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靈通之父”吳鷹,與UT斯達康流動的盛宴 | IIR


“小靈通之父”吳鷹,與UT斯達康流動的盛宴 | IIR

機構投資者評論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記錄最傑出的投資人物與事件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星與星遙望致意的同時,不知是否還有後傳與遺落的故事?“只有輸了,賭徒才是個貶義詞。”站在輝煌頂峰20年後的今天,回看吳鷹與UT斯達康的夢幻故事,5年100億美金的神話,被吳鷹抓上牌桌的,今日似乎仍值得致敬。


文 | 梨枝

編輯 | 白曼

出品 | 機構投資者評論

轉載授權、商務合作等請聯繫後臺


開倉放糧第一人

2007年11月6日,阿里在香港敲鐘。小靈通之父吳鷹接到馬雲的電話,“哎呀,吳鷹哪,24.8個billion哪。”聽著熟悉的浙普+英文,雖然吳鷹早已賣光阿里的股份,但他依舊很開心。在阿里一系列里程碑事件中,大鬍子吳鷹作為早期的投資人,幾乎一件沒落。

1991年,吳鷹與薛村禾(後軟銀中國負責人)在新澤西創辦Starcom,95年,Starcom與臺灣人陸弘亮掌管的Unitech合併,變身“UT斯達康”。合併後的同年,UT斯達康順利拿到孫正義3000萬美金(據說孫正義只用30分鐘,就定下來給當時僅20人團隊的陸弘亮吳鷹團隊3000萬),沒成想,這一步,成為了中國互聯網公司創業史與中國創投史波光粼粼的起點(見IRR本文第三部分的詳細梳理)。

小靈通依託的是日本PHS技術,技術上雖飽受爭議,也一直沒被諾基亞、愛立信、華為等一眾專注突破3G的公司看上,但這個被稱為“窮人蜂窩”的中間地帶,被吳鷹這個“賭徒”拿回公司強勢買斷,斥資千萬,開發窮人大哥大。“小靈通”98年正式推出後,讓當時的中國電信、中國網通有了抗衡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的拳頭產品和突圍武器,也同樣助推了UT斯達康火速飆升的業績(1999年,UT斯達康銷售額相比1995年增加19倍),並於200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小靈通用戶數量的歷史巔峰,是2006年的9341萬,達到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四分之一;而UT斯達康登陸納斯達克的當日,股價一度衝到73美金,漲幅278%,市值瞬間70億+,當上納市2000年Q1的十佳公司,最高市值更是超出100億美金。

“小靈通之父”吳鷹,與UT斯達康流動的盛宴 | IIR

UT斯達康上市,圖片來自網絡

UT斯達康高速上揚的陡峭曲線,儼然是對孫正義收穫portfolio雅虎(Yahoo!)(1994年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在美國創立雅虎,獲得過孫正義的投資,1996年雅虎即上市,是20世紀末互聯網奇蹟之一,也是孫正義最成功的投資項目之一)後,押注互聯網並瞄向中國市場的決定性正向刺激。

接連下注多輪、灑下1.6億美金,99年,孫正義變為UT斯達康董事長,持股比例升至51%。同年金秋的某個下午,在UT斯達康副董事長兼中國區總裁吳鷹的辦公室裡,新浪王志東、搜狐張朝陽、網易丁磊等早期互聯網人,紛紛趕來“6分鐘”“相親”,朝拜因雅虎而聲名大振的孫正義。吳鷹說,“當時最牛的(項目)實際上是新浪的頭。他的公司還沒上市,已經是6億美元的估值。”但排在後頭,身穿破夾克、手拿半張紙的馬雲,講到一半卻打動了孫正義,當場棄投另一家公司,選擇並擁抱了馬雲(孫正義99年開始進入中國,接連設立3只基金:軟銀中華、軟銀中國、軟銀亞洲;馬雲這筆投資的實際出資時間在2000年,出資基金正是2000年軟銀與UT斯達康合作設立的“軟銀中國”)。

薛蠻子評價,孫正義對阿里巴巴有兩大貢獻:一是投資人沒看好時他出手5000萬美金,二是沒資源時給阿里輸入大量資源,包括雅虎。這一事實,安到軟銀中國基金LP兼合夥人的吳鷹身上也同樣不為過。2005年,馬雲在加州Pebble Beach參加中美互聯網峰會求導出的阿里雅虎合作的決定一役,及後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與UT斯達康同在杭州的阿里巴巴,也似乎都與吳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更為深遠的意義是,吳鷹這個賭徒在無意間,成為飢渴的中國互聯網市場最有價值的救濟幹部,引來一股生命之泉,澆灌了最早的十八羅漢(馬雲團隊當年被稱為”三無團隊“無顯赫出身,無成功案例,無技術優勢,除了華爾街背景的蔡崇信99年加入後引入高盛等一批關係圈投資人,大多VC都對項目持懷疑態度),也為無數後來者,種下"投資"之弦。

一年一度的深圳IT領袖峰會,是吳鷹這些年的主戰場。除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外,也幾乎只有他,才能主持二馬和Robin Li(李彥宏)一起同臺的“巔峰對話”。

公開的輿論場,為政策發聲、對互聯網格局下判斷、尖銳拷問BAT與技術後輩、挑戰競爭對手的雙商,吳鷹在馬雲之後,找到了互聯網圈子內最適合自己的身份。

“小靈通之父”吳鷹,與UT斯達康流動的盛宴 | IIR

“小靈通之父”吳鷹,與UT斯達康流動的盛宴 | IIR

“小靈通之父”吳鷹,與UT斯達康流動的盛宴 | IIR

2014年,吳鷹手搭在“二馬”肩上,據說是在“勸和”。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兼職投資的活動家


2007年,目睹阿里上市的吳鷹,在提出分拆中國區的想法未受認可後,和曾被董事會拋棄的楊致遠類似,成為被動出局的創始人。他一舉賣掉UT斯達康股票,以示割席。

2008年底,吳鷹成立投資機構中澤嘉盟。中澤嘉盟成立,吳鷹組建了新的夢之隊(陸弘亮、吳鷹、薛村禾、周韶寧、黃曉慶,是UT斯達康的5人夢之隊,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幾乎改寫中國電信市場),期冀在第二波更復雜的互聯網格局中,追尋若隱若現的機會。中澤嘉盟發起人包括浙商圈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新東方CEO俞敏洪等。亞信創始人之一丁健儘管曾是吳鷹的競爭對手(過去各自所引領的兩家公司曾發生接連的挖人、部門打架等陳年舊事),但也同樣伸出橄欖枝。

中澤嘉盟股東曾有騰訊投資、華誼王中軍、鈦信資本汪建國(雲鋒基金共同創始人)、卓爾創投、TCL等。但中澤嘉盟的投資組合喜憂參半。吳鷹曾抓住前SMG總裁黎瑞剛深度參與的百事通項目,中澤嘉盟2015年下注的全通教育與俞敏洪息息相關,吳鷹曾在這一項目套現約12億。但中澤嘉盟也面臨併購業績變臉風險。2014年,中澤嘉盟參與茂業物流重組,將其轉型為移動信息服務公司中嘉博創,並分別於2014年和2015年併購漫道科技和長實通信。2017年起,中嘉博創的淨利潤下滑。

在前幾年大熱的互聯網金融板塊,吳鷹也面臨不小挑戰(如海聯金匯併購聯動優勢問題不斷)。2015年起,江南春、俞敏洪退出中澤嘉盟,丁健持股下降。擔任中澤嘉盟獨立董事的馬雲、史玉柱也於2019年退出。

吳鷹在投資路上靠運氣的成分不小,UT斯達康時期,房地產項目金地,“歪打正著”投資1000萬回報93倍。當初他們認為,“(金地)建房子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互聯網接入做上了。”但沒想到卻在地產上賺到了“歪門錢”。2018年,吳鷹又將投資版圖瞄準了政策方向明確的河北雄安,中澤嘉盟也開始涉及區塊鏈。

吳鷹現在首先是個活動家,每年的深圳IT領袖峰會,以及被紅杉、高瓴推崇的科技界新秀“未來論壇”,都是行業的盛事。


餘音繚繞,那些曾與UT斯達康擦肩的人們


1978年葉永烈的中篇科幻小說《小靈通漫遊未來》,曾“預言”90年代“小靈通”的誕生。如今,當我們再次回望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你會驚訝地發現,從貝爾實驗室和UT斯達康走出的芸芸眾人,似乎被某種神奇的魔力牽引,在“UT斯達康5人夢之隊”匯合,又自此縱橫交錯出一張巨幅網絡,在中國互聯網與創投市場,狠狠劃出一道巨浪。

“小靈通之父”吳鷹,與UT斯達康流動的盛宴 | IIR

2019年,在吳鷹離開UT斯達康12年後,經歷2012-2015連續4年業績下滑與虧損、這個應被中國創投史標記的公司,終於掙扎著黯然謝幕(在3G和IPTV的大勢下,小靈通發展受阻,UT斯達康開始虧損。一系列改善措施後,UT斯達康2016年開始盈利。2016、2017和2018年1~9月,公司營收分別為8651萬美元、9829萬美元和10322萬美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為13萬美元、698萬美元和609萬美元),被通鼎互聯收購,正式退出舞臺。

當年的千軍萬馬(UT斯達康頂峰時期員工近萬人),看見這則消息時,依舊應會唏噓吧。曾經人生的一段光陰,似乎就此失去意義,成為不願再提的回憶。而它本應被互聯網記憶的軌跡,似乎只能從那些隱約的人物蹤跡裡,絲絲被拾起。

孫正義、薛蠻子、王祖光

1991年,與貝爾實驗室吳鷹、薛村禾創辦Starcom的同年,孫正義的學長與合作伙伴陸弘亮(陸弘亮 1979年與孫正義合作成立Unison World)、及孫正義的漢語兼職老師薛蠻子,共同買下王祖光的浙江宇通,將其重組並更名為Unitech Telecom(簡稱UT)。1995年,Starcom、UT合併為UT斯達康。

近二十年後,如今為填補巨大窟窿而不得不甩賣阿里股份的孫正義,在人生的至暗時刻,靠著當年不起眼的馬老師,努力在續命。UT斯達康是孫正義當年重倉中國的第一針強心劑,基金至少獲得30億美金的回報,如今,孫正義依舊需要最有緣分的中國市場,挽回自己的賭局。

出資25萬美元,不介入UT斯達康運營的“地主”薛蠻子(薛蠻子當時重點做美國房地產市場投資),在UT斯達康上市後,收穫至少1.2億美金。吳鷹回憶,當初薛蠻子看到飛漲的股票,開玩笑地說,“從此以後我再也不幹壞事兒了。”自此淡出地產投資,開啟職業化的TMT天使投資之路。

王祖光在UT斯達康上市後迅速抽身,但在63歲時,又突然殺回江湖,選擇了造車。為此,老友薛蠻子力挺,也在微博曬了近照,一夜聯合朋友們湊足800萬歐元,為專注於新能源汽車製造平臺及物流解決方案的容大智造,備足第一箱糧草(容大智造獲陸弘亮、薛蠻子、楊向陽(源政投資)、徐小平(真格基金)、李開復(創新工場)、蔡文勝(隆領投資)等一眾天使的背書)。

“小靈通之父”吳鷹,與UT斯達康流動的盛宴 | IIR

UT斯達康5人夢之隊:陸弘亮、吳鷹、薛村禾、周韶寧、黃曉慶

2007年,吳鷹離開UT斯達康,2009年8月,UT斯達康宣佈,曾宣稱“我與吳鷹彼此一直很尊重”的公司董事會執行主席陸弘亮下臺,但將繼續留任董事會。2014年,陸弘亮出任了自己投資(2014年於UT斯達康主導投資)的中微光電子董事長,但不久後離任。

薛村禾,目前仍為軟銀中國資本管理合夥人。

1996年加入UT斯達康的周韶寧,是吳鷹身邊最好的Partner,他也曾是貝爾實驗室中管理位置做到最高的華人之一。周韶寧2005年加入谷歌,2006年離開後創立百世物流,後獲得阿里巴巴與菜鳥網絡數輪投資,並於2017年納斯達克上市。

黃曉慶是早期UT和Starcom合併的重要橋樑。他是王祖光研究生時期的同學,且1989年與吳鷹相識於紐約。吳鷹之後介紹他進入貝爾實驗室工作。1994年,黃曉慶加入美國UT,兩家公司合併後,被吳鷹勸回國。1999年,黃曉慶被中國移動挖角,2015年,創辦達闥科技,入局雲端智能機器人產業,2016年至2019年的四輪融資裡,孫正義參與過三輪。

周志雄、龔挺、王瓊、趙令歡、顧炯

周志雄為吳鷹北工大校友,1995年回國後曾任UT斯達康中國副總裁,1999年底,周志雄加入軟銀中國風險投資基金,負責北京業務,2001年,加入軟銀亞洲基礎設施基金。2001至2006年曾任軟銀賽富合夥人,2006年至2008年任凱鵬華盈合夥人。2008年,創辦凱旋創投。

1996年至1999年在美期間曾任UT斯達康總經理、高級管理顧問的龔挺,與曾在貝爾實驗室當過通信工程師、於1997年加入UT斯達康的王瓊,再次聚首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王瓊本人也因投資今日頭條,創造投資界奇蹟。

2002至2003年,曾任UT斯達康CEO顧問的趙令歡,後成為聯想旗下弘毅投資的掌舵人。

曾先後在UT斯達康中國區和美國總部擔任CFO的顧炯,後加入上海文廣體系,在2011年成功操刀百視通上市,並隨黎瑞剛創立華人文化/CMC資本。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星與星遙望致意的同時,不知是否還有後傳與遺落的故事?“只有輸了,賭徒才是個貶義詞。”站在輝煌頂峰20年後的今天,回看吳鷹與UT斯達康的夢幻故事,5年100億美金的神話,被吳鷹抓上牌桌的,今日似乎仍值得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