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國的時候,總是忍不住要在各個地方用顯微鏡找問題。一方面在報道的時候不得不透露出其羨慕之意,一方面又沒辦法遮掩住吃不到的葡萄都是酸的心理,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批評”來凸顯他們所謂的“公正性”。
《金融時報》在油管上發佈的一條介紹中國高鐵的視頻中,就把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展現得淋漓盡致。
影片一開始提到中國遠距離高速鐵路建設始於2009年,而現在中國高鐵的總里程數超過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在這樣無法否認的事實面前,《金融時報》只能另闢途徑來曲線批評了。影片結尾煞有介事地說“建設這一個浩大的網絡並不便宜……中國的鐵路債務已經高達7320億,……,批評者將這描述為等待發生的債務危機”。
但是隨著中國的日益開放,國外人士對中國的瞭解也越來越多。西方媒體這種忽悠的報道還能多有效,值得觀察。
在評論裡面就有不少人對《金融時報》這部影片的目的表示了懷疑。
一名叫Lenard Segnitz的網友就說:“‘等待發生的債務危機’……完全無視鐵路的效率。通過建設廣泛的鐵路網,中國避免了災難性的汽車擁有率。在建第一條高鐵前的10年,中國經歷了他們第一次浪費時間和汽油的100公里交通擁堵。今天,鐵路系統在農曆新年旅遊季節可以運送2億人。當中國在城市化、鐵路和自動化過程中發現效率的時候,西方試圖以西方的標準衡量中國來找茬。‘億萬富翁不夠多,真失敗!’、‘汽車不夠多,真失敗!’、‘自動化讓人失業,真失敗!’但每一次,中國都變得更有效率、解決更多貧困問題、有更多的資源投資到國內外的基礎建設。”
網友Mark Jupiter也說:“西方媒體沒有辦法在報道中國任何進步的時候不在背後插一刀,辦不到,他們辦不到。”
網友Enticingmay對美國水管含鉛超標的事情還十分介懷,說道:“中國把錢用在為他們的公民建設基礎設施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上,而美國則把錢用在軍費上。美國國會通過了2019年719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但有些城鎮的人還在喝有毒的水。”
也有網友為中國抱不平地說:“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應該只投資建設他們自己的國家。其他國家永遠不會理解中國願意為他們做什麼,只會把中國的基礎建設歸咎於貪婪和充滿財務陷阱。”
可以說,還是有一些外國人的眼睛還是明亮的。只是不知道西方媒體這套東西能唬到多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