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岳飛領導南宋抗元結局會怎樣?

腹黑的小憂鬱王子璇


如果要回答岳飛作為南宋的主帥或者說岳飛沒有冤詔入獄持續領導抗金的話,會是什麼結果?首先我們要追尋歷史背景根源,以歷史背景為基礎進行“假設”分析。

金朝的建立和興起首先要說一下遼國,遼國(公園907年-1125年)比北宋建國還要早53年,就是在這個時間段,中原北部的後晉皇帝把燕雲十六州割給了遼國,讓中原心痛了百年之久。


當時遼國的東部居民就是女真族部落,女真族部落藉助遼國的和平高速發展時期,抓住機遇很快的壯大起來。隨後趙匡胤於公元960年黃袍加身統一中原,建立大宋。而女真族隨著200年的發展也終於在公元1115年自立反遼,建國金朝。


這個時期是金國最強勢的時期。一代新人換舊人,剛剛立國的金國朝廷竟是一股作氣把遼國和西夏的聯軍打的落花流水,直接在公元1125年滅了遼國,把遼國貴族跑趕到西邊建立了西遼。然後在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橫掃了北宋,把漢族趕到了長江以南建立了南宋。

再然後地圖板塊就變成下面這個樣子了。

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我們的男主角岳飛登場了。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生於公元1103年,靖康之變時岳飛剛好24歲。24歲的岳飛已經前後多次從軍,經歷了不少大小戰事,在劉浩部已經小有名氣,而這一年他隨劉浩部,歸屬了副元帥宗澤,並且一步一步由部將升遷至武修郎。靖康之變後岳飛受到了招撫使張所的抬愛,升任“統領”後又升為“統制”。後來又重新歸宗澤隸管,開啟了抗金的行程。

第一次大捷是收復建康。第二次大捷是收復襄陽等六郡。第三次戰功是平定洞庭,這時候已經被加封武昌郡開國公,檢校少保,後又升荊湖北路、襄陽府路招討使。隨後第二次北伐和第三次北伐就收復了商、虢等地,打到了鄂州。岳飛的官職也升至荊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並擴充了劉光世所部王德、酈瓊等兵馬五萬餘人。第四次北伐岳家軍更是打到了開封等地黃河流域,而金國朝廷內部矛盾同時爆發無力再戰,收復失地把宋朝疆土擴大到北宋時期應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就是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岳飛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然後就入獄冤死了。

首先讓我們先看下目前岳家軍的規模:

岳家軍的正規編制內的軍種分為十二軍,平均每軍八千餘人。其中背嵬軍有騎兵八千和步兵數千。

1.背嵬軍;2.前軍;3.右軍;4.中軍;5.左軍;6.後軍;7.遊奕軍;8.踏白軍;9.選鋒軍;10.勝捷軍;11.破敵軍;12.水軍。

這十二軍共有22名統制、5名統領和252名將官分別率領,其中有正將、副將和準備將各84名。王貴任中軍統制,張憲任前軍統制,這二人是岳飛的副手,岳飛不在時可代替岳飛指揮其他統制,主持岳家軍全軍的事務;徐慶、牛皋和董先三人最為善戰;此五人是岳家軍的中堅人物。

同時河北的義軍(游擊隊)僅黃河以北的就有40--50萬散兵。而且岳飛打到朱仙鎮時,金軍裡面很多將領都被岳飛打怕了準備投降岳飛,連金國第一勇將 四太子手下大將韓常都準備攜帶自己本部兵馬共5萬人準備投降了。除了岳家軍還有韓世忠軍部、張俊部、劉光世部以及後備軍團幾十萬宋軍漢民。在軍事力量上根本不弱。

所以說就算朝廷允許岳飛做上兵馬大元帥,統領南宋所有軍事,主要還是看朝廷的態度,是否全力支持北伐,因為戰爭伴隨著的是後勤補給,徵稅納賦,沒有強大的後備支援,還是無法能夠確保一戰而平金國的。如果南宋上上下下一條心,憑藉岳飛的軍事才能和名望德行,收復失地是指日可待。


八哥描丹青


如果岳飛領導,只能延緩元朝的建立,但不會影響最終結局。

我們先看當時南宋抗元的情況,南宋聯合蒙古人滅掉金,當時的宋理宗還是比較意氣風發,打起了光復中原的算盤,趁蒙古無暇南顧之時,收復了洛陽,汴梁,商丘等地。當時當蒙古人回過神來,一波反擊,南宋軍隊就扛不住了,只能轉攻為守,開始了長達四十年之久的戰略防禦。

但是面對強大的蒙古軍隊,南宋進攻不行,防守卻還是異常堅韌的。南宋在長江沿線堅持了幾十年,蒙古軍隊幾次南下都無功而返,連可汗蒙哥都死在了軍營之中。

忽必烈上臺後,蒙古軍隊歷時六年才攻破襄樊城,南宋門戶大開,1279年,宋蒙進行崖山海戰,宋軍大敗,南宋王朝走到了盡頭。忽必烈感慨蒙古與南宋鬥了50多年,終於拿下了宋王朝。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南宋在抗擊元朝的時候還是比較厲害的,只是由於蒙古軍隊太過強大。

我們再看岳飛,岳飛抗金的戰績大部分是小說虛構出來的,在抗金的戰績上也是互有勝負。但是金在蒙古的進攻下狼狽不堪。

以上,其實我們可以得出,如果岳飛抗元,有可能會延緩元朝的建立,但是最終的結局不會變。


新足記


雙方實力懸殊太大了,縱然有岳飛在世,也是無法取得勝利。


元滅宋時,已經實現了大迂迴,滅了雲南的大理國,岳飛縱有迴天之術,面對三面楚歌的形式,也是無可奈何。

蒙古人想要消滅南宋,進駐中原。而他們攻打南宋的一條捷徑就是借道大理國,對南宋腹地發動攻擊,南北夾擊,一舉拿下南宋。這個策略看起來很簡單,而且大理也僅僅只是一個小國家,如此看來,蒙古人拿下南宋,便如探囊取物那麼容易。

然而事實上,蒙古對大理用兵卻是頗費周折的,當他們最終取得勝利時,也就是大理國消失的日子。據史料記載,蒙古人對大理國前後三次用兵方才取得勝利。最早的一次是在成吉思汗時。一次成吉思汗向大臣郭寶玉詢問攻打中原的策略,郭寶玉回答道:應先攻取巴蜀、大理,合併他們的兵力之後,再順勢滅掉金國,最後合圍南宋,必能取得成功。


在滅了大理、西夏、金後,南宋的實力與金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


而且在蒙滅這些國家時,宋與蒙還是結盟關係,來的嗎期,南宋攻打金也是挺爽的,殊不知,他們也犯了當年徽宗時,戰略上的失誤。

宋蒙的聯盟正式破裂,次年,窩闊臺發動了全面侵宋戰爭。從1235年宋蒙戰爭全面爆發,至1279年崖山之戰宋室覆亡,打了近半個世紀。

倒不是說宋有多厲害,而是元的騎兵到了南方,威力大減。1259年釣城一戰,元軍大敗,主帥蒙哥戰死,才使南宋又多活了二十年。

最關鍵,在中原一直不缺漢奸,最後幾十年都是漢人帶兵打敗南宋的。像呂文煥之流。


即使岳飛在世,基本上也難已經阻擋元滅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