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能乐(剧)被称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戏剧艺术,与狂言、歌舞妓与文乐并称为日本四大古典戏剧。在日语里,能乐意为“有情节的艺能”。其脚本,也被称为谣曲。因为能剧表现的是一种超现实世界,所以剧中的人物均以面具遮面的形式出现。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能剧《葵上》中出现过泥眼,象征嫉妒狂

据《日本文化通史》介绍,能剧主要由“能”与“狂言”两部分组成。“能”是极具宗教意味的假面悲剧,里面包含音乐与舞蹈。因此也可以理解为音乐剧。而“狂言”则是世俗化的滑稽科白剧,与我们的相声和话剧差不多。

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曾说过,“能剧一直是我的文学作品中的一股暗流”。他在小说《假面自白》与《镜子之家》中所呈现的舞台感与戏剧感,还有实景与梦境交织出美轮美奂的梦幻感,都与能剧的美学理念息息有关。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三岛由纪夫传记》中《镜子之家》的电影场景

因为痴迷能剧“梦幻般的舞台”与“言语上的优雅”,三岛开始以能剧为蓝本,撰写了一系列现代日本为舞台的戏剧。其中8部被收录于《近代能乐集》,成为三岛的戏剧代表。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近代能乐集》一书封面

《近代能乐集》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三岛的8部改编剧脚本,第二部分是译者玖羽结合能乐剧目,参考多方研究,撰写的作品解题。

从题材来看,8篇剧目均取材于历史古典。比如《葵上》与《卒都婆小町》取自《伊势物语》和《源氏物语》等古代物语故事,主要反映王朝贵族生活和王朝文化的情趣。

《熊野》和《弱法师》取材于《平家物语》等战记物语的战争故事。反映镰仓武士生活,体现武家文化的无常与幽玄的情趣。

而《邯郸》的灵感则来自于中国的历史人物故事。《班女》和《道成寺》则反映庶民,尤其是平民女子与亲人生活的欢与悲。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话剧《邯郸记》剧照

今天,我将借由这8部剧作,结合日本能剧与现代戏剧在结构、主题、戏剧冲突上以及审美意识的异同,看看日本能剧的艺术感到底体现在哪里?


从剧的结构来看,能剧与西方戏剧的剧本结构大同小异

若从剧本上看,能剧与西方戏剧相差无几。毎个脚本上面均标注登场人物、具体场景描述(时间、人物、地点和道具要求)、台词脚本、音乐和歌舞的表演时机,还有演出备忘。

不一样的地方是,西方戏剧爱群戏,场景转换也较为频繁。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舞会群戏,《歌剧魅影》中剧场群戏,还有《悲惨世界》中的苦囚们在劳役的群戏。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而能剧中出场的人物不多,场景也较为单一。通常是一个主角担当一切歌与舞的表演,两三个配角和副配角辅佐。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例如《葵上》只有四人出演,且地点就在医院的病房里。整个剧情十分简单,只是让六条御息所的怨灵在观众面前诉说自己的嫉妒和愤怒。另一部名剧《班女》也只有三人登场,主要场景也只有画室而已。


从主题来看,传统能乐多取材于“鬼神之怪之说”,而现代戏剧则更关注人们现实的困境

能乐又分为单式能和复式能。单式能又称现实能,从角色出场一直到表演结束,采取的都是现实中的存在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而复式能又称梦幻能,它分为前后两个场景,中间为幕间休息。前半场由狂言师表演狂言,后半段以追忆的形式展开。角色大多是幽灵,故事多为梦境,或鬼怪之说。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不同于西方戏剧关注于现实的困境,能剧更在乎人的精神世界。因此,能乐又被认为是一种象征剧,主要探讨关于哲学层面的问题。

比如,《葵上》表达的是爱而不得的恨,《道成寺》讲的是勉强之爱的悲剧。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绫鼓》探讨的是玩弄感情的恶果,《熊野》则借樱花之美与赏花之感,思考平氏败亡的命运。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川本喜八郎之《道成寺》

不过,能剧最大的特点,还是采用虚与实、梦幻与现实结合的象征表现,造成一种“空·无”的氛围,并体验“禅”的精神。

像《邯郸》中的主人公卢生,他追求的不是升官发财,而是佛教意义上的拯救。他在“黄粱一梦”中体会到了现世的虚幻,最终顿悟和解脱。而《卒塔婆小町》中执迷于昔日恋情的小町,也在苏醒后亦遁入佛门。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从戏剧冲突来看,能乐剧有意冲淡冲突,呈现一个梦幻般的抒情世界。而现代戏剧则强调冲突,逼迫困境中的人物作出选择,推动情节的发展。

西方戏剧主要遵循亚里士多德的三段式故事结构:开始-中间-结局。中间部分为戏剧冲突的高潮。正如罗伯特·麦基在《故事》所言:

“经典设计师指围绕一个主动主人公构建的故事,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力量进行抗争,通过连续的时间、在一个连贯而具有因果关联的虚构现实里,到达一个表现绝对,而变化不可逆转的闭合式结局。”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内页,P44

所有情节都通过人物的外在或内在冲突推进,并达到故事的高潮。

因此,戏剧中的每个角色都会有一个问题,他会因为这个问题而挣扎。所有故事的重点就是关于人物在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内心的挣扎,而在故事的最后,人物要么战胜困难,要么被困难打倒。

比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莎士比亚将“家族仇恨”设置为男女主角相爱的阻力。最后二人没能冲破阻力,双双殉情而死。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在雨果的《悲惨世界》中,巴黎政府与底层人民的矛盾则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层层爆发。剧中没有明确的结局,但各种伏笔都表示作家把希望留在了明天。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而能剧的剧情不仅简单,而且很少有悬念和起伏。因为它的重点不在于制造冲突,而在于呈现一个梦幻般的象征性世界。

所以,能剧总是意识地淡化戏剧冲突。让观众在虚实交错的情境中自行领悟。比如《道成寺》中充斥了大量独白,表达的也是对大自然的思考,就与剧情的推进无关。


从审美意趣来看,能乐剧的表现更为含蓄,需要观众独自参悟。而西方戏剧则更为直白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想

日本唯美主义作家,谷崎润一郎曾将日本人对幽暗、暧昧、模糊、神秘之趣味的审美追求与偏好,以“阴翳”一词概括之。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阴翳”是谷崎润一郎的独特用法,在含义上应该相当于传统歌论、能乐论中的“幽玄”。而“幽玄”则最先由大西克礼提出。

“物哀”对应于物语与和歌,“幽玄”对应于和歌、连歌与能乐,而“寂”则是近世俳谐论(简称“俳论”)的核心范畴,几乎囊括了除江户通俗市民文艺之外的日本古典文艺的所有样式。”

能剧不仅在主题、戏剧冲突,甚至舞台表现上都遵循着“幽玄”的准则。比如舞台上如梦如幻的幽暗感,目标对象也被某种程度地掩藏、遮蔽。所有台词都偏向柔和、委婉,不似西方戏剧那般直白、尖锐。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大西克礼认为,“幽玄是果,它成熟于日本武士贵族与僧侣文化的鼎盛时代的夏末秋初”。他在《幽玄·物哀·寂》一书中指出,“玄幽”主要诉诸于人的内心。它以情感为主,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比如《葵上》里六条御息对爱的痴迷与执着,《道成寺》中白拍子的愤怒和怨恨,还有《弱法师》中俊得丸的羞辱感和内疚感。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源氏与六条御息所 · 初相见

较之于西方戏剧的直白,能剧的表达更含蓄,甚至暧昧不明。借助这些不可思议的“虚幻故事”,观众得以体会剧中人物的情爱,也体会了世间人情冷暖。在经历了一番世情与人情之后,最终有所思,有所悟,有所释怀,有所解脱。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能剧的故事都蕴含着某种深刻的思想,情节也更注重感性而非理性。人物动机和结局也是飘忽不定和不可思议的审美的情趣。

虽然《近代能乐集》中的能剧都经过一定程度的改编,但在这些故事中依然高度保留着原著所要传递的精神意境。而三岛由纪夫在坚守日本审美意识的同时,也对原作进行了大胆的发掘和创新。

这8部现代能剧不仅成为三岛的戏剧代表作,也突破了地域国界的限制,向世界展示了日本深层文化的标识。让更多人了解日本审美观念,感受它在不同文化中独特的魅力。


《近代能乐集》:与西方戏剧相比,日本能剧的艺术感体现在哪里?

参考资料:

  1. 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
  2. 罗伯特·麦基,《故事》
  3. 大西克礼,《幽玄·物哀·寂》
  4. 叶谓渠,《日本文化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