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府尽是这般“棍棒教育”,岂有不败之理?

俗语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说的是贵族气质的培养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生活富足之后通过一代一代不断教育进化,最终把子孙培养为贵族。但是在钟鸣鼎食的贾府,几代人对儿子的教育的却是动辄打骂,并且只有打骂。最终贾府的子孙们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最终走向了衰落。

那么我们来看贾府这些父亲们对于儿子的教育方法。

1、假道学贾政——表面上“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贾宝玉是最受贾母宠爱的人,但是对自己的父亲贾政却是除了害怕只有害怕,更不要提庶出的贾环,我们来看下曹公是如何描写兄弟两人见到贾政的表现:

贾珍先去园中知会众人。 可巧近日宝玉因思念秦钟,忧戚不尽,贾母常命人带他到园中来戏耍。此时亦才进去,忽见贾珍走来,向他笑道:"你还不出去,老爷就来了。"宝玉听了, 带着奶娘小厮们,一溜烟就出园来。

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

贾政笑道: "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说毕,看着宝玉, 唬的宝玉忙垂了头。

贾环见了他父亲,唬的骨软筋酥,忙低头站住。

“一溜烟”“倒抽一口气””骨软筋酥”

……这岂是儿子们见到父亲的表现?可知贾政平时之严厉。

再看贾宝玉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中,宝玉表现本是不错,贾政心里也欢喜,但口里却一直没有停止对宝玉的侮辱性批评:不妥、畜生、胡说……

在33回”不肖种种大受笞挞“中,我们可以看到贾政对宝玉的这顿鞭挞,不是吓唬他,不是做样子,而是“荷枪实弹”的杀威棒,贾政嫌小厮们打起来不够努力,把他们都赶走,亲自上阵。贾母赶来时,宝玉已经被打得血肉模糊,站不起来,只能用担架抬走,众人看了都十分心疼。

红楼梦中贾府尽是这般“棍棒教育”,岂有不败之理?

不肖种种大受笞挞

2、贾赦——“上梁不正”还教唆下梁干坏事

贾赦从来都没有给贾琏安排过正经事,当然他也没有正经事,身为世袭一等将军整天就是跟小老婆喝酒,他给贾琏安排过的两件事情,头一件是在贾赦想娶鸳鸯那回,他让贾琏去找鸳鸯的父母

贾赦想了一想,即刻叫贾琏来说:"南京的房子还有人看着, 不止一家,即刻叫上金彩来。"贾琏回道:"上次南京信来,金彩已经得了痰迷心窍,那边连棺材银子都赏了,不知如今是死是活,便是活着,人事不知, 叫来也无用。他老婆子又是个聋的。"贾赦听了,喝了一声,又骂:"下流囚攮的,偏你这么知道, 还不离了我这里!"唬得贾琏退出,一时又叫传金文翔。贾琏在外书房伺候着, 又不敢家去,又不敢见他父亲,只得听着。

被鸳鸯拒绝之后,贾赦不知内情,只想着早日与鸳鸯洞房,便打发贾琏去找邢夫人打探消息,平儿劝他这会子正在打牌,去了一定被老太太骂,但是贾琏却不敢不去

贾琏道:"已经完了,难道还找补不成?况且与我又无干。二则老爷亲自吩咐我请太太的,这会子我打发了人去,倘或知道了,正没好气呢,指着这个拿我出气罢。"说着就走。

第二次是贾赦看上了石呆子的古扇,让贾琏去买,铩羽而归。后来却被贾雨村通过不正当手段弄来了献给贾赦。想要的东西已经得了,本该高兴才是,贾赦却很生气,觉得贾琏没有用,贾琏辩驳两句,贾赦便将自己已经成家的儿子脸都打破了。

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问着二爷说:`人家怎么弄了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因此这是第一件大的。这几日还有几件小的,我也记不清, 所以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也没拉倒用板子棍子,就站着,不知拿什么混打了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

之于宝玉被贾政打,毕竟宝玉也有错,他确实在外面跟戏子有交换汗巾子的铁证在,再加上贾环状告宝玉把金钏儿害死,这些都促使一出“不肖种种大受笞挞”的好戏。另外就是宝玉毕竟年少,但是贾琏已是五品同知、结婚多年、生了女儿、负责打点贾府内外多年,也就是说贾琏已不是宝玉一样只知胡闹的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况且他劝贾赦的话哪一条不是有理有据,有礼有节,但却遭来贾赦这样一顿棍棒。

如果脑补一下这个画面:一个年迈的父亲将已成年的儿子一通棍棒毒打,脸都打破了。或许大家会想一定是这个儿子干下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事实却恰恰相反,是年迈的父亲做出了下流勾当,还拿自己的儿子出气。

想来也是讽刺。


红楼梦中贾府尽是这般“棍棒教育”,岂有不败之理?

遇到鸳鸯色眯眯的贾赦

3、贾珍——不知教育,只有羞辱

端午节前,元妃赏赐贾府,贾府上下都去清虚观打醮,发生了这样一幕:

贾珍问:"怎么不见蓉儿?"一声未了,只见贾蓉从钟楼里跑了出来。 贾珍道:"你瞧瞧他,我这里也还没敢说热,他倒乘凉去了!"喝命家人啐他。 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便上来向贾蓉脸上啐了一口。贾珍又道:"问着他!"那小厮便问贾蓉道:"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贾蓉垂着手, 一声不敢说。

贾琏、宝玉再怎么被打,还都是在自己家里,贾琏被打也只有凤姐和平儿知道,再来看看贾蓉被打是什么情形?五月初一贵妃作好事,贾母亲去清虚观拈香,况是端阳节间,荣府宁府上至贾母王夫人,下到丫头小厮都在,并着清虚观一众道人,恐有数百人之多,大庭广众之下,被自己府上的小厮吐了一脸口水!对于贾珍来说,着实尽显族长之威,但对于贾蓉来说这已经不是教育的范畴,而是赤裸裸的羞辱。

贾蓉是贾家的长子长孙,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日子、重要的场合以及众目睽睽之下受到了此般羞辱,贾蓉也只能私下抱怨,拿小厮出气。

另外,我们留意到曹公写的是“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再看小厮轻车熟路的样子,可见小厮们平日里也没少啐自己的大爷。

红楼梦中贾府尽是这般“棍棒教育”,岂有不败之理?

贾珍命小厮啐贾蓉

而反观在“严父”们的淫威之下,儿子们对于父亲倒都是一样的表现:一声不敢说,可悲可叹。


在世的这些都是一个德行,以前功劳赫赫的先祖们是怎么教育儿子的呢?书中没有直接写,但从45回中赖嬷嬷与凤姐闲谈中透露了一些蛛丝马迹:

因又指宝玉道:"不怕你嫌我,如今老爷不过这么管你一管,老太太护在头里。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老爷小时,何曾象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了。还有那大老爷,虽然淘气,也没象你这扎窝子的样儿,也是天天打。还有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如今我眼里看着,耳朵里听着, 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管的到三不着两的。他自己也不管一管自己, 这些兄弟侄儿怎么怨的不怕他?

从这里可以看出,贾赦贾政贾珍之流教育儿子的方法哪里来的?祖上传下来的!非打即骂的“棍棒教育”是有传承的,从小耳濡目染,父辈们教育自己的就只这一个法子,自然他们学到的也只有这个,待到成家生子之后也自然像承袭爵位一样把教育孩子的法子一并延续了下去。

这也像极了这样的一个场景:一个被婆婆压迫多年的媳妇,有朝一日终于熬到儿子也娶亲,回想着当年做媳妇的时候被婆婆压迫的种种,这时候她也大概率不会变成一个慈祥的婆婆,而角色转变顺带滋生了权利转移的报复性反弹,也就是所谓的“

千年媳妇熬成婆”。

在这样的教育风气下,贾府再没能出一个经邦济世、挽贾府大厦于将倾的子孙。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贾府衰败时也没有一个老爷少爷觉得那是自己的责任,大家都急着过自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日子呢!

关于贾府的教育方法,你怎么看?


积累了不少红楼梦书籍、87版影视剧资料、孙温绘图等,如有需要,可私信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