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植的晚稻,为什么要比早稻的口感要好?

常德农村老赵


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俗话说“低温得病,高温要命”,我国南、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决定了两地水稻的生长条件。南方的籼稻出苗最低温度为141,北方的粳稻出苗最低温度为12 ℃。适温28℃~32℃,最高温度40℃:〜42℃。在适温条件下,稻种才会发芽整齐。如低温达到-7℃时,就要做好防寒工作,以免稻种冻死。

苗期生长温度一般为12°C(粳稻)-14°C(籼稻),最适温为30°C-32°C,最高温为42°C。出苗后幼苗生长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从出苗到3叶期,13°C-15°C,需13-15天;15°C-25°C,需5-9天;25°C-30°C,只需4-5天。

高温下生长快,但苗体软弱。

一般日平均20°C左右,日温25°C-26°C、夜温15°C-16°C对培育壮秧最为有利。当温度低于51,持续36小时,氨基酸从幼根、幼芽向外渗漏,对幼苗生长有损害。

日气温达25°C左右,物质代谢旺盛。

过高温度对秧苗生长也有损害,如中午秧田表土温度有时可达40℃以上,薄水层温度更高,可达45°C以上,常发生煮苗现象;塑料薄膜棚内常因通风不及时使温度达50°C左右,造成蒸苗现象。

低温是指外界气温低或伴有大风等不良天气。对于小棚保温旱育苗,塑料薄膜覆盖后,苗床内温度是外界温度的2-2.5倍。因此,当外界气温超过15℃时就应通风炼苗,否则会出现高温捂苗现象,地上部生长很快,而地下根部生长很慢,地上部叶又长又宽,蒸腾作用很强,地下根部吸水满足不了蒸腾作用之需,就会发生生理缺水,导致立枯病和青枯病发生而死苗,严重时全部枯死。发病后即使能挽救一些,却已成为弱苗,延误了移栽时间,难于获得高产。特别是幼苗1叶1心以后,天气晴好而气温较低或伴随大风,不敢通风炼苗,导致苗床内温度过高,造成秧苗徒长而更易发病。因此,“周大伯”提醒您无论阴天下雨还是刮风,在1叶1心以后都必须坚持通风炼苗。育苗先育根,低温炼苗,可促进根系生长,增强秧苗抵御极端温度的能力。

旱育苗苗前后怎样进行通风炼苗?

一、温度管理

出苗前尽量保温,但并非温度越高越好。虽未出苗,但床内温度超过35℃以上,也应通风降温或遮光降温,防止高温灼芽种。出苗,齐苗前后,温度控制在30~32℃。一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5~28℃,超过28℃时就应通风炼苗。夜间要盖好盖严,防寒潮和霜冻危害秧苗。遇有霜冻预报,有条件的可往稻沟灌水保苗,好天将水排出,2叶1心期,床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对早熟品种来说,在2.5叶期,床内温度不能超过25℃(即双二五标准),以避免早穗现象发生。根据苗情和天气决定通风炼苗期,根据风力和风向调整通风口大小、多少、位置和方向。

提示:膜前3~5天要大通风,阴雨天夜间可不关闭通风口,逐渐达到昼揭夜盖,直到夜间也不盖农膜。

二、水分管理

只要播种前浇透底水,出苗前一般不再补水。出苗后应实施适量补水。当苗出奇并已全部青头时,要根据苗床水分情况浇一次水(不要灌水)。以后随秧苗生长,适当补水,补水标准是早晨太阳出来前看叶尖是否有水珠,有就不用补,没有就补透(此法不适用于抛秧钵育秧苗),最好用浇淋或微喷水方式,时间要避汗一天高温期,应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3时后进行。

症状特点

一、生理性烂秧:1.烂种,指种子未发芽即腐烂;2.烂芽,指刚萌发的幼芽发育不良卷曲呈鱼钩状,未发根就死亡,或陷入泥中腐烂而死,或形成漂秧;3.黑根,指秧苗根部变黑腐烂,叶片逐渐枯死;4.青枯,指秧苗青绿未黄骤然枯死,基部未腐烂,秧苗不易拔起;5.黄枯,指秧苗缓慢变褐枯黄而死,根部腐烂,病秧易拔起。

二、侵染性烂秧:1.绵腐病,水育秧田播种5~6天即可发生,苗高3厘米左右发生重,危害幼根和幼芽。种壳裂口处或芽基部出现少量乳白色胶状物,逐渐长出放射状白色絮状菌丝,渐呈铁锈色、绿褐色或污褐色;种子腐烂不能萌发,或病苗基部腐烂枯死。病害发生由点到片,严重时成片枯死。2.立枯病,湿润育苗、旱育苗和薄膜育苗秧田多见。

表现症状为:(1)芽腐,出土前幼芽幼根变褐、扭曲、腐烂而死,后期生出粉白色霉层;(2)针腐,秧苗立针至2叶期心叶枯黄,基部变褐,有时叶鞘上出现褐斑,茎基部生出霉层,秧苗易于拔断;(3)黄枯,秧苗1叶1心至3~4叶期发生,下叶开始枯黄萎蔫,根毛稀少,后期基部变褐软腐;(4)青枯,多发生于3叶期前后,秧苗心叶或上部叶片卷成柳叶状呈青灰色,根毛稀少,后期基部变褐软腐,易成簇发生。  

病原及发生规律

生理性烂秧多是由于种子质量差、催芽过程中冷热不均、播种质量差、蓄水过深、缺氧窒息以及苗期冷后暴晴或温差变幅过大等造成;黑根则是由于肥量过大、蓄水过深,产生大量硫化氢、硫化铁等还原物质毒害秧苗所致。侵染性烂秧的绵腐病主要是绵霉菌、有腐霉菌等真菌侵染所致;立枯病主要是镰孢菌和茄丝核菌等半知菌侵染所致。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长期生活,以菌丝体、卵孢子、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借水流、气流传播;丝核菌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以流水传播,主要通过伤口、幼嫩组织侵入。  

防治措施防治水稻苗期病害应采取改进育苗方式、提高种子质量和催芽技术、加强秧田管理、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因地制宜采用塑料薄膜育苗、软盘育苗和旱育苗,最好不采用水育苗。秧田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方便的地块。把住留种、贮种、晒种、选种关,提高种子发芽率。采用温水浸种(55℃10分钟)或药剂浸种(50%多菌灵800倍液3天)。催芽期间温度稳定在10℃以上,防止过高或过低,保证出芽匀、齐、壮,增强秧苗抗寒能力。加强秧苗管理,整地精细,保证床面平整、床温和通透性;选择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科学灌水,以水控温护苗;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结合,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氮,增强秧苗抗病性。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浇洒75%敌克松1000倍液,或50%代森铵800倍液、5.5%浸种灵3000~5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1500倍液,每平方米2~3公斤

水稻苗期常见的九种病害

1立枯病(黄枯病)

与播种量有密切关系,如果每平米超过300克易得立枯病,早晨未出太阳时检查苗床,如发现秧苗有一块块虽然没有黄,但没有水珠时说明已得立枯病,及时打药就能挽救。如等到苗黄后打药就只能控制。是否是立枯病看以下几点:首先看稻苗主叶尖上有没有水珠或黄不黄,其次把病苗连根拔后根和茎的连接处掰开,看茎的中心,变黑就是立枯病。立枯病往往心叶死得比下部早。

2青枯病

也是立枯病的一种。但主要是苗床管理不当引起的。苗期通风少,床温高,浇水多,引起秧苗徒长,结果地上部分长的过大,地下部的根系供水能力小于地上部茎叶的蒸发,严重时就得青枯病。防治:多通风,早通风,控制温度和湿度。千万不能大通风或中午时接膜浇水,应当早晨出太阳前或晚上太阳落下后小通风,以后慢慢再大通风,促进秧苗根系生长,让水稻适应环境。青枯立枯混发时,按青枯的方法管理,按立枯病方法打药。

3烧苗

这里指的是施肥过多引起的。往往是整床或一块块出苗不齐,不出苗或出苗后立针期开始不长,根细小、黑,不扎根。只要不是受冻情况下,白天多浇水,大揭膜,再浇水再揭膜,使苗床的肥洗掉一部分,促进扎根,稻苗发新根后正常管理。

4烤苗

这里指的是施肥过多引起的。往往是整床或一块块出苗不齐,不出苗或出苗后立针期开始不长,根细小、黑,不扎根。只要不是受冻情况下,白天多浇水,大揭膜,再浇水再揭膜,使苗床的肥洗掉一部分,促进扎根,稻苗发新根后正常管理。

5冻苗

出苗前一般外温零下3度一般不至于发生冻害,但出苗后秧苗越大受冻程度会越大。受冻的苗刚开始稻叶水浸状的浓绿色,太阳晒后就变白变黄,预计头一天温度0度以下时浇水,可减轻冻害发生。

6顶盖苗

覆盖用的土粘性大或有机质含量高时发生。秧苗出现顶盖时,等到顶盖的土干后使用木条等把顶盖的土打碎,再浇透水让苗露出地面即可。

7细菌性褐斑病

育苗过程中不注意通风,秧苗徒长的情况下通风,稻叶之间相互摩擦出现伤后有细菌侵入产生的病害。一般不用打药,注意通风管理。

8多磷症

第一片叶变褐和第二片叶叶尖变褐的情况,适量减少磷肥的量即可。

9药害

一般是封闭药的药害,苗叶深,心叶打絮、扭曲。一般在不影响生长的情况下加强通风,尽可能降低苗床的水分,减少秧苗对药的吸收,喷缓解药害的药即可。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感谢您的观看和支持,





通道小哥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稻谷的口感,与稻谷中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直接相关:稻谷直链淀粉含量高,则口感较硬;稻谷支链淀粉含量高,则口感较软。普通早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大约为百分之二十五,而晚稻的直链淀粉含量为百分之十五左右,所以就造成了晚稻的口感要比早稻好。那么为什么一般早稻的直链淀粉含量会比晚稻的直链淀粉含量高呢?我认为与早稻和晚稻的成长季节和成长周期有关:稻谷的直链淀粉含量,与土壤结构、肥料、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息息相关,在同样的土壤、肥料条件下,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就成为了决定稻谷直链淀粉含量的决定性因素。早稻一般在春节过后就开始播种,到四、五月份就开始收割,这段时间在一年当中气温较低,水分和日照也不是很充分,再加上成长周期较短,因此早稻作物的光合作用不够充足,从而造成了早稻中支链淀粉合成量较少,而直链淀粉合成量较高;晚稻一般在五六月份开始种植,一直到十一、二月份才开始收割,这段时间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水分和光照最充分的时段,水稻的成长周期也相对较长,因此晚稻作物的光合作用就足够充足,从而使得晚稻中的支链淀粉含量较多,而直链淀粉含量较少。综上所述,我觉得晚稻比早稻的口感好,主要还是由于它们的生长季节和生长周期造成的,生长季节和周期的不同,造成了早稻和晚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不同,从而造成了它们的口感也不同。




土家阿杰


一、首先我觉得大米的口感与大米营养成分和结构有直接关系,而大米的营养结构和成分又与种植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种植环境包括土壤质地、肥料、水分、温度、光照强度、地理位置等等因素。因此,大米的营养结构和成分的形成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关系更大更直接,影响程度更深。
二、早稻一般的品种生长周期稍微短些,整个生长期所获得的平均温度比晚要低,光照时间要短,光照强度要弱。这就导致早稻大米营养结构和成分与晚稻大米有相当大的差别,造成口感不同的主要原因。水稻得到的平均温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光照强度大,光合作用产物越多越丰富。水稻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等。平均温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光照强度越大,合成的直链淀粉越少,支链淀粉越多,蛋白质含量越多,氨基酸的种类越多,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也越多,大米的口感也就越好,反之,口感就越差。这就是晚稻大米比早稻大米好吃的主要的本质的原因。
总之,晚稻大米比早稻大米好吃的主要原因是种植过程中的温度和光照不一样形成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9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8556e130ee084f32b91743ecf9b84ae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