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酒的歷史

酒的發明,遠在有史以前,就是大約在原始公社逐漸解體,階級逐漸形成的時代。一般認為在龍山文化時代,已經以相當大的規模釀酒了。商、周時代,飲酒是盛行的,奴隸主把酒當作祭祀、享受上所不可缺少的東西。周朝的“酒政”,看來搞得很完整,對釀酒過程也說得很清楚,可見對於釀酒已有相當豐富的經驗了。最初釀酒,可能是麥芽與酒麴並用。大約在漢朝以後,由於巧妙地應用了絲狀菌,就逐浙把麥芽廢除了。

漫談酒的歷史

酒是含有乙醇的飲料。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種能和水任意混和的無色液體;它略有香氣,略帶甜味而有刺激性,並能醉人。酒的種類極多,含乙醇的濃度可以從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這就是各種酒的難於醉人和容易醉人的關鍵所在。酒除含乙醇外,還含多種物質,它們能改變酒的外觀和風味等等,所以酒的種類就多得難以數計了。這些多種多樣的酒類,差不多能夠適應男女老少每一個人的嗜好和耐受。在慶祝會上,交際桌面上,以及烹調食物、調製藥劑等過程中,酒是不可缺少的東西。當然因酒誤事,飲酒傷害健康等等許多壞的方面,也是大家所知道的。

​一、酒的製造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酒是怎樣製造的。許多糖類,受到某些微生物(其中主要的是酵母)的作用,能夠變為乙醇。穀類,例如米,含多量澱粉。澱粉本身是不溶於水而且無味的物質,但是同水煮過,就成漿糊狀物質,經上說的微生物的作用,容易變成麥芽糖、葡萄糖,最後變成乙醇,所以穀類和許多含有糖類的水果,都可做釀酒的原料。

漫談酒的歷史

說也奇怪,許多水果(例如葡萄)的皮上,就有酵母,當果實破裂,果汁和果皮接觸時候,如果溫度適當,就自然地進行“酒精發酵”而變成酒。但是從穀類釀酒,就必須用“曲”了。曲是含有豐富的、必要的發酵微生物的人造東西。制酒的原理大概如此,但原料的選擇和處理、配合、加曲、發酵,甚至所用的水等等,都關係成酒的質量好壞,技術很不簡單。

二、酒的發明年代

酒的發明年代,已經悠久得難以考證了。在中國,相傳在夏禹時代,儀狄或杜康(有人說:杜康就是少康,相傳是夏禹的五代孫)開始造酒,這是難以置信的。關於儀狄或杜康造酒,其人其事,無法證實,但也無法提出反證,但酒的製造,開始於原始公社的氏族公社逐漸解體,階級逐漸形成時代是最可能的。

漫談酒的歷史

從水果制酒,技術是最容易的,但中國在原始時代是否有,還沒有找到這方面的資料。看來,中國最早是從穀類來釀酒的。因此,比較大量的釀造,就必須有相當多量的穀類集中在少數人手裡,他們使喚有釀酒經驗(那怕是僅有很少經驗)的人來進行釀造,以供他們享受。至於第一個開始釀酒的是誰,現在無法知道。上述相傳的儀狄或杜康,即使實有其人,我看也不過是在釀酒方面比較有經驗的人,不會是酒的發明家吧?

在龍山文化時代,大概已經以相當規模釀酒了,因為除了發現那個時代的相當多的陶製酒器外,還在龍山、廟底溝、城子崖等處發現同時代的石鐮、蚌鐮等勞動工具,農具既有所進展,農業生產也必然更豐富,這就為釀酒提供了條件。所以新石器晚期的龍山文化時代,已在以相當規模釀酒,該是不錯的。

漫談酒的歷史

再前一些,仰部文化時代又是怎樣的呢?到現在為止,仰韶文化還沒有發現石鐮(只有石刀),也沒有找到專用的陶製酒器,所以仰韶文化時代可能不會釀酒或者即使會釀,也不會有龍山文化時代那樣的規模,而只是做些小小的“科學實驗吧?

三、商周時代酒的種類及製法

商周時代酒的情況怎樣呢?在這兩朝,飲酒是非常盛行的。商朝的奴隸主和貴族在祭祀上少不了酒,在享受上更少不了酒。殷朝末代王紂,胡鬧喝酒是他亡國的原因之一,所以周初的周公曾著了《酒誥》(音告),反覆警告子孫不要學殷代的王那樣無度地喝酒。殷代飲酒之風的確是盛的,這從殷墟出土的陶製的和青銅製的大量酒器,甲骨文和青銅器上有酒字和鬯(音帳)字,這都可得到確實的證明。

漫談酒的歷史

殷代的酒至少有兩種,一種是“體”(音裡,是甜酒),一種是鬯(是香酒)。釀酒主要原料是麥和粟。在今天看來,商代的酒含乙醇很少,含糖類很多,很像今天江南的“酒釀”之類吧。

周代的酒,不論在製法上或管理上都比商代完整得多。如果就《周禮》的古文獻來看,那時政府裡就有各級的“酒官”,並且對於制酒的原料、曲、水、用器以及在制酒過程中各階段的情況、注意事項,都有明文規定。

漫談酒的歷史

制酒過程中酒的“徵候”或“規格”有所謂“五齊”的區分。五齊就是泛齊、醴齊、盎齊、醍(音題)齊和沉齊。其意大概是:當原料配合後,進行發酵,發生二氧化碳氣體把穀粒浮泛起來,此時漸有酒香酒味(泛齊),經過一、二天後,酒味更甜,乙醇更多(醴齊),不久二氧化碳發生更盛,氣泡破裂,發出聲音(盎齊),繼而酒色政變,由黃轉紅(醍齊),最後氣泡漸少,糟粕下沉(沉齊)。這些徵候或工作,都是在酒官監察之下進行的。

《禮記》上還提出了清酒和昔酒的名稱。清酒當是除去糟粕的比較透明的酒;昔酒當是陳酒,就是久藏過的酒。酒在貯藏中繼續起著慢變化,使香味變得更好。即使在今天,陳酒還是人們所喜愛的。

漫談酒的歷史

四、千年古酒

在河北省平山縣的一座戰國時期的墓葬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距今2200多年前的酒,這件事在學術界引起了轟動。古酒有兩種,原來分別盛在一個圓形和一個扁形的青銅酒壺中。一種是翡翠綠的顏色,液體清激透明,很象現在的竹葉青酒。出土時,壺裡的酒裝得有七、八成,重達十多斤;酒中還泡著一塊直徑為5釐米大小的餅狀物。另一種酒顏色呈黛綠色,只半壺,也有幾斤重。

漫談酒的歷史

我國雖然保存了不少古代關於酒的典籍,也出土過大量的古代酒器,但是古時候的酒還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次千年古酒的發現,對於研究我國釀酒的歷史和古代人民的社會生活有著重要的價值。

五、酒母——“曲”

現在再談談釀酒所不可缺少的原料“曲”。中國早期釀酒,常用“曲蘗”。例如《禮記》和《尚書》上都提到這二字。漢朝以後釀酒單用“曲”。單單一個櫱字,是指麥芽或谷芽,它們都含有使澱粉變成麥芽糖的酶,但沒有使麥芽糖再進一步變為乙醇的能力。後一作用,就必須依賴酵母了。

漫談酒的歷史

現代制啤酒或工業酒精,都是麥芽和酵母並用的,很可能在周朝釀酒所用的“曲蘗”就是麥芽和酵母的總稱。但是後來知道應用絲狀菌(黴菌)來釀酒,因為它們能把澱粉經過一系列變化最後生成乙醇,就不必再用麥芽了。後世的“曲”,主要就是絲狀菌所成的(其中也常含有酵母,但不是主要部分),所以用了曲,就把櫱省去了。

總之,“麴櫱”這個名詞,意義是不夠明確的,有人解釋是“曲和櫱”,也有人解釋就是“曲”,但是很可能在漢以前“曲蘗”是指兩種東西,而漢以後“麴櫱”是單指曲一種東西。《漢書・食貨志》說:“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酒六斛六鬥”,這裡沒有提到麥芽,看來那時已不必先把澱粉變成麥芽糖然後再變成乙醇,而是“一氣呵成”,把澱粉變為乙醇了。

漫談酒的歷史

曲,後世又稱“酒母”、“酒藥”。制曲的原料是穀類,特別是麥子。“麥曲”這個名詞,首見於《左傳》(約公元前7世紀),是用來治消化不良的疾病的(當然主要還是用來釀酒)。漢魏時代,曲的同義名詞很多,它們的偏旁都用麥字,可見那時各種各樣的曲都是用麥做的,曲的做法大概是用麥做原料(有時也加一些其它穀類,甚或完全不用麥),種上所要的微生物,給它適當的溫度和溼度,使微生物繁殖起來。

曲的形狀,或成方塊,或成圓併,或成小球,並不ー定。如果收藏得好,隔上半年、幾年,還可用來釀酒。曲是釀酒所需的原料。曲的好壞,影響酒的質量實在太大了。宋應星這樣說:做曲的作坊,如果做得不夠注意,那末壞曲幾顆,常把人家幾石米搞壞了。這是對制曲家的警告,也可見曲的重要。

漫談酒的歷史

中國記載制曲(和制酒)的專著,主要的有北魏時代的《齊民要術》和宋代朱肱(音工)的《北山酒經》(有1117年的序);專門有一章談制曲的,有明朝的《天工開物》。《齊民要術》記載十幾種曲的製法,其中有不少是後世長期還用著的。《北山酒經》記載十幾種曲的製法,有些曲還加辣蓼和其它種種藥物,這些附加物當然也會影響成酒的質量;再有,象所用的小麥、糯米之類,只是磨碎後就用,並不象前世必先加以蒸煮,這樣可以減少人工和成本,也是個進步,再有,接種微生物用老曲末,這樣能保證種的純粹,技術明顯地比以前提高了。

六、紅曲的發明及應用

這裡再談一談紅曲。這種曲可以制紅酒,但主要用途則是做食物的著色劑和保存劑。例如用紅曲制紅乳腐,呈美麗的紅色,全無毒性,是它的優點。紅曲是祖國勞動人民在制曲的過程中發現和發展的製品,它是食物著色最理想的材料,在中國已應用大約一千年了。

漫談酒的歷史

紅曲中有一種特別的含有紅色素的微生物,可以把食物著成美麗的紅色。我們知道,在制曲時。如果溫度偏高,所成的曲便有紅心或雜有紅點,平常看到這種情況,就說曲已做壞了。這紅色部分實際就是紅曲的微生物,因為它的發育是需要較高溫度的。大概由於有眼光的工人,有意識地把它分離而加以培養,於是就發明了“紅曲”。

中國發明紅曲,大約在北宋初年或五代時的陶谷《清異錄》曾說到用紅曲煮肉,11世紀李之儀《姑溪居士集》說到紅糟筍,而元、明兩朝許多調理食物的書和本草書上,也常常提到紅曲,以後就成為日常接觸的東西了。明朝方以智《物理小識》卷六,說紅曲“近世乃出,……福州古田最紅,其曲母出沙縣。”方氏認為唐朝李賀的詩句“小槽酒滴珍珠紅”即指用紅曲所制的紅酒。我認為這酒不會是用紅曲製成的,而是詩人誇大紅色的話。方氏此說與“近世乃出”的說法自相矛盾。

漫談酒的歷史

​七、結語:

關於釀酒的原理和具體方法的大概,前面已經提過了。中國古代記載釀酒的專書,似以《北山酒經》為最詳。這部書共三卷,其第二、三卷是專論制曲和制酒的。制酒方法雖多,原理則只有一個,但由於所用原料不同,原料處理方法不同,所用曲類不同等等,酒的名色就多得難以數計了。

中國地大物博,年代久遠,且民族繁多,群眾善於思維和創造,於是各朝、各地的酒類之多,實在無法統計。宋朝朱弁《曲消紀聞》說:張能臣記天下名酒就有一百多種。元朝宋伯仁《酒小史》上也記了一百多種酒名。當然他們所記還遠遠不完全。如果把中國古今各地的酒名記出來,數目之大,一定會讓人驚歎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