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變慢≠變老,出現這些跡象警惕抑鬱找上爸媽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健康的定義:健康是一種在

身體精神上的完美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導致日常生活發生鉅變之際,我們面臨了許多挑戰:

在困難環境中提供護理的衛生保健工作者去上班時會害怕把COVID-19帶回家;

學生要努力適應在家上課而很少與老師和朋友接觸,並且對未來感到焦慮;

生計受到威脅的工人、大量陷入貧困或處於COVID-19防護措施非常有限的人;

還有存在精神衛生障礙、現在又經歷更大程度社會隔離的人。

關注身體健康成為日常,疫情下半程精神健康更值得我們重視。

學生課業壓力的增加、不少人的生活處在崩潰邊緣,可還忽略了這個特殊人群——老年抑鬱症人群


老年抑鬱很難自我發現


在年長者中,抑鬱是常見問題。老齡化不斷髮展,全球60歲以上的人口中,約有15%的人群患有抑鬱症。[1]


抑鬱使情緒長期低落,更容易引發心肌梗死、高血壓、冠心病和癌症等疾病。

同時,老年抑鬱的症狀會影響生活的各個方面,可能會覺得精力遠遠不如從前、每天的飯菜變得不香了、睡眠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曾經的愛好或朋友都失去了吸引力。

頭腦變慢≠變老,出現這些跡象警惕抑鬱找上爸媽

圖自:Bigstock

不幸的是,能夠識別出抑鬱症狀,並行動起來尋求幫助的老年抑鬱患者少之又少。


老年抑鬱被忽視的現象如此普遍,原因有很多:

認為自己的難過是有充分理由的,或者認為抑鬱只是變老的一部分;


可能很孤單——孤單本身就能導致抑鬱——身邊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不安;


或許沒有意識到軀體上的疼痛、不適,其實是抑鬱的信號;


可能不太願意談論感受或請求幫助。


但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症狀老人抑鬱量表(GDS)

進行簡單的測試。


老年抑鬱症的表現有哪些?


一部分老年抑鬱症患者並不會感到“悲傷”、“不幸福”等情緒上的波動,反而是從關節疼痛、頭痛等生理現象上有所表現。


當家中老人出現這些表現,要引起注意、提高警覺:

1. 常常抱怨身體疼痛,但檢查後未發現疼痛病因;

2. 精力不足,睡眠狀態改變,發生失眠或嗜睡

3. 飲食上的改變,突然食量大增或是食慾減退;

4. 不論是體重增長還是降低,一個月中體重變化超過5%;

5. 興趣索然,對外出、參與活動失去興趣;

6. 性情改變,易發脾氣。情緒易低落,常有空洞感;

7. 社交退縮,不想出門,感到體力不濟;

8. 感到記憶力變差,但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記憶力出現問題;

9. 出現自殺、自責的念頭,總覺得“活這麼大歲數,有什麼意思”。


不要認為腦子變慢只是變老的正常跡象,它還可能是抑鬱或阿爾茲海默症的徵兆,這兩種疾病在老年人中都很常見。


老年抑鬱症與阿爾茲海默症的很多症狀相似,包括:記憶障礙、言語和行動遲緩、動機缺乏,因此將兩者區分開可能有些困難。


想要區分老年抑鬱症與阿爾茲海默症,我們也可以通過一張問卷,對老人進行初步評判。


頭腦變慢≠變老,出現這些跡象警惕抑鬱找上爸媽

發生老年抑鬱症,需要及早進行干預,老年抑鬱症會導致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生,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對抗抑鬱症,我們能做哪些事?


國粹麻將

減輕抑鬱症狀

根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和佐治亞大學共同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經常打麻將有助於降低中老年人的抑鬱症發病率。[2]


“麻將”這項運動,包含了社交活動腦力活動。讓老人在鍛鍊腦力的同時,減輕壓抑、憂慮和抑鬱情緒。


居住在城市的老人,可以通過打麻將起到舒緩抑鬱情緒的作用。


社會交往

因人而異


很多老人在退休後出現“無事可做”的現象,這樣的落差感同樣會產生抑鬱,適當社交也有利於緩解抑鬱傾向。但多社交、多運動這樣的方式並不適合所有老年抑鬱症患者。


有些老人比較內向,更喜歡在家裡做做飯、侍弄花草這樣較為安靜的活動。強迫他們出去社交,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種壓力。

頭腦變慢≠變老,出現這些跡象警惕抑鬱找上爸媽

圖自:Bigstock

對性格內向的老人,走出門看看風景、養一隻活潑的寵物、嘗試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多多創造大笑的機會,都是不錯的緩解抑鬱的選擇。


但還要根據不同個體病人的性格,制定不同的治療方式。


作為子女、家人,我們能做什麼?

作為子女,陪伴和理解才是最好的處方。


隨著父母年紀的增長,他們的生活會發生許多的變化,退休、另一半去世、健康每況愈下,這些都有可能引發抑鬱。


作為家人,如果已經確診,首先要保證患者規律服藥,在症狀緩解後根據專業醫生的建議和患者情況,穩定情緒用藥,

預防復發


如果老人已經出現抑鬱傾向,我們更要引起警惕。幫助他們在變老的過程中、面臨挑戰的時候,找到重新感受到快樂和希望的方式,讓他們享受晚年的美好時光。


參考文獻

[1]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

[2]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27795361930512X


本文專業內容指導

頭腦變慢≠變老,出現這些跡象警惕抑鬱找上爸媽

顏孝羽

上海和睦家新城醫院

心理治療師、臨床心理學碩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