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是东吴集团重要将领,一生中打过无数次仗,但他心里反对战争

浅谈陆逊"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二)

二、反对战争提倡和平的治国思想

陆逊虽然是东吴集团主战派重要将领,一生中打过无数次仗,但他的治国思想之一就是走和平路线,反对战争。

有一次孙权派重兵讨伐夷州,其实这次军事计划表面上是打着讨伐的旗号,实际上是孙权一次对外军事扩张的计划。陆逊第一个反对这次计划。他反对的理由是:夷州离东吴比较偏远,担心士兵们水土不服,属劳师远征;还有更重一个原因他认为夷州还没有开发,即使把土地夺来,作用也不太大。孙权不听陆逊的劝言,结果失败而归,无功而返。


陆逊是东吴集团重要将领,一生中打过无数次仗,但他心里反对战争

三、陆逊的以法、严军治国思想

⒈陆逊法律思想。陆逊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价值取向,同时又渗透着"以民为本"立法体系观。陆逊认为有法可以依才可以规范化管理国家,只有加强法制的完善才能管理好国家,但同时他也反对过于严酷不利于人民的法令。

古代法律是由统治阶级制定的,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换句话说就是要维护专制王权。陆逊重视民生,故在他治理国家或制定、修改法律条文时更注重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陆逊多次向孙权力谏修改法令"缓刑"。他的主张充分体现了以法治国的同时要考虑到人民的利益与权利,同时也体现了陆逊的儒家"仁政"思想,渗透着法律人文精神。

陆逊是东吴集团重要将领,一生中打过无数次仗,但他心里反对战争

2.陆逊严军思想。在夷陵之战前,陆逊在吴国政权官僚中还没有什么名气,只是配合吕蒙的偏将。当时吴国军内上层关系复杂,他手下很多部将是皇亲国戚,或者淮泗集团的老部下,要不就是在朝中关系很硬的当权派。有很多人心里不服陆逊,不听他的指挥。他在一次大型军事会议上义告诫众将知道打此仗的目的意义何在,务必要遵守军队铁的纪律,否则军法处置!

陆逊是东吴集团重要将领,一生中打过无数次仗,但他心里反对战争

综上所述,陆逊无论哪种治国思想都反映他的思想都是以"以民为本"作为基础,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他的治国思想为三国时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战争,促进了吴国国内的经济发展与繁荣,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孙权的政权统治地位,加强东吴集团在三国鼎立时的实力。同时,陆逊的"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对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后人治国为政提供了经验,影响深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