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您的秤”都不明白:孩子啊,你真讓我吃驚

由“少了您的秤”引發的。

今天語文課上,我和6年級的孩子們一起分析一篇課外閱讀。前面和孩子們互動的很好,看得出來大家理解的挺不錯。正當我覺得可以快速過掉答案,繼續往下講的時候。一個孩子突然大聲問:老師,文章中的米店老闆說“少了您的秤”是什麼意思啊?

我吃了一驚,停頓了下來,望著提問同學那充滿渴望的眼神。想:他是真的不知道嗎?

我索性問班上的其他同學,“你們知道嗎?”

“我覺得是少了秤上的那個圓圓的鐵坨吧。”旁邊一個男生隨口說道。

“老師,那秤是什麼東西啊?”一個平常學習很厲害的女生,怯怯的問。

當時的我,估計已經把嘴張到了o型,長吸一口氣。緩慢的說:“同學們,這個事,且聽我細細和你們道來……”

“少了您的秤”都不明白:孩子啊,你真讓我吃驚

後來和班上同學聊天,才知道他們平常很少和家裡人去市場買東西,買的時候也幾乎沒有關注過秤重的秤這個“神奇的存在。”自然不理解“少了秤的意思是--缺斤少兩”。

當我和其他老師講了這個“課堂趣事”後,其他老師的反應也是一樣的驚訝:啊?這個學生還不知道?這個不是常識嗎?但是,事實勝於雄辯,他們的十幾年的生命中可能真的沒有,或者不需要關注一個叫做“秤”東西,就像我們活了三十多年,還不知道抖音是咋玩的一樣,這不也是常識嗎?

“少了您的秤”都不明白:孩子啊,你真讓我吃驚

幾代人的圈子,好像重合的真的很少。

我的爸爸媽媽的生於上世紀60年代,小時候正趕上國家自然災荒,天天吃不飽肚子。我爸爸小時候的主食,大部分是地瓜(學名叫做紅薯)。導致現在我們家做紅薯,我爸都是一臉複雜,憤憤地說:我這輩子是吃地瓜,吃的夠夠的了!看到就反胃!

正因為過過了苦日子,他們那一代真的是對食物尤其的愛惜,即使特不愛吃的也很少浪費。而對於家裡家外的大活,小活都是非常的熟悉,典型的“勞模”的代表。

“少了您的秤”都不明白:孩子啊,你真讓我吃驚

而到了我這一代,就已經完全變了樣子。我媽從小就說我: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意思就是:不參加勞動,也不能辨別五穀)即使到現在,我仍然不能區分的清“5個穀子”的樣子,而我身邊的大部分80後,也比我好不到哪裡去。

從小就被灌輸著: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學習是第一要務,沒有現在所謂的輔導班,興趣班,一概不要,只要數理化。家裡老父老母充分感受到有知識有文化的好處,家裡的活全包了,小的們只要考試次次拿100分,哪怕油瓶子倒了,你眼皮子都不用眨一下。所以有時候覺得我覺得我們這一代小時候還真的是逍遙自在,搞好學習就萬事大吉。

“少了您的秤”都不明白:孩子啊,你真讓我吃驚

一眨眼到了我們的下一代,有時候我真的覺得搞不懂他們了。說的也是 中國語言,怎麼就聽著彷彿比外語還難。沒事嘰嘰喳喳講著什麼“蔡徐坤,王俊凱,周藝軒……” 一點對不上號,那些個奶油小生長的都一個模子出來吧,和我們崇拜的實力派“劉德華,張國榮,小剛”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吧。因為喜歡的偶像不同,而讓我們互相瞧不上眼。

孩子們交流這些天打的遊戲,讓平常安靜的美男子,霎時間變得滔滔不絕,遊戲術語專業到,分分鐘讓你感覺我們來自於不同的星球。

正因為這種種的不同,讓幾代人雖然同在一個屋簷下,卻彷彿隔著十萬八千里,能夠重合的話題總是:學校考試了沒有?考了多少分?進而繼續尷尬的交流著學業的進步。

但是更多的時候,靜下心來想想,我們真的要學著去積極的融入到他們的圈子,我指的是心裡的圈子。一隻貓咪和一隻狗狗尚能夠互相取暖,彼此欣賞,共度餘生。我們怎麼能讓孩子們離我們越來越遠?

“少了您的秤”都不明白:孩子啊,你真讓我吃驚

更多的互動,實時的交叉,才能促進理解和尊重。

孩子們,讓我教你們如何認識“一杆秤”,你來告訴我網遊通關的秘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