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用力所在,是我们生命情感的规范和升华

人生哲学用力所在,是我们生命情感的规范和升华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授课现场

《中庸》第一段天命之谓性(我们人的天性的性,是从天命下贯而来),率性之谓道(天道的道),修道之谓教(我们并不是少数那种圣人,他不需要教化,大多数人都需要教化,所以要修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片刻都不能脱离的),可离非道也(天道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当中,都有天道在其中的,你不能说生活归生活,或者有细节的,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干,不可以的,天道也在里面,不可须臾离之呀,所以君主慎独呀,不欺于暗室,你一个人在房间里面,做什么事情,都没人看见,你可以肆意妄为么?也不可以,因为你过的是人生呀,人生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都有天道在其中的)。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戒就是提醒、警告、慎重,我说做什么事情人家都看不到,你也要慎重),恐惧乎其所不闻(你做的事情没有传出去,你也要恐惧)。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底下看天道的内容,中国哲学所讲的真理,绝不是理念,如柏拉图讲的理念,也不是西方近代哲学讲的理性的法则。这都不叫真理,真理是什么?底下来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在心里,活跃的是什么东西呀?喜怒哀乐!全部丰富的生命情感,都在内心),发而皆中节(你一定要变现出来,每一次表现出来都恰当,即不过,不过分,叫中节)谓之和(这叫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天下之大本在什么?我们的生命情感,那叫喜怒哀乐,天下之大本可不是理念,也不是现代科学解释的自然的规律等等,那不叫天下之大本,天下之大本是我们的生命情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我们每个人都有生命情感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喜怒哀乐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的,在人与人的关系生命情感表现都是中节的,那叫天下之达道,天下的生活跟天道一致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人民生活,达到了中和,那就是天地的关系是正的,万物都有了生机)。

我们从这一段看到什么呀?读到的什么呀?中国的哲学讨论的真理,绝不是西方的理性的逻辑所讨论的真理,中国的哲学讨论的无一不是生命情感,他的规范以及他的升华,中国无宗教,中国有哲学,而中国的哲学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哲学,尤其不同于欧洲哲学,为什么?中国的哲学是升华人生情感的哲学,升华人生情感。所以这一点请大家注意,中国哲学讲到底是人生哲学,而人生哲学不是给我们一些干巴巴理性规则,而是附注我们的情感本身,把他真像说出来,让我们体现,我们去发挥我们生命情感的时候都中节,这就是中国哲学基本的目标,那么人生哲学意味着什么?当然离不开烟呀!(王德峰教授烟瘾非常大,上课不抽烟,萎靡不振)我这个情感直发,有点不大中节,这个节是科学规定的那个节。我们知道孔子说“诗百篇,一言已弊之,思无邪”我们知道《诗经》里面全是诗歌,诗歌全是表达人的生命情感的,都是喜怒哀乐,对吧。然后孔子赞扬了《诗经》,说他一言一弊之思无邪。无邪什么意思?“诚”。“诚”什么意思?“性情之正”。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让我们站在大地上的绝不是头脑的理性,而是生命情感,西方的哲学把人类的心灵中情感放的很低,叫第三等级,第一等级理性,第二等级意志,第三等级才叫情感,放的太低了。他们对人生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罗格斯中心主义,中国哲学恰好是相反的,把生命情感提到根本的生命中来,我们想一想这个道理对不对?驱使我们去行动的,并且让我们的行动是合适的,让我们的行动在这个社会上带来的不是破坏和灾难,而是带来的和谐和幸福的话,肯定是我们生命情感的运用是正的。所以孔子说一言以弊之思无邪,邪也!诚也,诚者性情之正也!这是最根本的修养,我们不要以为我们可以用冷冰冰的理智思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我们无时不刻不在情感之中,我们不是恰好拥有了一份欢乐,或者拥有了一份悲哀,而是当我欢乐的时候我就是这份欢乐,当我悲哀的时候,我就是这份悲哀,而不是我有一个冷冰冰与情感无关的心灵的实体此刻恰好处于我悲哀的状态,然后我把这个状态排除掉,没这种事情,生命情感之方方面面就构成我们的心,他就是我们的心,如果它正了,佛家叫本心,所以中国哲学叫人生哲学,人生哲学用力所在,是我们生命情感的规范和升华。

所以我们读国学的同学和朋友,你们去读中国的经典,儒家的也罢、佛家的也罢、道家的也罢,你一定不要如读西方科学或哲学那样去读。那你要梳理概念,讨论概念与概念、包含和不包含的关系,或逻辑上的推演,这些都不是我们读中国哲学典籍的做法,你这样就误读了他,有的人这样读一辈子成了scholar,叫学者,中国的哲学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教科书,人生教科书,而不是理论的书,一定要懂这个到道理。什么叫读懂了中国的经典,无论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而是读到这一段你心生喜悦,或者流泪,成了。你读了五十遍《金刚经》,没有流过一次泪,心中也没有过法喜,你肯定没懂,各位。那种喜悦在佛家叫法喜,法喜充满。你感受过吧,当然要有条件,就是你读的时候一定要把手机关掉,家里的电话线拔掉,如你要听一段古典音乐大作品的时候一样的虔诚,读《金刚经》,读着读着,心中喜悦来了,这种喜悦无可名状,你一下子在生活的某一方面你看透、看通了,而且这个通不是你理智上的通,而是生命感受上通,你一下子把小我放掉了,你仿佛融入了宇宙,何等之感受,总而言之,无可名状,说了也白说。那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读儒家的经典也应该这样,读道家的也应当这样,否则你不能真懂的。读西方哲学不是这样,各位读过黑格尔的《逻辑学》读过吧,那可是一个一个范畴推演的,每一步的推演在逻辑上是有严密、无可指责的,但是你读着一定要理性的思考,一环一环的跟上去,出不得半点差错,面对这黑格尔写的《逻辑学》,他是部什么作用的书知道吧?如果你失眠,别怕,你打开《逻辑学》,很快,昏昏欲睡,因为你无法长时间保持理性的清晰呀,你终于昏起来了,终于睡着了。治疗失眠的良方,因为你不可能激动起来,你就在那里推理,推到后来,你受不了了,受不了,你就睡着了。西方哲学的著作,锻炼我们的头脑,把我们理性的思考训练的十分的彻底和周密,其效果和学数学差不多。中国哲学的典籍滋养我们的心灵,因为他涉及到我们心灵本身的种种的情感,你读的懂这一段是因为你有过这一份生命感受,你读不懂这一段是你的人生还没有这份人生感受的,那么你别指望现在就懂,你把它背出来就可以,以后会懂的,怕在你什么都没有,这就叫童子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我们中国国学的教育是从小孩抓的,抓的时候不是让他理解,就让他背,我们觉得这个方法太机械,不向西方教育那个方法以理解做前提的,你怎么可能在小时候理解儒道佛的境界呢。它里面没有严密的推理、范畴的演绎,就好像数学小孩子也能学,一个人数学天分好很小的时候就能懂高等数学,这事情没有什么奇怪,那智商比较高,智商和根器不是一回事,中国哲学文字的表达充满了形象、比喻、例子、暗喻,有文学的价值,一句话并不是把他推理出来,是直接告诉你的,你不接受是你慢慢去体会的问题,跟我没关系,中国古代的圣人把他所见直接就说出来了,这叫只觉的真理,直观的,西方的哲学是推理的真理,好我们看哪一种被表达的真理更根本,西方亚里士多德的讲三段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一个推理要成立必须有这三个,无穷的推论,最后一定是直觉。中国的哲学的典籍就是直觉,他之所说皆是他所见,这个见就是心灵的见,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个就是直觉的,为什么是呀,老子说我看到的反者道之动,就是世界上什么实物他都会都会走到他自己的反面,这种智慧,在让中华民族在最黑暗的时候看到光明的前途---辉煌的时候保持警觉;你要得到一个事物必须从他的反面开始---,你要强大必须从弱小开始;出场的时候是极其的低调;你要保持一件事物,你必须保持他的对立面----现在都是高调出场,如“达人秀”;如果不能包容他的对立面,他自己就结束了,如果在资本主义的失业人群不用市场原则,他们用市场原则他们就不能生存,他们还要活着,就出现暴动,你不要以为你永远坚持市场原则,生效的时候必须是和平的,和平的时候才有效,要一定知道还有失业的人群。各位学业要成功,必须要困难,困难是我们的恩人,敌人是我们的老师。你一路顺畅还了得,道家提醒你一定要知道,你要完蛋了。你要知道谁反对你,你就获得了提高自己绝好的机会,但必须是正当的,谁教你正当,是儒家,谁让你反者道之动呢,道家,教你自在,是道家,道家不教你善恶,道家会让我们奸猾起来,道家是最高的权术书,儒家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