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究竟有多古?

箏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最悠久的民族傳統樂器之一.至今約有

兩幹五百年歷史。從文獻記載來看,早在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時期.在秦、齊、趙等國就已經開始流傳其中以秦國員為盛行.古人稱之為“秦箏”。《史記》中對箏有這樣的記載:“擊甕叩缽、彈箏博鵲,真秦之聲也。”東漢應勁《風俗通》進一步描述了箏的形制:“箏五絃.築身而瑟弦。”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宋代徐鎊校定重刊本)中記載:“箏,鼓弦竹身樂也,從竹,爭聲。”箏不光是文人雅士的愛好,在民間也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戰國策.齊策》中所述:“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擊築、彈箏。”又如西漢桑弘羊《鹽鐵論》中所述:“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箏鼓擊而已。”可見箏在民間流行的廣泛性。箏發展到漢代已出現了轉凋技術。

古箏究竟有多古?

古箏歷史悠久

侯瑾《箏賦》中記有:“於是急弦促柱.變調改曲。”說明了採用移動箏校來轉調。隋文帝開皇雅樂中首見載有十三絃答的使用。暗代詩詞中也提到了在箏的演奏中用了移柱轉調的方法:“促調轉移栓”(王臺卿詩),“調宮商於促柱”(顧野王賦)。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文化藝術發展的繁盛時期,答也得到了迅猛發展,不僅盛行於文人音樂和民間娛樂中,還作為必備樂器用於禮樂之雅樂中。唐代之後箏的製作演奏技術進一步發展,明代已有十五絃箏。據明代《敦煌實錄》雲: “索函宗伯夷成善彈箏,悲歌能使喜者墮淚;改調易謳,能使戚者起舞,時人號曰:雍門周。”清代十四弦箏已用了七聲音階的定弦,在《律呂正義合編》中記載有“今箏十四弦則五聲二變為七,倍之為十四也。”

古箏究竟有多古?

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在樂器製造廠和專業院校的聯手下,對箏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圍繞擴展箏的音域和轉調裝置等方面問題,極大地提高了箏的表現力,使其成為更具藝術性、專業性、國際性的中國民族樂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