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千年文脈!新昌“大佛龍井”茶禪一味世間香

內e7270f11914d1_副本.jpg

南方之嘉木,江南出好茶。總面積15.3萬畝,茶葉產值12.3億元,茶產業鏈總產值超過86億元,品牌價值45.15億元,連續11年穩居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榜單……“佛”與“茶”結緣,“大佛龍井”給浙江新昌縣帶來了神奇效應,其價格指數成為國內首個綠茶價格指數,全縣農民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來自名茶產業。

在新昌人眼裡,“大佛龍井”除了是一個產品,更是一張金名片,從這裡可以看出一個地方的經濟特色及風土人情。

南方嘉木 香飄千年

“大佛龍井”作為品牌新秀只有不足三十年曆史。但她與佛茶結緣,早在千年之前。

內44aea87dcd69e_副本.jpg

新昌古稱剡東,位於浙東曹娥江上游,天台、四明、會稽三座文化名山交相盤伏其間,剡中名山天姥山、沃洲山被唐代白居易譽為東南眉目。“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這首名詩歌頌了天姥山的橫空氣勢。這裡山高霧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丘陵山區多玄武岩臺地及略帶酸性的紅黃土壤,適宜種茶,自古即為產茶名區,是浙東山區雲霧茶的原產地之一,也是唐宋以來列為上品的剡溪茗、天姥茶的故鄉,並一直是全國著名的“権茶縣”之一。

同時,剡東新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據慧皎《高僧傳》、劉義慶《世說新語》、白居易《沃洲山禪院記》記載,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支遁等十八高僧、王義之等十八名士會於沃洲,創立佛教般若學“六家六宗”,支遁等高僧還倡導禪茶一味,被奉為禪茶之祖。至隋唐時期,李白、杜甫等著名詩人入剡壯遊,品茗吟詩。茶聖陸羽、才女李治、茶僧皎然,相繼入剡,考茶詠茶。“剡茶聲,唐更著”,從而奠定了新昌茶道文化發源地的重要地位,茶聖陸羽多次沿剡溪來此考茶,潛心翻閱支遁大師的手稿,為《茶經》的著述採集第一手資料。

內19b0cc7cb7f74_副本.jpg

到了清代,新昌所產茶以烘青、紅茶為主。至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主產珠茶,以“貢熙”為茶名,遠銷外洋廣受歡迎,風靡茶壇,為中國出口名茶之一,被譽為“綠色珍珠”。民國時期,吳覺農編《浙江之平水茶葉》詳細記載,新昌當時茶地面積16000畝,產額約12000擔(1擔=50千克),均為綠茶,平水圓茶佔80%,旗槍長茶約20%。“七七”事變後,抗戰爆發,新昌茶葉外銷受阻,茶價猛跌,茶園荒蕪。

“圓”改“扁” 千年“佛茶”涅槃重生

新中國成立後,新昌茶業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新昌茶更上升為四大特產之首。“20世紀60-70年代,國家號召‘山區多種茶葉’,新昌因地制宜,‘改煙為茶’,種茶麵積及產量迅速擴大提高;80年代初,年產超過10萬擔(5000噸),成為全國產茶重點縣和三大出口珠茶基地縣之一。” 新昌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石煒瑤介紹,20世紀80年代中期,傳統的“珠茶"出口受阻銷路不暢,全縣數萬茶農陷入迷茫,砍樹棄茶現象隨之出現。新昌縣委、縣政府及時提出調整結構“圓改扁”,由專業技術人員牽頭,有組織有計劃安排能手,培訓茶農掌握炒制龍井茶的技藝。

內71935c582_副本.jpg

在這些示範點製作出來的茶葉,被國家茶葉監督檢測中心評為浙江龍井茶的極品。此後,“圓”改“扁”的培訓在全縣36個鄉鎮全面鋪開,先後舉辦培訓班500多期,形成了一支有10萬多人的“圓”改“扁”生產、採摘、製作隊伍,有18萬人從事茶葉及相關產業。當全國茶產業的戰略轉型剛開始起步時,新昌已完成了人員培訓和茶園改造的關鍵一步,使茶農、茶園成了為“大佛龍井”崛起而儲備的戰略性資源,為“大佛龍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圓’改‘扁’的成功轉型,讓茶農品嚐到了從幾元錢1斤珠茶提升到上百元1斤龍井的高效益甜頭,可如何將山區產的龍井茶銷往大城市又成為一大瓶頸。隨著‘浙東名茶市場’的聲名鵲起,四方鄉鄰紛至沓來,而千家萬戶小農經營的固有弊端也開始凸顯,包裝不一,質量有優劣,價格五花八門。” 石煒瑤介紹,市場的優勝略汰催生了標準化、品牌化的啟動,“大佛龍井”孕育而生。

1997年浙江省農業廳經作局牽頭在新昌縣開始起草第一個龍井茶標準《“大佛龍井”浙江省地方標準》, 1998年年底正式頒佈實施,規範了大佛龍井茶種植、生產、加工流程。1999年,新昌茶再次與佛結緣,新昌人給自家的名茶取了一個帶有佛意的名稱——“大佛龍井”。 2001年,“大佛龍井”列為國家龍井茶原產地域保護,2003年8月,“大佛”經國家商標局獲准註冊。 “大佛”商標的註冊成功,標誌著“大佛龍井”完成了從一個農產品到市場商品的蛻變,新昌的茶產業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從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的轉變,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在各大城市登堂入室。

“品牌差異化”+“雙輪驅動”讓千年“佛茶”造福一方百姓

近年來,新昌縣大力挖掘和弘揚茶文化,以文化提升“大佛龍井”附加值。日前,在2020中國茶葉大會暨第十四屆新昌大佛龍井茶文化節上,“大佛龍井”品牌新形象掀起了紅蓋頭,其LOGO融入了大佛、茶葉、露水等元素。“居深山、心自在”的核心價值則傳遞出鮮明的品牌特徵,與浙江境內其它龍井茶形成了顯著差異。“‘西湖龍井’長在城市裡,而‘大佛龍井’長在深山中;‘自在’則既體現‘大佛’的文化取向,也表達了消費者在熙熙攘攘中的生活值追求。” 新昌縣副縣長呂田說,“大佛龍井”創牌至今,儘管知名度與日俱增,但一直缺乏清晰完整的品牌形象。浙江龍井共有18個產區,兄弟姐妹站在一起,“大佛龍井”的個性和差異究竟表現在哪裡?“居深山、心自在”就是新昌“大佛龍井”茶得天獨厚的地域和文化特性。

內709fbc725a2457_副本.jpg

今年,當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各地普遍面臨壓力之時,新昌有計劃地推出了“雲節慶”,在轉危為機的同時,通過互聯網建立與消費市場的新互動。在線下,用青翠延綿的茶山做背景,加上頗具特色的舞臺設計,讓整場節慶匠心獨運,令人醉身其中。而在線上,通過包括雲直播、雲遊覽、雲互動、雲發佈、雲觀點、雲連線、雲消費在內的“七朵雲”,用互聯網思維和品牌思維進行顛覆改造,開啟了“雲節慶”的新模式。

“互聯網消費,讓所有茶品牌處於同一條起跑線,尤其在浙江,群雄環侍,必須抓住每一個機會,才能站穩腳跟再圖發展。在品牌化上,‘大佛龍井’新形象的推出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未來,品牌化與數字化必須實現‘雙輪驅動’”。 呂田表示,接下去,新昌將繼續發揮茶文化節的重要窗口作用,以茶葉全產業鏈提升為依託,以“鄉村振興大會戰”為發力點,通過資源整合、跨界融合、數字賦能,力爭早日實現茶產業鏈總產值100億的目標,推動新昌茶產業邁上新臺階。

作者:劉海波編輯:付鑫鑫責任編輯:蔣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