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论今——互联网大潮仿佛已经落幕,我们来谈谈所谓的理想

从去年开始,互联网圈仿佛都是梦碎的声音,小黄车的故事未完待续,各个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消息喧嚣尘上,熊猫直播破产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

这一切都在证明这一波互联网的大潮已经退去,而潮水退去时,自然也有人成功上了岸,比如雷军和他的小米、王兴和他的美团点评成功登陆港交所,黄峥和他的拼多多成功在纳斯达克挂牌。

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人,不能简单的用成功或者失败来形容,比如胡玮炜和被美团点评全资收购的摩拜,还有张旭豪和被阿里全资收购的饿了么。

鉴古论今——互联网大潮仿佛已经落幕,我们来谈谈所谓的理想

这次大潮中,有人获得了财富自由,也有人坚持要改变世界,我们没有办法评判哪种结果更好,因为不同人的理想不同,而且,这也只是一时的结果,远远未到终局。同时还有很多浑水摸鱼的人夹在其中,只为自己能多捞一些好处,运气好一些的话,说不定还能中个财富自由的大奖。

如果我们只看眼前的荣光与狼藉,便很容易迷失在表象中,但好在很多问题都能在历史经学中找到答案,这是先贤圣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描述理想及追梦的。

古人的理想抱负,一言以蔽之,即出将入相平天下。那该如何追梦呢?古人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鉴古论今——互联网大潮仿佛已经落幕,我们来谈谈所谓的理想

后来道裂为百,沉浮至今,理想抱负也不免世俗化。古时讲功成名就,意思是治国安邦名留青史,而现在所谓的成功,衡量的标准似乎只是看有多少钱。历史已经证明,家未齐就出来治国,是要出大问题的。古时的教育,以圣人为师,以经典为学,修身为本,时至而动,贤者出将入相,成不世之功,凡者安身立命,保家业兴旺。

现在的大多数人,身还未修好,就想做一番所谓的大事,实在是太可笑了。关于修身,说起来涉及太广,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我们继续讲如何实现理想。

修身只是根本,要想实现理想抱负,还要“潜居抱道以待其时”,即实现理想抱负离不开时势,接下来我们就简单说一下现在我们所处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鉴古论今——互联网大潮仿佛已经落幕,我们来谈谈所谓的理想

如果用一句话评价互联网的现状,我会用:这是一场资本背景下的时代盛宴。资本是如何运转的呢?我们用“风口上的猪”这个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风口来了,猪飞起来了,但总有一天会落地,因为风口不会一直持续,猪也不具备飞的能力,所以资本的航空母猪出现了,只要公司上了市,那么之前亏损都不算什么,而随风飞翔的猪也因为成功着陆而实现了财富自由,不至于重重的摔在地上,那么这个结果可谓皆大欢喜。

资本虽然很厉害,但是想要凭空变出钱来,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什么“共享经济”、“O2O”的概念就被有意无意的炒了起来,因为公司上市之后,也要有人接盘的,要不资本怎么退出变现呢?

所以,这波大潮与其说是互联网的大潮,不如说是资本的高潮,其中不乏拥具有企业家精神且想改变世界的人,但是在这种大潮中,企业家精神是那么的无力,因为你不妥协,总有投机者妥协,何况外卖跟共享单车这种本就是资本才能催生的行业。

鉴古论今——互联网大潮仿佛已经落幕,我们来谈谈所谓的理想

我欣赏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但是也为他们之前选错赛道而感到可惜,既然借助了资本,资本终是要在你身上把钱成倍赚回来的。我不反对借助资本,这也是如今的必然,但是在错误的赛道上借助资本,财富自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其实我们只是身处一个不断快速变化的大时代,快到让人焦虑,因为历史上人类从未见过如此快速的时代变迁,所以会有资本跟它投资的知识付费公司来治疗你的焦虑。其实你真的是多虑了,我们不妨再往前看,从工业革命开始,到如今的信息革命,究其根本,只是生产、生活的效率提高而已。

很多共享经济与O2O公司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只想着解决什么问题,而忽略了这个问题是否需要解决,解决了是否有实质意义。共享单车在特定条件下确实能解决问题并且提高出行效率,但是因为本身是重资本的产物,所以共享单车承载不了任何梦想。

鉴古论今——互联网大潮仿佛已经落幕,我们来谈谈所谓的理想

再举个例子,比如多年前顺丰推出的嘿客体验店,如今几乎销声匿迹,因为没有解决效率问题,简单的说,到店下单还是比在家下单与到店买货多了一个环节,不是提高了效率而是降低了效率,所以无论体验怎么样,最终的命运也只能是失败。

我们正身处一个不断变化的大时代,此次互联网浪潮的落幕,只是互联网在资本催生下野蛮生长时期的终结,对于大时代来说,无足轻重,所以我们有很多机会成就一番事业,我们不妨把目光放长远,找准方向,修身以待时至。

最后,用《素书》中的一句话与君共勉: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