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识闺名-红楼梦人名隐喻

红楼梦里识闺名-红楼梦人名隐喻

《红楼梦》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

贾宝玉——假宝玉

林黛玉——怜待玉

薛宝钗——削宝拆

贾府——假府

甄士隐——真事隐

甄英莲——真应怜

甄宝玉——真宝玉

霍启——祸起

封肃——风俗

贾雨村——假语村(言)或假语存 

贾化——假话

娇杏——侥幸

冯渊——逢冤

秦可卿——擒可轻、情可倾、情可钦、情可情、情可轻、情可亲

秦钟——情种

詹光——沾光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

吴新登——无星戥

石呆子——实呆子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或惜叹姻缘

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琴棋书画

(抱琴-元春的大丫头,司棋-迎春的大丫头,侍书-探春的大丫头,入画-惜春的大丫头)

单聘仁——擅骗人

戴权——大权(代权——代皇权)

张友士——张有事

秦业——情孽

钱槐——奸坏

青埂峰——情根风

仁清巷——人情巷

十里街——势利街

贾政、贾敬——假正经

潇湘馆——消香馆

梨香院——离乡怨

蘅芜院——恨无缘

怡红院——遗红怨

群芳髓——群芳碎

千红一窟——千红一哭

万艳同杯——万艳同悲

王熙凤:站在冰山上孤零零的雌凤。 (一说“亡西风”或“枉为犀利的女子”)

《红楼梦》作者巧妙地用谐音人名表达了自己的写作思想。

贾、薛、王、史四大姓谐音“假写往事”。(又有人称“家亡血史”或“贾亡薛死”)

“秦可卿”谐音“情可情”,按照《道德经》中的句式“道可道”,“情可情”之后应该是“非常情”。秦可卿与公爹关系暧昧,作为叔辈的贾宝玉在秦可卿的卧室中梦游仙境而初通人事,应正了“非常情”三字。

秦可卿的弟弟秦钟谐音“情种”。暗示贾宝玉在宁国府被播下情种,在荣国府大长特长。“宁国府”谐音“凝国府”,是把情天情海凝幻成情身的地方。宁国府四代男性人名贾代化、贾敬、贾珍,贾蓉,串起来谐音“代(为)化净真容”,把贾宝玉凝为情身。

十二钗中的十二位女性元、迎、探、惜四姐妹和熙凤、李纨两嫂,谐音“原应叹息春风晚”,宝钗、黛玉、可卿、巧姐、妙玉、湘云。谐音“差忒情欲巧妙云”。两句话组成一副对联。

贾宝玉判词是“情不情”,参照“花非花”而来。白居易的“花非花”描写的就是冬天北方夜间凝结在窗户上的霜花。贾宝玉的经历,正像霜花一样,荣华一时,转瞬即逝。正可用作对联的横批。

所以,曹雪芹用一幅对联概括了《红楼梦》故事:原应叹息春风晚,差忒情欲巧妙云;横批:情不情。还有一句弦外之音:一切都像云(史湘云的谐音)一样被西风(王熙凤)吹去了。

宝珠,诸

宝钗,钗

宝琴,情

宝蟾,缠

宝玉,玉

抱琴 暴寝 "原"春暴毙

司棋 死凄 "应"春惨死

侍书 事殊 "叹"春远嫁

入画 入化 "息"春出家

得到湘云绛纹石戒指的四个大丫鬟:袭人,鸳鸯,金钏儿,平儿,谐音:昔怨今平或昔冤今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