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2.5天”真的要來了!專家:這可能是個趨勢,要有心理準備

兩天的週末,一覺醒來大半天沒了,再來一覺週末過去了。

假期不夠用?想多來一點?近日,多地提出推行每週2.5天假期,“週末plus”真的要來了。

多地加入“2.5天假”行列

為了促進疫情後消費市場復甦,4月11日,南京市召開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動員發佈會,提出“培育新消費,打造夜間經濟品牌,試行每週2.5天休息制度”。

具體而言,鼓勵各類企業在滿足生產經營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靈活試行每週增加0.5天休息,支持有條件的事業單位適時試行每週2.5天休息制度。

其實,“2.5天小長假”並非新規。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鼓勵“週五下午與週末結合”的2.5天休假模式。此後,10餘個省份出臺了鼓勵2.5天休假的意見。

如今,為了拉動疫情後消費回補,多地再提推行週末2.5天彈性作息。

3月30日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指導意見提出,將鼓勵推行週末2.5天彈性休假。

3月24日浙江省發文鼓勵實施一週4.5天彈性工作制,支持有條件的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3月19日江西省發通知稱,今年二季度試行週末2.5天彈性作息。

3月12日甘肅隴南發通知稱,每週星期五下午,各行政事業單位在完成工作任務,安排好值班人員的情況下,可以鼓勵其餘職工休假旅遊等。

為了更好地刺激文旅消費,有的省份還同時安排了消費券或“週五下午景區門票半價”等配套政策。不難看出,2.5天彈性休息的核心在消費而不是休息。

“週末2.5天”真的要來了!專家:這可能是個趨勢,要有心理準備

南財快評:

“週末2.5天”是可能是個趨勢,各界當有心理準備

為了拉動消費,多地開始推動“週末2.5天”休假安排,據報道已經有十多個省地發文推行。但同時,輿論對此觀點並不統一。

眾所周知,“週末2.5天”實際上是個“舊聞”。早在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鼓勵“週五下午與週末結合”的2.5天休假模式。當時也有部分單位響應,但整體上,並未形成聲勢。

因為無論今日,還是五年前,推動“週末2.5天”的目的都是為了拉動經濟發展,並沒有強制力作為後盾,也沒有太強的執行力度。其中最大的區別是,五年前中國經濟動力強勁,推動“週末2.5天”是為了錦上添花,今日則屬於“雪中送炭”。

很多企業對“週末2.5天”並不感冒,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它們本來就受疫情影響嚴重,利潤在減少甚至虧損,如果將“週末2.5天”作為新的員工福利,確實是弊大於利,增加了企業負擔。 但對效益好的企業或政府部門,“週末2.5天”還是可取的,為拉動消費多做貢獻。

既然對“週末2.5天”還沒有強性安排,政府只是鼓勵因地制宜,各取所需,那麼對“週末2.5天”就不應該存在太大的爭議。而爭議之所以依舊很大,是因為人們擔心“週末2.5天”一旦成為長效機制,會不會成為少數部門、少數人的變相福利,擔心過多的休息日會不會影響國家競爭力,也有人認為,多年以來連帶薪年假制度都沒有完全落實,現在推動“週末2.5天”是否過於激進?

可以史為鑑,回顧下當年“雙休日”在中國落地的歷程,就會發現,當時同樣的爭議實際上也曾長期存在,但最終,雙週日還是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雙休日”落地過程中,中國經濟不但沒有受影響,反而實現了歷史最快的增速,創造了經濟奇蹟。

上世紀八十年代,雖然全世界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實行五天工作制,但中國一直是每週休息一天,1986年,國家科委正式立項成立“縮短工時課題組”,研究在中國推行五天工作制的可行性,直到1995年3月,《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才被修改,中國成為世界上第145個實行5天工作制的國家。而5天工作制的真正大面積落實,還要後推數年。

從這個角度講,“週末2.5天”雖因疫情而加速闖入人們生活,但也不必因此焦慮或者過於迫切,這將是一個逐步的過程。事實上,在全世界範圍內,新工作時制的落地都需要一段過渡時間。

但人類享有“週末2.5天”甚至更多休息時間的可能是個大趨勢。

事實上,在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中國休閒發展報告》中,既已提出2030年實現“做四休三”的建議:每天工作9小時,每週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時)。這可說是學界對2035年工作時間狀況的一種預判。

從人性、人類發展與人類福祉角度看,工作時間的縮短必然是大勢所趨。在農耕社會,雖然勞動生產率低下,但農閒時間和節日卻給了人們大量的閒暇時間。對全世界的農民來說,至少冬季農閒和全部的夜晚是基本上不必工作的。當“資本怪獸”出現後,時間開始被與利潤緊密捆綁,雖然生產效率越來越高,一天等於過去幹十天,但勞動時間卻越來越長,同時也使“週末”、“退休”等概念被創造出來。之後,隨著勞動生產率的繼續提高,勞動者的時間又開始遞次縮減。

可以預料,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勞動時間和假期的定義仍會繼續發生變化。尤其是隨著近年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不斷提升,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逐漸消失。

在這一大前提下,及時將縮短工作時間、增加休假提上日程不失為一種未雨綢繆之舉。

未來,人類社會必須習慣業餘時間越來越多的新狀況,自從資本主義誕生以來被鎖定的時間與創造財富之間的關係將被打開。實際上,本次疫情期間已初見端倪,人們發現,藉由技術之力,即便不在單位上班,即便很多人缺席,工作也一樣能夠完成。

未來,勞動依舊是一種美德,但休假並不意味著享樂或者懶惰。那些低端的需要拿時間去填滿的工作將更多的由技術來承擔,人類則負責“創造性”,這一天並不遙遠,正在逐步到來。

因此,身處疫情防控期間,不妨對各地試水“週末2.5天”工作制抱以樂觀、鼓勵態度,此既能在短期內拉動消費,還可以為今後應對社會變革積累經驗。

那麼問題來了,你期待週末2.5天嗎?假如多給你半天假期,你會做什麼?

來源:南財快評 作者:信海光 資深互聯網產業觀察家

部分內容來自:中國新聞網

“週末2.5天”真的要來了!專家:這可能是個趨勢,要有心理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