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雍正的祕密立儲談談古代皇帝繼承製度進化史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里皇位的傳承一直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繼承製可以減少皇室之間的爭鬥,立嫡長子為太子。嫡長子繼承製看上去還不錯,其實在古代中國皇室之間爭鬥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更可怕的是如果嫡長子無才無德那麼就是整個國家的災難。

從雍正的秘密立儲談談古代皇帝繼承製度進化史


明朝有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由於自己的父親不受當時的爺爺神宗皇帝喜歡,所以朱由校打小就沒受過教育,可以說是大字不識。後來他的父親當皇帝不到一個月,由於好色吃了紅丸暴死,就這樣朱由校因嫡長子繼承製稀裡糊塗的做了皇帝,朱由校本身就不識字更別說治理國家,他最喜歡的事就是做木匠,朝政由大太監魏忠賢代理,大明朝有這樣的皇帝能不亡嗎?

從雍正的秘密立儲談談古代皇帝繼承製度進化史


我們可以看出嫡長子繼承製有很多問題,但是想改變這套祖宗之法那是相當的困難。漢高祖劉邦不喜歡長子劉盈,他覺得劉盈太懦弱不適合繼承皇位,想立自己的小兒子劉如意。劉邦找到群臣商量重新立太子一事,沒想到剛一提出立即遭到群臣反對,原因很簡單廢長立幼如果劉邦自己開了這個頭,很可能後世會效仿,弄不好就會天下大亂,劉邦雖然貴為開國之君也不敢輕易撼動祖宗之法,只好嘆息作罷。

從雍正的秘密立儲談談古代皇帝繼承製度進化史


然而到了清朝嫡長子繼承皇位這種制度才被棄用,清朝的前身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女真族,遊牧民族可不講漢人這套規則。遊牧民族的首領向來都是強者居之,強者居之這當然也不是個好方法,還是容易內鬥。例如清皇太極突然駕崩,而皇位的有力競爭者為多爾袞與豪格兩人,恰巧兩人的實力基本相當,雙方互相爭鬥相持不下。當時的大清朝還在東北關外,大清的目標是問鼎中原,為了保存實力避免內鬥,雙方最終形成妥協,於是順治就這樣撿漏當了皇帝,想想當時雙方若是談不攏兵戎相見,也許歷史就要改寫了。

後來雍正坐上皇位,開始對皇位繼承問題進行改革,雍正為什麼會如此在意皇位繼承問題。大家都知道康熙年的九子奪嫡,康熙皇帝也認為嫡長子繼承製補可取,他選擇先立一個自己認為全能的太子,等皇帝駕崩後由太子繼位,可是康熙的兒子們為了爭奪太子之位互相結黨勾心鬥角,康熙皇帝頭疼不已,最終雍正勝出稱帝,但是關於雍正皇位繼承問題流言蜚語不斷,雍正下定決心對皇位繼承製度進行改革,雍正認為漢人那套嫡長子繼承製不可取,而康熙皇帝採用太子繼承製方式,雍正作為九子奪嫡的親身經歷者深感其痛,認為也不可取。

從雍正的秘密立儲談談古代皇帝繼承製度進化史


雍正最終想出自己的一套秘密立儲制,就是將皇帝親手書寫的立儲聖旨一式兩份,一份密封在錦匣內,安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駕崩後,由大臣取出,共同拆封,對證無誤後可以宣佈新皇帝繼位。

我們分析雍正這套秘密立儲的妙處,首先皇帝可以選擇自己認為賢能可以擔當大任的皇子繼承皇位,避免了出現昏君,其次由於是秘密立儲,所以皇子間並不知道誰才是繼承人,那麼各皇子只能更加刻苦努力,在皇帝面前更加賣力表現。

我們綜合分析清朝的13位皇帝基本上都是非常勤政,而且文化水平都很高,雖然清後期皇帝也是比較平庸,但是你沒法找出哪個皇帝是昏君,基本上清朝的皇帝並沒太大的錯。相比較明朝皇帝,那就遜色太多,明朝為什麼會衰落?皇帝可以說負主要責任,明朝皇帝整體實在太差勁,清朝為什麼會衰落?主要還是沒能睜眼看世界。總之雍正的秘密立儲制雖然使用的比較晚,但是效果還相當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