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究竟是什么烟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一首《精忠报国》让人听了荡气回肠,热血澎湃。

那么问题来了,歌词中提到的狼烟究竟是什么烟?有博学的网友说了,狼烟就是用狼粪烧的烟,又黑又直,风吹不散,所以被古代用作边防警报。一看到烽火台上有狼烟升起,就表示有敌军入侵。

狼烟究竟是什么烟

据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毛篇·狼》记载: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北宋钱易《南部新书》则更一步指明:凡边疆放火号,常用狼粪烧之以为烟,烟气直上,虽烈风吹之不斜。烽火常用此,故谓“堠”曰“狼烟”也。

狼烟究竟是什么烟

就连古代著名军事家,明朝戚继光也在《纪效新书》中提到:伏睹祖宗墩法举狼烟,南方狼粪既少,烟火失制,拱把之草,火燃不久,十里之外,岂能目视!为南方缺少狼粪感到遗憾。

再查一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升起的烟。《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燃狼粪升起的烟。古时边防用作军事上的报警信号,比喻战火或战争。

有戚继光背书,词典中又有明确记载,看来可以实锤了,狼烟就是狼粪烧的烟。然而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历来一直有许多人对这个说法表示反对。

美国学者威廉·林赛就是其中之一。他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质疑。2007年至2009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曾对明长城进行了全面的勘测。

狼烟究竟是什么烟

明长城全长8851公里,其中守护京师的部分长388公里,有敌楼和烽火楼共1675座。林赛说:“我们设想一下,为每座敌楼和烽火楼准备一筐两公斤的干狼粪以备用,那么总共需要3350公斤,即3吨多狼粪。以此类推,用在整个明长城上的狼粪得重达50多吨。”

而狼的活动范围相当大,并不集中在一个地方。据现代研究表明,一个狼群的领地小到十几平方公里,大到上千平方公里。在如此广阔的区域搜集狼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明朝烽火使用又相当频繁,不打仗也要早晚放“平安火”,即便是每次仅用两公斤的干狼粪,那边军将士也有的忙了,估计一个烽火台得专门养一群狼才够用。可是边军补给困难,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除了林赛,还有很多学者实地做过检测。《狼图腾》的作者吕嘉民就专门做过这个实验,结果发现烧狼粪就像是烧羊毛毡一样,冒出的烟是浅棕色的,比干柴堆冒出的烟还要淡。狼粪全部烧起来,会像干柴一样烧成明火,烟几乎看不到,哪有冲天的黑烟?就连冲天的白烟也没有。

学者李正宇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敦煌考察时,特意收集干燥狼粪点燃实验,发现其烟遇风而散,既非聚而不散,更非风吹不斜。这就引起了怀疑,为此他专门在各烽火台遗址检查,发现里面遗留的残余物,基本上都是芦苇和红柳等植物的残迹,并未发现有狼粪堆积或遗存。

这就奇怪了,看来狼粪一说恐怕并不准确。再查古代相关资料。唐兵部《烽式》记载:每岁秋前,别采艾蒿、茎叶、苇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居延汉简、敦煌汉简中也多有此类此载。虽然有些资料中提到狼粪,但并不是主要成分,也没有强调说是必要成分,仅仅是作为燃料之一。那么狼烟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狼烟这个词最早出自晚唐,杜牧《边上闻鸣笳三首》: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鸡塞谁生事,狼烟不暂停。赵嘏《降虏》:铁马半嘶边草去,狼烟高映塞鸿飞。刘驾《塞下曲》:下营看斗建,传号信狼烟。温庭筠《遐水谣》:狼烟堡上霜漫漫,枯叶飘风天地干。仅《全唐诗》中提到狼烟的就有十余处,篇幅有限,这里不一一列举。其它文献中就更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晚唐以前,各类文献中只有“烽火”、“烽燧”、“烽烟”的说法,并无“狼烟”一词出现,表明在中唐以前是没有这个说法的。

而晚唐时期出现的狼烟也仅限于诗词之中,其它的文体如史、传、论、疏、杂文、小说,均未出现。以此推测,这个词多半是诗人创造出来的,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杜牧,因为他用的最早。

狼烟这个词相当有意境,所以被诗人群体争相沿用,并引起了其他学者的关注。但古代文人群体很少去过边塞,就算去了,多半也没有实地考证过,多是穿凿附会,以讹传讹。所以渐渐就被歪曲了。先被段世式、钱易等人附会,之后陋陈相袭,越传越不靠谱。

比如北宋陆佃在《埤雅》中写道:古之烽火曰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或曰狼骈胁、肠直,其粪烟直,为是故也。

陆佃可能是看了段成式、钱易等人的著作,没有验证便信以为真,并自行脑补了“狼烟直而聚,风吹之不斜”的原因。他认为狼的肠子直,所以粪烟就直。

有趣的是,这个明显荒诞不经的说法竟然广为流传。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狼,其肠直,故鸣则后窍皆沸,而粪为烽烟,直上不斜。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也重复了这一谬论:狼肠直,故边塞以狼矢为烟。

这些古代有名的专业人士、学者都中了招,可见任何事情都不要迷信前人,也不能迷信老师,迷信权威。还是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