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不自由,只因未懂"逍遙遊"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莊子的《逍遙遊》,最早出現在我們的視野,應該都是在中學的課本里面,這篇文章對於當時年少懵懂的我們來說,是隻會背誦而不解其意。很多年以後,它留給很多人的印象,大概只是關於一條大魚變成一隻大鳥,面目模糊的故事而已。


生而為人不自由,只因未懂

木心先生說,耶穌是可憐人,怕世人不懂,只能把他的道理變成一個一個通俗易懂的故事來講給世人聽。而我覺得,莊子也是一個可憐人,他也只能把他認為人生最重要的追求——生命的大自在、大超脫——用一則則精巧而充滿美感的寓言故事來告訴生活在束縛與困苦之中的眾生。


遺憾的是,幾千年後的今天,已經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仔仔細細體悟《莊子》裡面這些故事的深意。被各種各樣無休無止的慾望填滿的社會人,把金錢名利作為社會價值的唯一準繩,隨之而來的,是市面上充斥著各種實現財務自由的書籍以及各種速成變現的課程,最終,實現財務自由這一目標不知不覺根深蒂固於多數人的觀念中,也成為了很多人為之奮鬥一生的終極目標。


把財務的多寡作為衡量成功的依據,問題也隨之而來,在大眾認為實現財務自由的精英階層裡面,已經有很大比例的人內心失去了井然的秩序,陷入了嚴重的焦慮與恐慌之中,這些人群不得不把內心的關注點投向宗教,以求得內心短暫的平靜。然而把內心投注於宗教也正說明了內心的無所依恃,很多人至今都不明白,為何實現了財務自由以後依舊無法自己嚮往的歲月靜好,其實關於這個問題,莊子早在千年前的寓言裡就已經給出了終極的答案。

下面就帶領大家,走進莊子的“逍遙遊”的世界,一起探尋我們一直想要尋找的答案:


生而為人不自由,只因未懂


1、 "人之斥鴳亦多矣",“我覺得”本質上是對事物錯誤的判斷


莊子在《逍遙遊》的開篇,就用鯤鵬圖南這則寓言故事來說明人究竟應該追求怎樣的人生境界。故事中,鯤被形容為一種體積接近無限之大的魚,只有天池這樣大的水池才能蓄養它,而鯤可以幻化為鵬這種鳥類,它的翅膀若垂天之雲,扶搖直上以後會以南海為目的地飛行,這則寓言,從表面讀起來就已經充滿了美感,而莊子想要通過這個充滿美感的寓言,來告訴讀者究竟應該追求怎樣的人生格局。


在我看來,鯤鵬志在圖南,"圖南"就是每個人所應當追求的人生境界,而鯤之所以能夠幻化為鵬,在於它的"厚積",這樣的積累非一日之功,與世俗所好的急功近利完全相反。但也唯有如此積累而成就的人生,才能清晰完整的看到自己的一步步成長,最終達成扶搖直上徙於南冥的理想精神境界。


生而為人不自由,只因未懂

畫家筆下的“鯤鵬”


這則寓言並沒有到此為止,莊子接著又說,斥鴳這樣的小鳥得知鯤鵬圖南的事情,開始譏笑它這種行為吃力不討好。莊子在這裡變成了後媽講故事,用蟬和小鳩這些見識淺陋的小鳥,來比喻世俗中的你我他,扎心的同時也含有警醒世人之深意。


認真反省,我們和這些坐井觀天的小鳥不是很像嗎?在自己習以為常的小天地裡,以自我認定的標準作為判斷事物的一切依據,並時刻踐行"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樣的錯誤觀念,卻不知,以"我覺得""我想"此類字眼陳述的自我觀點,無形中包含了自己過多的訴求與慾望,而無休無止的慾望,常常讓我們陷入求而不得的痛苦深淵,也是讓我們心靈不得自由的根源所在。


2、 如仙子一般的圓滿自足的生活,與萬物合而為一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


《逍遙遊》中這段關於姑射仙子的描寫,是整篇文章之中最美的寓言。後人認為這位仙子乃是掌冰雪的女神,莊子形容其"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這位仙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走路不用腳,而是"乘雲氣,御飛龍",她的精神凝聚,能夠使得萬物不受傷害而成熟。


生而為人不自由,只因未懂


然而,莊子在文中卻說,有人不相信有這樣一個完美的存在,這樣的人,被莊子批評為"精神上的聾盲者",這種精神上的聾與盲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不能與萬物合而為一,只注重於事物的表象而永遠無法看清事物的本質並與其進行精神交流。說句題外話,這樣的精神交流,經常讓我聯想到電影《阿凡達》裡面與聖樹聯網進行精神溝通的美妙場景。


我認為,莊子在寓言中所描繪的姑射仙子,是精神獲得大自在、大超脫的完美化身。處於這樣的精神境界裡,慾望與道德的對立,物與我二者的對立,在這裡一一得到了消解,一切都顯得圓滿具足,這樣一個本身圓滿的存在,心靈不需要假於任何外物,所以不需"食五穀",並且能夠"乘雲氣,御飛龍"隨心任去留。


而這樣圓滿具足的精神境界是與世間萬物能夠進行精神交流進而互相融合的境界,萬物即我,我即萬物,無彼此之分。


3、 "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自由心靈真正的棲息地


莊子真正所求的,是在這個熙熙攘攘為利而往來的世間,過著"無所待"的生活。"有待",就是有所求,一旦有所求,就無法擺脫客觀條件的束縛,自然也就無法使心靈獲得真正的自由。這也是為什麼以追求財務自由為終極目標不能使得心靈獲得安寧與快樂的原因所在,追求財務的自由,依舊屬於"有待"這個範圍的事情。


生而為人不自由,只因未懂


"無所待"的人生,自然也不會以世俗判斷為依據來判斷事物的有用與無用,《逍遙遊》的最後一則寓言,就向我們講述了一場關於"有用"與"無用"的對話: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人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惠子得到了一顆大葫蘆的種子,種下後結出了很大的葫蘆,但惠子認為這個葫蘆大而無用,於是把它扔了,莊子就此批評惠子,認為惠子只是以自己的主觀判斷為依據來考察事物的有用與否,其實在他思想侷限範圍以外,這個葫蘆大有可為。惠子接著說他有一棵世人皆以為無用的樗樹,莊子卻說可以把它種在"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使它不因為外界的束縛而死去,這樣的一棵樹,可以任由我們棲息,安頓我們精神上的困苦。


在我看來,這則寓言中,世俗皆以為無用的樹木,實際代指一切經由世俗判斷的"無用之物",比如在很多人看來,以自娛為目的的藝術行為都是"無用之物",因為它們無法帶來任何金錢上的收益,而莊子則認為,心靈真正得到大自在的人,是不會以世俗狹隘標準為判斷事物的依據的人,這些"無用之事",在他們眼中,反而是讓精神能夠獲得自由與成長的"智慧之樹",他們會把這棵美麗的"樹",種在心靈深處的"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使它不受世俗利益的傷害,而這棵心靈之樹,也正是他們獲得解脫的心靈的棲息之處。



生而為人不自由,只因未懂


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寓言,《逍遙遊》文中還有堯舜和許由、靈龜、大椿樹等等美妙的故事,這些故事,其實是莊子用來告訴世人如何才能做到"逍遙遊"的道具罷了。


有人拿莊子的"逍遙遊"和馬克思的"自由王國"來做類比,但我認為,馬克思在"自由王國"理論中提出的以實現主體自身需求為目的與手段的觀念,在格局上始終還是不如莊子的"逍遙遊"的精神來得徹底與灑脫。唯有心靈得到大自在,大解脫的人,才是莊子眼中能夠"遊"的至人。"遊"的境界,是與萬物合一的美好境界,處在這樣一種境界的人,心靈無所羈絆,能夠與"天地精神往來",而能夠有這樣精神境界的人,想來在如今已如鳳毛麟角。


或許終其一生,我們都不能夠到達如莊子所描繪的,心靈得到超脫的精神境界,但這從來不妨礙我們把它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來追求,我們可以和莊子一樣,在心靈深處種下這棵"理想之樹",保護它自由生長。當我們的心靈因為外界的紛擾感到茫然失措的時候,不妨向內回望這棵"理想之樹",讓我們疲憊不堪的心靈暫時棲息於樹下,然後與莊子這位千年前可愛的哲人,一同逍遙遊於世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