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一村一品”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龍門“一村一品”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下龍村年產楊桃3300萬斤,楊桃成為當地村民的“致富果”。南方日報記者 梁維春 攝

培育發展“一村一品”是貫徹落實產業扶貧的重要途徑,是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龍門縣依託土地資源和自然生態優勢,立足本地農業資源,綜合考慮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市場條件等因素,鼓勵各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發展特色種植。當前,發展“一村一品”特色農業已經成為龍門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助力脫貧攻堅、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

村民砍掉桉樹改種馬古慄

梅州村位於龍門縣永漢鎮以北3公里處,南崑山東麓。村中山地多耕地少,現有農業人口約2000人,山地面積約1.7萬畝。當地平均海拔500米,常年平均溫度23攝氏度左右,加上屬南亞熱帶氣候,雨水充沛,生態環境良好。

梅州村是當地梅州水庫移民村,自1976年安置移民以來,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耕地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民們開始在屋前屋後的荒地上種植了龍眼、荔枝及竹木,並在有限的耕地和旱地上種植了比水稻經濟收益高的柑桔等果樹,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然而,近幾年來,由於村裡大部分柑桔果樹感染了黃龍病大幅減產,村民們只好改種蕉樹或桉樹等其他經濟作物。但漸漸地,大家認識到蕉樹怕霜凍,受自然災害影響比較大;桉樹雖然成本低,但收益週期長,且對環境有汙染,不是長遠之計。為此,梅州村的村民開始尋找適宜當地種植發展的經濟作物,經過多番考察對比,他們最後選定了馬古慄。

馬古慄果實用途廣,經濟價值高。加上梅州村大部分區域同屬於南崑山脈,其周邊山地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都很適合馬古慄生長。

“我們這裡一共種植了300畝的馬古慄,是2016年6月開發種植的,現在長勢非常好,今年第一年掛果,年底就可以採收了。”在村裡的馬古慄種植基地前,梅州村黨支部書記張運有詳細介紹了首批馬古慄的生長情況。據悉,這個種植基地改種前以種植桉樹為主,為了長足的發展,村裡毅然砍掉了700畝的桉樹,改種了馬古慄。馬古慄屬純野生,現種的300畝果樹樹苗有的是利用山上野生的馬古慄果核進行育苗培育而來,有的則是直接將野生的馬古慄移植到平地種植。

“馬古慄在每年的三四月份開花結果,開花結果後,果實在樹上生長11個月左右就成熟了。”張運有表示,馬古慄營養價值高,其果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鈣、鐵、鉀等元素,成熟的馬古慄除了直接食用外,還可以用來榨油、泡酒、打米餅等。通過試驗,梅州村的馬古慄嫁接苗3年便可以掛果。目前,每棵馬古慄樹預計能產果60-70斤,而隨著果樹的樹齡越長,掛的果就會越多,產量就越大,剛摘下來的果實可以賣到每斤20元以上,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中藥材種植走出增收新路子

“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產業扶貧是實現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在推進精準脫貧過程中,龍田鎮沙塘村同樣因地制宜,引進牛大力這一中藥材種植產業,帶動當地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牛大力,別名豬腳笠、金鐘根、山蓮藕,其藥用部分主要是根塊,顏色呈淺黃色或土黃色,具有補虛潤肺,強筋活絡的功效。種植期一般是4—6年,屬於產量和收入都比較高的一種中藥材,管理粗放,適合大規模種植。

廖友強是沙塘村盈順通牛大力藥材種植合作社社長,2017年年底,一次偶然機會讓他進入種植牛大力產業。隨後,在龍門縣各項補助政策扶持和各級政府部門的幫助下,他採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引導農民發展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為農戶免費提供技術指導,統一管理、統一銷售,輻射帶動更多農戶參與種植。截至目前,全村種植藥材面積已有300畝,預計到明年可達到5000畝。

“這個產業得到鎮政府和村委的支持,我們希望帶動更多村民種植牛大力,到時候跟村民簽訂合同,5年後包回收,讓種植戶不愁銷路。”據廖友強介紹,牛大力很好管理,沒有病蟲害,頭兩年撒一次基肥,管理時間是4年,平時主要就是除草、剪梢,種植5年以上畝產可達4800斤以上,按現行市場統貨收購價15元/斤,畝產值可達7.2萬元,純利潤6.5萬元。

“為了搞活鄉村經濟、帶動群眾脫貧致富,我們也多次到大型藥材基地參觀學習,再經過市場調查,認為種植牛大力市場前景好、風險低、效益高。”龍田鎮沙塘村黨支部書記廖管明表示,接下來,村委將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更多群眾參與該種植產業。

楊桃成為鄉村“致富果”

下龍村位於麻榨鎮西南部,是一方山清水秀之地。由於位於北迴歸線上,下龍村土質、氣候條件比較好,種出來的楊桃清甜、多汁、爽口,且採摘期長,從頭年的8月可以採摘到次年的5月。楊桃成為當地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村裡種植楊桃的村民越來越多。

近年來,麻榨鎮積極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黨組織+合作社+農戶”新型模式,將黨建工作融入到產業發展中,形成了生態農業與特色黨建相融互動局面,楊桃產業發展迅速,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8年,麻榨鎮榮獲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麻榨楊桃),楊桃成為下龍村乃至整個麻榨鎮的“致富果”。

為了打開楊桃銷路,下龍村成立了4家楊桃專業合作社,把村民的楊桃銷售到周邊地區。目前,全村有楊桃種植戶720戶,種植楊桃3950畝,年產量3300萬斤,產值超過5000萬元。在其輻射帶動下,截至2019年年底,全鎮楊桃種植面積1.05萬畝,年產量7600萬斤,產值1.4億元。此外,當地通過連續舉辦楊桃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等活動,也極大帶動了產品的銷售和宣傳,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今年,受疫情影響,當地楊桃銷售遭遇滯銷窘境。在此期間,幫扶單位龍門縣稅務局及時到下龍村開展疫情防控宣傳,講解農產品各項優惠政策,鼓勵楊桃合作社復工復產。另一方面,市、縣相關部門也積極幫助村民利用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通過多方努力,下龍村的農產品銷售量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0%。

為助力農特產業做大做強,助推農民增收致富,當地目前正籌劃打造一個以楊桃為主題、涵括農產品種植、田園觀光、農產品深加工及民宿於一體的楊桃產業園;建設一個名特優新農產品綜合市場,實現農副產品銷售互聯互通,使產業鏈條更加豐厚。

南方日報記者 林文通

通訊員 龍融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