學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CNS主刊發表論文8篇、評論1篇,學校科研影響力不斷提升。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不僅如此,華中大學學子的科研實力也是不容小覷。光電信息學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卓越工程師計劃)

2016級本科生胡滿琛,大學4年在Optics Letter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上發表了9篇論文,其中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三篇,同時他還申請了四項國家發明專利;不久前,他還榮獲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今年3月和9月,基礎醫學院2017級臨床醫學五年制本科生鄧子欽、王宏偉(共一)以及鄧子欽、陳俊生(共一)在病原生物學系教師王婷老師的指導下分別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最高IF:6.429)和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最高IF:5.218)在線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羨慕——別人家的大學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落葉之秋,微風徐來,華中大的風都開始飽含秋天的味道。佔地面積7000餘畝的學校,校園綠化覆蓋率72%,被譽為"森林式大學"。秋天來臨,層林盡染,滿目蒼翠變奼紫嫣紅。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歲月與韶華,歷史與文化。在知識殿堂裡,每個華中大學子心懷夢想,從此啟程,於春播種,於夏耕耘,用努力和汗水澆灌秋天的碩果。一抬頭、一俯首,無處不在的秋意點綴了每個人的築夢時光。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秋日漸涼,有美食暖胃最是暖心。你能想象到吃遍36個食堂的概念嗎?擁有"別人家的食堂"之稱的華中大,坐擁36個食堂,各大食堂囊括了鄂菜、川菜、湘菜、浙菜等多種菜系,層出不窮的佳餚讓人嚐盡美味。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校園佔地7000餘畝是什麼概念?那大概是用地鐵做"校車"才可以。武漢地鐵2號線南延線在華中科技大學周圍增設四個站點

:珞雄路站、華中科技大學站、光谷大道站、佳園路站,大大便利了各位同學們出行,另外2號線上的青年路站距離我校的同濟校區很近,因而不少華中大學子戲稱地鐵2號線就是學校新開的"校車路線",而地鐵便也成了"最牛校車"。

佔地7000餘畝,地鐵變

秋風漸起,碩果盈盈。在充盈著色彩的時節裡,華中大捕捉每一處美麗的印記,為學子覓得寸寸歡喜。豐富多彩的喻家山下,美麗多姿的"1037號森林大學"中,願你在華中大的每一天都比朋友圈還要精彩!


關注"華中科技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文章素材來源:軟科、青塔、華中科技大學官微、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網、華中科技大學校友總會、華中科技大學招生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