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賓川縣:楊氏宗祠,解讀雲南半部近現代史

宗祠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鄉土文明的重要彙集地。由於時代變遷和歲月消磨,很少保存有完整的祠堂。然而,在大理州賓川縣平川鎮,卻還有一組極為完整的宗祠文化遺存,這就是始建於1929年,以民國政要、文化名流題刻薈萃為特色的楊氏宗祠。這批名人題刻內涵豐富,可從中解讀雲南的半部近現代史,堪稱文化瑰寶。

楊氏宗祠位於距離大理賓川縣城東北50公里的平川鎮盤谷村。楊氏宗祠的建造者為楊如軒。楊如軒,賓川縣平川鎮盤谷村人,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四期畢業。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政協雲南省第四屆委員、雲南省文史館館員等。

根據楊如軒撰《楊氏先廟碑》和袁嘉穀撰《百歲亭記》等碑記記載:民國十八年(1929年),楊如軒的母親壽享百歲,國民政府特准建坊,以彰人瑞,海內外名流爭為詩歌墨寶以紀盛者,凡一百二十餘家。1930年,楊如軒回鄉建蓋楊氏宗祠。整個建築由祠堂、東西廂房、過廳、百歲亭、大照壁等部分組成,祠前東西兩側建有百歲坊、節孝坊,以及表示飲水思源的“壽泉”。

節孝坊、百歲坊為三間四柱式石構建築,節孝坊體量相對較小,百歲坊體量相對較大,百歲坊和節孝坊於文革時期被毀,現僅存部分石質構件和殘斷的名人題刻。由於百歲亭建於宗祠內,僅亭的頂部被人拆毀,其餘構件及名人題刻得以保存至今。

楊氏宗祠為四合院式土木結構建築,平面佈局和內地祠堂的格局大體相同,但建築風格又具有大理白族建築的特點。照壁長22米,高12米,瓦蓋雙層出角,正中開“品”字形三個大圓孔,實屬罕見。按中國傳統建築規範,照壁不能開洞,只有出過“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捍蔽如盾,防守如城”的將軍才可開洞。楊如軒是中將,照壁開洞體現其設計用心之精細。宗祠建築結構簡潔,工藝精湛,佈局合理,地坪用當地青石鋪築,排水設施完善,能做到雨停水乾。院內移種有鐵樹、丹桂各一株,樹齡已近百年,枝葉茂盛,是祠堂歷史的見證。

楊氏宗祠除了獨具風格的建築外,最有文化藝術價值的是保存有民國時期各界名人的大量題刻,如軍政界的林森、蔣中正、于右任、譚延闓、胡漢民、鄭孝胥、朱培德、谷正倫、任可澄;文化學術界的蔡元培、章太炎、陳榮昌、袁嘉穀、李根源、周鍾嶽、譚澤闓、吳紹璘、伊立勳等50多人的題刻,計有匾、聯、序、記、跋、詩、碑文80餘件,集隸書、楷書、行書等多種字體和漢、滿、蒙、回、藏民族文字為一堂。如此眾多的民國名人題刻薈萃一堂,在全省是獨一無二的。

楊氏宗祠在1950年前為楊氏家族使用,1950年至1953年前為鄉政府駐地,後被糧管所改造為糧倉,1989年劃歸平川文化站管理。2000年後,省、州、縣安排資金,組織專人負責,由文物管理部門公開招標,對楊氏宗祠進行全面修繕。工程嚴格按照文物保護“修舊如舊”原則,保持原有格局不變,選用同質建築材料,由有資質的古建公司修繕,賓川縣文物管理所監管,從2008年4月開始實施,分兩期進行,2011年4月底竣工。同時對周邊環境和進村道路進行整治。

塵埃洗盡,楊氏宗祠恢復如初,並因其獨特的建築藝術和歷史價值,成為大理州的一處重要人文景點。


大理州賓川縣:楊氏宗祠,解讀雲南半部近現代史

修繕後的楊氏宗祠。楊氏宗祠是“雲南省迄今民國時期名人題刻保存最多、最集中、最為完好的一處近現代史蹟”,2003年12月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理州賓川縣:楊氏宗祠,解讀雲南半部近現代史

袁嘉穀為百歲亭題寫的“百歲亭”題刻。

大理州賓川縣:楊氏宗祠,解讀雲南半部近現代史

百歲亭全貌。整座百歲亭方正端嚴,用材巨大,榫卯相扣,壘砌堅固,工藝精湛;碑文刻石系題寫者親筆書寫,書法藝術與建築藝術相結合,是楊氏宗祠的文化精華所在。

大理州賓川縣:楊氏宗祠,解讀雲南半部近現代史

亭心為方形柱體,刻有袁嘉穀撰寫的《百歲亭記》及陳曾壽、伊立勳、李宣龔、王有蘭撰寫的碑文。亭的基座為須彌座,三面均有蒙文、藏文、梵文題刻。

大理州賓川縣:楊氏宗祠,解讀雲南半部近現代史

賓川縣平川鎮文化廣播服務中心主任楊劍年在研究石刻。楊劍年1995年接手楊氏宗祠的管護工作。他參加工作五年前就開始關注和收集與楊氏宗祠有關的殘碑斷碣,已尋回80多件殘碑斷碣。

大理州賓川縣:楊氏宗祠,解讀雲南半部近現代史

當年朱培德為楊如軒母親楊太夫人題寫的瓷板畫像目前仍保存完好。

大理州賓川縣:楊氏宗祠,解讀雲南半部近現代史

楊氏宗祠內有序擺放的殘碑斷碣。對於收集回來的殘碑斷碣,楊劍年都仔細進行了歸置,擺放在宗祠內顯著的位置。

大理州賓川縣:楊氏宗祠,解讀雲南半部近現代史

收集回來的殘碑斷碣以及宗祠內題刻都被及時進行了拓印,所有的題刻拓印在宗祠內進行展示。


來源: 大理日報

原標題:楊氏宗祠,解讀雲南半部近現代史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張如塵

審核:字丹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