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那些事兒(4)大唐那些事兒(4)

楊氏在生完武則天之後又生了一個女孩,此時的武則天差不多也上“小學”了,父親請了家教教她,可惜武則天的童年還是有點不幸,貞觀9年,父親去世,朝廷追封她爸為禮部尚書,相當於正部級吧。

大唐那些事兒(4)大唐那些事兒(4)

武則天父親死了之後,前妻生的孩子大哥元慶和二哥元爽對母親楊氏生的三個女兒特別冷漠,所以武則天和母親以及姐姐妹妹一起去了長安,長安當時是首都,房價相關當高,但是父親之前在長安工作過,買了宅邸的,所以她們就住在這裡,當時元慶和元爽在長安任職小官,但是為人很不謙虛。

大唐那些事兒(4)大唐那些事兒(4)

父親走了之後,武則天的母親楊氏的生活在各方面都很慘淡,主要來自父親前妻家族的人看不起和冷嘲熱諷,這些人當年投靠族人中唯一做大官的武則天父親而放棄農事來到長安的,而楊氏是貴族出身,所以武則天父親死了之後,她們對楊氏極度不滿,成為她們發洩的目標,楊氏的三個女兒,尤其是武則天長得亭亭玉立,是她重要的依靠。

大唐那些事兒(4)大唐那些事兒(4)

在武則天14歲那年,那個芬芳的季節,陌上花開的時候,朝廷派宦官到各地為選妃,被選中的家庭很光榮,還會舉行招待宴會,類似於今天結婚之類的場面。

但是想想後宮佳麗三千,被選中之後,能不能得到皇帝的寵幸,這又是另外一碼事,正如“皎月風冷冷,長門次掖庭”,多少少女的青春就沒了。

即便是得到皇帝的寵幸,也要忍受其他宮人的嫉妒,究竟能有幾個人生存下來,這比高考還難,所以當時聽到要來選妃的時候,很多家庭就趕緊把自己的女兒出嫁,這樣就能避免。

唐朝當時流行早婚,女孩子十五六歲就出嫁了,要是到了17歲還沒出嫁,那就是剩女了。

(下回繼續講解……)

大唐那些事兒(4)大唐那些事兒(4)

大唐那些事兒(4)大唐那些事兒(4)

大唐那些事兒(4)大唐那些事兒(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