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國際科技孵化器光谷揭牌,欲破科技成果轉化“孤島現象

楚天都市報5月29日訊(記者胡長幸 通訊員吳靜睿)昨日上午,武漢新能源研究院與株式會社日本國際人材資源中心共建的“中日國際科技孵化器” 在光谷未來科技城揭牌。受疫情影響,揭牌儀式採用視頻連線形式進行,中日合作雙方均表示,有意為加速先進科技成果轉化、助力企業突破“孤島現象”而做出新的嘗試。

據介紹,該跨國聯合孵化平臺計劃通過整合中日兩國高端人才、知識、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的形式,積極開展項目合作、技術轉移、人才交流等,探索構建“海外創新+知識產權轉化+國內加速”的一站式綜合服務體系。

揭牌儀式採用視頻會議的形式連線日方代表

“最終目標,是吸引更多海外創業者來中國拓展市場,對接資源、落戶武漢。”武漢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鄭峻告訴記者,希望通過與海外高層次人才、高科技項目及創新資源的深度對接和融合,幫助中小企業在核心競爭力上突破“孤島現象”,加速推進武漢科技成果轉化的速度和效率。

而“孤島現象”,主要是指科技成果轉化領域,技術工程化、產品市場化等環節發生鏈條上的“隔離”。就如同在接力賽中,第一棒跑到了,下一棒卻沒有人接,或者接了卻不知道往哪兒跑。鄭峻表示,其實國外也有類似的“孤島現象”,比如某項先進技術已經實現工程化,但是因為市場需求有限,無法轉化為實際應用、產生最大化價值。而中國市場空間巨大,中外可互補。

正是基於上述考慮,日方代表、日本國際人材資源中心董事深井晃,在視頻的另一端表示,將在這個孵化器的平臺上與中國同仁一起努力,促進雙方在項目、人才、技術轉移及產業化的合作。

據悉,武漢新能源研究院是湖北省級國際合作基地之一,“中日國際科技孵化器”揭牌後,將重點聚焦日本新材料、節能環保、電子電氣等前沿優勢領域,側重於對成熟科技成果進行產品化轉化。爭取能帶動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技項目和高端人才在光谷落地。

記者瞭解到,武漢東湖高新區自2012年起,相繼註冊成立10多家集技術研發、產業孵化、企業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工研院”。例如新能源研究院、光電工研院、資環工研院等平臺,如今不僅成長為光谷科技創新的排頭兵,也成為中外先進技術轉化的試驗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