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孟浩然《登望楚山最高頂》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唐代孟浩然《登望楚山最高頂》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開元二十年(732),詩人遊吳越回襄陽,不久,他登覽了襄陽城南的望楚山。環目四顧,一股對家鄉的讚美之情油然升起,寫下了這首詩。孟浩然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登望楚山最高頂註釋:


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kuài)稽(jī)。觀山水重在形勢之勝,襄陽之美超過會稽。望楚山:在湖北寰陽。傳說周時,秦與齊、韓、魏攻楚,曾登此山以望楚,故名。形勝:優美的風景。會稽:地名,秦置會稽郡,治所在吳縣,地當在今江蘇東南部及浙江西部。隋開皇九年(589)析山陰縣置會稽縣,唐因之。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躋(jī)。 只有最高的望楚山,先前從未來攀陟。攀躋:攀登。

石壁疑削成,眾山比全低。石崖峭壁疑是刀削而成,眾山同它相比全都太低。

晴明試登陟(zhì),目極無端倪。 晴朗的日子一經登上峰頂,極目遠眺果然無邊無際。登陟:登上。端倪:邊際,頭緒。

雲夢掌中小,武陵花處迷。雲夢澤只有手掌一樣窄小,武陵源在繁花掩映中撲朔迷離。雲夢:澤名。武陵:此處當代指桃花源。

暝還歸騎下,蘿月映深溪。 黃昏後騎馬下山歸來,透過藤蘿明月映在深溪裡。蘿月:藤蘿間的明月。



孟浩然的主要作品有:

春曉、過故人莊、夏日南亭懷辛大、洛中訪袁拾遺不遇、與諸子登峴山、鸚鵡洲送王九之江左、宿建德江、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田家元日、彭蠡湖中望廬山、舟中曉望、秋宵月下有懷、送朱大入秦、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晚泊潯陽望廬山、他鄉七夕、渡浙江問舟中人、題大禹寺義公禪房、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 浮舟過滕逸人別業、清明即事、採樵作、聽鄭五愔彈琴、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清明日宴梅道士房、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 秦中寄遠上人、早寒江上有懷 / 早寒有懷、問舟子、澗南園即事貽皎上人等。


《登望楚山最高頂》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併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